近幾年多省公務員考試申論中出現了作答對象抽象化,材料命題複雜化的趨勢。只掌握和訓練常規的作答對象——原因、問題、影響,顯然已無法滿足當前歸納概括的命題要求。結合多個省份歸納概括題的命題特點發現,作答對象已經成為命題人青睞的命題方向。為更好的給各位考生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找點方向,提出了如下的方法。
「特點」指不同、突出的地方,不具有唯一性。
一個對象的特點即意味著這類案例中都存在的共性,那麼各位考生可以尋找材料中的案例的共性作為要點。
如四川2019年上半年第一題,歸納概括「目前我國中小學研學旅行的特點」。
材料2中「S市河西小學開展了題為「尋找儒家文化之根,做驕傲中國人」的主題研學活動,」。
材料3中「參加了為期4天的『走進新農村﹒親近鄉土文化﹒體驗農耕生活』主題研學旅行活動。」
材料4中「這是D市實驗中學幾位初二同學在參加完「夢回唐朝·走近西安「研學旅行後寫下的心得。」
這三個案例都有主題這個共性,可以得出「主題明確」這一個特點。
再如湖南2016年上半年第一題、四川2016年上半年第一題,歸納概括眾籌的特點,材料4中田箏的案例體現眾籌的一個前提是有「好點子」,以及採用的方式是「股權眾籌」,材料6中比逗咖啡館的發起是基於「幾個小夥伴開了一間咖啡館的創業想法」以及「以學生為目標群體的股東招募,有眾籌計劃」。
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共性是具有創意的想法和股權眾籌。
此外,福建2016年上半年第一題概括社會創業家的主要特點。材料2中,不同的評委對於社會創業家這個作答對象直接表述出了其特點,體現出這一作答對象的共性:「社會創業家通常受過良好教育,承擔社會責任,關注自然環境,擁有人文情懷,追求願景理想,以創新的商業模式拓展可持續增長路徑,為企業和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回應社會挑戰,貢獻社會進步。」可以看出社會創業家高素質,有社會責任和情懷,具有創新思維的特點。
作答對象的不同還可以體現在對比中,2019年四川上半年第一題,材料4中學生家長李女士表示「之前我也帶過孩子來西安旅遊,也參加過旅行社組織的遊學項目,但和學校組織研學旅行的性質完全不同,孩子在旅行中主動地學習,掌握了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通過和以前參加旅行社組織研學的形式對比,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在效果上更好,從這種對比中得出目前我國中小學具有效果顯著的特點。2016湖南、四川上半年第一題,材料5中第三、四自然段明確用傳統創業和眾籌做對比,表現出眾籌模式和內部合作兩個眾籌特點。
作答對象前面的一些修飾詞往往是限定了作答對象的某一個具體角度,而這個角度的表述往往就是特點。如2019年四川材料1第一自然段,「近幾年來,自然觀賞型、知識科普型、體驗考察型、文化康樂型、勵志拓展型等各種各樣的研學旅行活動」。「各種各樣」是從研學活動的形式角度限定作答對象,可以直接得出形式多樣的特點。
除此之外,材料中還存在關於作答對象直接性的特點關鍵詞表達,如化、性、型、更、甚至、特徵、特點、亮點、首次、突出等詞彙表述,這些關鍵詞所引出的內容就是作答對象的特點。
面對歸納概括非常規作答對象,理解並且根據理解尋找找點方向是破題關鍵。希望廣大考生抓住命題特點,針對性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