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張忠謀,華為晶片斷供所料,工程師將被雙倍年薪挖走

2020-12-12 張宇說娛樂

正如張忠謀所料,在華為晶片斷供的關鍵時期,內地企業再次加大人員挖掘的速度和力度,並以雙倍年薪帶走了許多臺積電工程師。

我們應該知道,內地半導體業與臺灣之間的薪酬差距仍然很大,在過去,他屬於與臺積電的合作關係,所以我們要看張忠謀的面貌,才能吸引人才進入歐美市場。臺積電是在美國斷供華為,幸運的是,我們也意識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不至於卡在脖子上,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沒有必要認真對待。

這一次,大陸企業的做法是正確的,正是因為我們非常重視人才。這些人才將有助於我國晶片和光刻機的研發,突破7nm、5nm更高精度技術,為中國未來光學晶片和碳基晶片實現超車儲備人才。

就像兩彈一星一樣,我們也同時培養和培養人才,最終兩彈一星不僅取得了重大突破,還增加了一大批人才。

正如王傳福所說,晶片是人造的,而不是神造,從過往如原子彈,絞吸式挖泥船,盾構機,空間站,北鬥的經驗來看,我們可以全力以赴!

相關焦點

  • 正如臺積電,華為晶片斷供所料,工程師將被雙倍年薪挖走
    美國這個段時間壓制了對華,甚至與其他盟友一起來聯合起來抵抗華為,然而華為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企業,並沒有被美國打倒,於是美國拿出自己的最後的殺手鐧在晶片領域對對華進行制裁。不僅是華為,而且中國在半導體行業也相對落後,因此美國停止對華晶片供應無疑對華為造成沉重打擊,現在華為晶片面臨斷供,但許多內地企業卻挖走了很多年薪雙倍的臺積電工程師。臺積電是晶片OEM領域的巨頭,這是因為臺積電晶片產品不僅質量好,而且性能高,吸引了許多企業與其合作。
  • 華為晶片斷供的關鍵時期,臺積電工程師被雙倍年薪挖走!
    華為的不斷發展也讓美國感受到了自己的科技地位受到了威脅,因此開始不斷地對華為進行打壓。除了禁止國內的企業跟華為進行合作之外,甚至還連通同盟國,禁止華為在國內建設5g,這也導致華為在歐洲市場的發展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礙。不過華為仍然在不斷地進行突破!
  • 內地2倍年薪挖走臺積電工程師
    有相關人士透露臺積電上百名工程師被我們用2倍年薪挖走。既然你不給我們代工晶片,那麼我們就自己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對等制裁!內地2倍年薪挖走臺積電工程師,這波回應真是太及時了!單單中芯、上海微電子、比亞迪等公司,就挖走了海外近百名頂尖資深工程師,「中國芯」真要絕地反擊了……其實吧,臺灣半導體行業的薪資待遇肯定不如我們大陸的,所以有很多科研人員都想過來。要知道當初,我們很多科研人才都跑過臺積電,跑去海外,是因為我們的待遇不行。如今不一樣了,國內人才成為了剛需,華為開了先頭,所以會有很多科研人才回國。所以說,科技絕對是有國界的。
  • 2倍年薪挖走臺積電工程師,誰說國內晶片企業不重視人才?
    2倍年薪挖走臺積電工程師,誰說國內晶片企業不重視人才?最近,臺積電被內地晶片企業諸如中芯、上海微電子、比亞迪、華為等公司,挖走了近百名頂尖資深工程師,一些企業甚至出比臺積電高兩倍的工資。沒有斷供以前,覺得臺積電畢竟是臺胞,動手挖人這事確實不是很厚道,現在斷供一出,真的就再也沒有太多顧慮了。
  •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他會恐慌麼?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了。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無非就是這幾個理由,一個是受美技術限制,只能聽從。最重要的是國內企業已經開出比臺積電更高2倍的年薪來招募工程師,臺積電今年已經被挖走了100多位資深工程師,這是很嚴重的。要知道當初華為開出8倍工資招募光刻機工程師就能夠看出人才的重要性,臺積電能夠一直坐穩晶片代工第一的位置離不開這些人才,現在臺積電不但失去了華為訂單,工程師人才也在大量流失,張忠謀怕是要頭疼一陣子了!
  • 華為被取消合作之時,臺積電工程師陸續被「挖走」
    最近這些年以來,臺積電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廠商之一,而且已經從三星手中搶走了蘋果A系列晶片的製造權,其實原因就很簡單,僅僅就是因為臺積電製造的晶片的良品率比其他的代加工廠都要高。華為的處境但是現在華為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和臺積電有關係。因為華為海思設計的高端晶片,目前只有臺積電和三星能夠製造,而三星一直都是華為的競爭對手,所以向華為代加工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現在最難的是,臺積電也要聽從美國的教唆,向華為停止服務了。
  • 近日,媒體報導臺積電工程師被我們2倍年薪挖走了很多人
    近日,媒體報導臺積電工程師被我們2倍年薪挖走了很多人。我以前就說過,只要臺積電斷供我們晶片代工,挖人就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縛手縛腳,左右為難了。以前大家以為臺積電也是一家人,從他那挖人不好,現在斷供了,也就沒有什麼好顧及的了。日媒報導,內地晶片企業開出比臺積電高2倍的年薪,今年已經挖走了一百多位資深的工程師了。
  • 被華為挖走了?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日媒:有人開兩倍年薪!
    從中興到華為,我們已經吃夠了「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苦,於是我們國內開始大力投資半導體行業,而一些珍貴的半導體人才也開始紛湧而至。臺積電100多員工被挖據日媒報導,從去年至今,臺積電有100多位資深工程師及經理辭職,而他們無一例外都加入了中國企業進行的大型半導體項目。據悉,其中有些人才立志要打破國內半導體製造落後的現狀,也有些人才甚至被開出了兩倍年薪!
  • 大陸晶片人才稀缺?外媒:大陸兩廠挖走超過100名臺積電資深員工
    近日,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2019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弘芯和泉芯挖走,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此前,就有媒體爆料,華為在遭受新一輪「斷供制裁」後就開始不斷引進相關晶片人才,以解決現階段晶片危機。一場關於晶片人才的競爭悄然「崛起」。1.
  • 臺積電、聯發科斷供 晶片工程師流失 華為手機靠什麼再崛起
    眼看9月就要到了,這意味著美國給華為設定的斷供期限很快就要到了。9月14日起臺積電將無法再給華為代工晶片,而本來寄希望於聯發科的手機晶片,也隨著禁令升級不能再為華為供貨。這預示著華為海思麒麟9000晶片將成為絕唱,同時也無法找到更合適的可替代手機晶片。
  • 晶片領域的「執牛耳者」:張忠謀如何將臺積電打造為世界之最?
    2018年,中美貿易戰打的如火如荼,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業遭受重創,一塊小小的晶片成了美國對華制裁方案中最具殺傷性的手段,也成了讓無數國人心心念念的存在。同年6月5日,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被譽為「晶片大王」的張忠謀在股東大會上宣布退休。
  • 華為發出警告:斷供晶片,將打開潘多拉的魔盒!
    同時,報告顯示2019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2.4億部。由於在過去的2019年,華為遭遇實體名單制肘,智慧型手機業務在海外市場損失巨大,因此,這份年報的發布,備受行業和媒體關注。而就在上一周,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表明美國可能會對華為的晶片供應鏈下重手,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華為對此事也正式作出回應,警告美國:斷供晶片,或可能打開潘多拉魔盒!
  • 為什麼支持華為開啟「挖人」模式?晶片工程師的薪水是個大問題
    華為被多家半導體公司投訴華為對於人才的慷慨程度在業內是出了名的,去年雙11當天任正非大手一揮還拿出20億現金獎勵員工。不僅如此,華為對於吸納人才也很有一套,「天才少年」計劃讓剛畢業的大學生就能享受到年薪百萬的待遇。
  • 華為「斷供」十日:員工保持狼性 「絕版」產品被熱炒
    但臺積電依舊指出,將繼續嘗試為華為供貨。數據顯示,華為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營收貢獻比重高達15%。在晶片廠商方面,設計商聯發科已證實,今年8月底,公司已經依照規定向美方申請繼續供貨華為,而內存晶片廠商美光也在同一時間進行了申請。此外,包括此前明確將無法向華為供貨的晶片廠商高通、三星、SK海力士,均明確表示已申請出口許可證,謀求繼續向華為供貨。
  • 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程師」,或將自研晶片製造技術
    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程師」,或將自研晶片製造技術最近,在美國新政的影響下,臺積電宣布在9月14日之後沒有繼續向華為供貨的計劃。消息傳出後,網上一片譁然。畢竟,臺積電是華為最大的晶片製造廠之一,華為的高端麒麟核心基本上是由臺積電製造的。如果臺積電「切斷」對華為的晶片供應,華為的高端晶片將面臨「斷供」的尷尬局面。
  • 臺積電100多名資深工程師被挖?!
    近日,網上有傳言:大陸有企業以2倍的薪水挖走臺積電資深工程師,它們分別是:中國大陸半導體兩家初創企業弘芯和泉芯。華為遭美國制裁後,國家的晶片行業的發展越來越看重,並出臺相關政策扶持本土晶片廠商的發展。因為他們從臺積電挖來了晶片人才。兩家晶片公司成立的時間比較短,但來頭不小,不僅有政府投資背景、大將雲集,而且技術起點很高。其實,這兩家晶片公司也是剛成立不久,但是他們都有政府背景,還和臺積電有不解之緣。不然怎麼會吸引臺積電的精英工程師?
  • 晶片市場爭奪戰!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跳槽,前後挖走3000人
    如今在美國提出對中國企業實行更加嚴格的晶片制裁的背景下,國產晶片的成長更是成為了數億中國人迫切期待的事情,從政府到企業,更是積極支持響應,在全國形成了晶片技術發展的良好氛圍。在此背景下,國內崛起了更多的晶片相關的企業,晶片領域的技術人才更顯難得,為此晶片代工廠開始了搶人大戰,臺積電一百多位工程師先後跳槽,前後被挖走了3000人。相對於其他產業發展,晶片行業的發展更為艱難,晶片的生產不僅涉及一些高端設備的支持,更需要核心技術作為支撐,而技術來源於人才。
  • 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但隨著中興、華為事件之後,也是讓國內眾多科技企業都紛紛意思到了「自研晶片」的重要性,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夠在關鍵時刻,成為自己的「免死金牌」,對於華為而言,便是如此,在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晶片、作業系統」的斷供之後,華為也是強勢將「備胎晶片」轉正,目前華為海思晶片性能也是堪比國際晶片巨頭,同時華為還推出了華為鴻蒙OS系統以及華為HMS服務,以讓華為全面擺脫
  • 華為晶片斷供12天:員工薪資福利不減反增
    從9月15日正式進入晶片斷供到現在已經10多天了,華為的情況如何呢? 國內的經濟觀察報、東方網分別以華為斷供10餘天做了報導,內容有幾分相似之處。 首先是斷供有多大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有60%的業務與晶片是強相關的,主要是消費者終端及企業級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