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終於經過了煎熬的十月懷胎,可以和小寶寶平安順利的相見了。而面對如此小小的軟軟的小傢伙,真是無從下手,生怕一個散失,把小寶寶抱不好了,然而就連曾經帶過孩子的奶奶和姥姥,如今時隔幾十年,帶起寶寶來也變得特別生疏。那麼應該如何抱小寶寶呢,一旦不懂得抱寶寶的正確方式還會影響寶寶的脊柱發育。
下面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寶寶從出生以後脊柱的發育過程。
當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身體呈蜷伏狀態,脊柱類似於「C」型的彎曲狀態;當寶貝出生以後的一到三個月之間,寶貝的脊椎幾乎是直的,所以剛出生的寶寶,醫院都不建議給寶寶使用枕頭;而到了三個月的時候,寶貝開始學會抬頭和努力翻身,這個時候脊柱開始出現前凸;當寶貝六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學會坐著的姿勢,這個時候脊柱發育到第二個階段,出現胸椎後凸;而到了一歲的時候,寶寶開始學習走路,脊柱開始第三個彎曲,那就是腰椎前凸,此時的寶寶脊柱才慢慢開始發育到一定階段,從下圖就能看出來寶貝脊柱發育完的三個彎曲變化。
所以,在寶寶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要學會不同的抱娃姿勢,是很有必要的。
在一個月之內的寶寶,骨骼發育還沒有完全,渾身處於軟軟的狀態,脊柱也是特別柔軟的,所以在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橫抱。以免還沒有發育成熟的脊柱造成彎曲或者根本承受不住身體的壓力。可以用右胳膊託住寶寶的頸部,右手抓著寶寶的肩膀,而左手順勢握住寶寶的臀部和後腰部位,如圖所示。
而對於一到三個月的寶寶來說,開始逐漸學會抬頭和翻身的動作,寶寶的脊柱和頸椎開始有了一定的力量,可以讓寶寶的後背靠著媽媽的胸部,一隻手拖著胸部,另一隻手支撐著寶寶的臀部。
對於三到六個月的寶寶,可以讓寶寶的胸部對著媽媽的胸部,採取懷抱式,一隻手護著寶寶的後背,一隻手拖著寶寶的臀部。
對於六到一歲的寶寶,寶寶開始逐漸學會走路,抱著的姿勢比較隨意,動作只要輕柔一些,不要力度太大即可,而且不要用力搖晃寶貝,對於抱姿勢沒有太多的要求。
新手媽媽們不妨學習起來,一個良好的抱娃姿勢,對於寶寶的脊柱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