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些健身小白在還沒有接觸過徒手健身和器械健身的時候,他們認為器械健身非常神聖,有器械健身,才真正稱之為健身。但是當你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者開始上手之後,會發現徒手健身比健身房當中很多器械健身要更加難一些。
因為徒手健身當中絕大部分動作都屬於協同動作,也就是說肌肉的參與程度是比較高的。正是因為如此,徒手健身過程會更加辛苦,到了健身房之後,發現這些器械健身原來不過如此。很多人剛開始進行徒手健身,是完全沒有方向的,最多只知道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支撐等。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徒手健身需要知道的事情,知道的越多,徒手健身才能越順利。
1、分清楚徒手增肌和徒手體操
其實通過名字就能夠很好的分析,所謂徒手增肌,就是通過徒手來鍛鍊出肌肉。目標是為了增加肌肉,將肌肉練到疼痛為止,這樣肌肉才能夠撕裂,從而在恢復中增加肌肉量。那麼在選擇增肌的徒手訓練動作時,一般採用穩定性較高,力量發揮較穩定的動作。
就拿單雙手伏地挺身來比較,看似單手伏地挺身難度更高,可是它的增肌效果卻不如雙手伏地挺身。因為單手伏地挺身在穩定性和精確性方面都會差很多,同時,單手伏地挺身沒有辦法負重。
那麼徒手體操分為哪些呢?比較常見的有瑜伽,體能訓練以及街頭健身等等。更多的就如同雜技一般挑戰一些難度較高的徒手動作。徒手體操更多的是為了訓練平衡力,協調力,所以單腿深蹲,單手伏地挺身,倒立這些動作就適合徒手體操。
2、徒手健身很多動作不能力竭
很多健身人士認為,只有肌肉力竭了,才能夠增加肌肉,只要肌肉力竭就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徒手健身而言,有很多訓練動作都是不建議訓練到力竭的。
比如說有很多人在做引體向上時,肩膀和脖子非常容易拉傷,一疼就是半個月,就是一味的堅持肌肉力竭鎖導致的。
所以在進行徒手健身時,要時刻留一部分的力氣。很多時候,就算沒有訓練到肌肉力竭,肌肉也是會照樣提升照樣生長的。雖然說力竭效果確實更好一些,但對於徒手健身而言,更重要的還是要避免受傷。
不過很多簡單的動作可以做到肌肉力竭,比如伏地挺身,卷腹。這些動作就算是力竭,頂多也就是趴在地上起不來,風險是相對小一些的。
結語:如果你剛開始接觸健身,剛開始了解徒手健身,那麼你可以將以上的這兩件事情套用到你的健身過程當中去。會讓你在徒手健身的路上少走很多的彎路,並且也能夠大大的提高徒手健身的效率,同時預防徒手健身受傷。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徒手健身,在一定情況下,徒手健身的訓練效果是要比器械健身好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