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思維小遊戲,可以幫孩子玩出數學直覺,家長快和孩子玩起來

2020-12-11 騰訊網

文、編輯 | 雲雀兒

來源 | 布穀聽聽(iBookgood)

天天練算數,沒完沒了地加減乘除和綜合運算,孩子是不是看到數字就有點怕怕了?

這可不行,而且誰說數學就是天天只能算數的無聊學科?

要知道,數學上有幾個數學分支是完全不用數字的。以拓撲學為例,這就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它是專門研究物體形狀的一門數學。

可能有的家長會不了解,到底什麼才是拓撲學呢?

拓撲學是研究幾何圖形或空間在連續改變形狀後還能保持不變的一些性質的學科,它只考慮物體間的位置關係而不考慮它們的形狀和大小。在拓撲學裡,重要的拓撲性質包括連通性與緊緻性。

看起來有點複雜,實際上拓撲學對於大家來講並不陌生,大家都玩過迷宮遊戲和拼七巧板吧,這些都是拓撲學研究的範圍。

今天,咱們就讓孩子放鬆放鬆,拋開數字和計算,一起到數學的天地中遊玩,感受一下數學真正的魅力吧!

一、莫比烏斯環

上圖這樣扭曲的圈圈,在拓撲學上叫莫比烏斯環。孩子看了可能會覺得,這不就是個擰巴的圈嘛,不過別小看它,這裡面可是會出現很多神奇的現象的。

和孩子動起手來,感受一下吧。

操作過程:

用剪刀剪出一張5釐米寬的紙條,把紙條的一邊翻個面,然後和另一邊粘在一起,形成一個扭曲的紙圈。沿著5釐米寬的紙圈的中心線把紙圈剪開,你能剪出兩個紙圈嗎?

這是怎麼回事?

肯定的剪不出來的!因為剪完一圈,你會發現紙圈還是一個,不過比原紙圈長了一倍。

莫比烏斯環有一個奇妙的特點,它只有一個面,也就是沒有正反面。這是千真萬確的,不信你在做出來的紙圈上,用鉛筆畫一圈線,你會發現鉛筆划過整個紙圈後,又回到了它原來的出發點。

莫比烏斯環在生活和生產中已經有了一些用途。例如,用皮帶傳送的動力機械的皮帶就可以做成莫比烏斯環狀,這樣皮帶可以磨損的面積就變大了。如果把錄音機的磁帶做成莫比烏斯環,就不存在正反兩面的問題了,磁帶就只有一個面了。

你可以和孩子這樣做:

除了像我們說的在中間剪開,你也可以嘗試和孩子從三分之一處剪開,這樣剪的結果會是一個比原紙圈長一倍的紙圈和一個與原紙圈同樣大的紙圈套在一起。當然了,光想是想像不出來的,趕緊動手和孩子見證一下神奇吧。

除此之外,也可以和孩子思考一下我們吃的麻花是不是莫比烏斯環呢?先猜想一下,然後一起買一根麻花實驗一下吧。還可以和孩子想想有沒有在生活中見到過莫比烏斯環,都在哪裡見過,總結一下。

二、雙人脫困

我們總是看到電視劇中,好人會被壞人綁架,繩子打著結,讓人想跑也跑不了。不過,當我們的手被綁住的時候,我們就真的解不開了嗎?

操作過程:

像圖中這樣,如果不解開手腕上的繩結,不破壞、不剪斷繩子的情況下,他們能不能脫困呢?我們能不能想出辦法將這一對男女分開呢?

和孩子一起動手操作試試看吧!

這是怎麼回事?

想要解開繩子,我們就要利用到拓撲變形啦!

如圖所示人質A用雙手抓住自己的繩子使繩子在人質B的另一側形成一個鬆弛的繩圈,然後A把繩圈塞進同伴手腕上的套索中。

可以發現,要使繩圈不扭曲只能穿過一隻手腕然後A把繩圈繞過B的手指。

當A把繩圈繞過B的手並從套索中拉出後,他們就自由了。

你可以和孩子這樣做:

還有很多利用拓撲變形解繩子的題目,和孩子一起去多試驗多嘗試吧。

除此之外,也要記得和孩子講清楚,雖然我們現在是在玩遊戲,我們可以挑戰自己,嘗試解開。但是如果真正遇到壞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妄圖展現自己的解繩能力,應該大聲呼救,見機逃跑才對。

三、無法兌現的遺囑

不論是樂高還是七巧板,這些圖形有關的遊戲都深受孩子們喜愛。在這些遊戲中,孩子會增強幾何知識,加深對圖形的認識。相比被限定了的數字和計算方法,這些遊戲更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介紹一個經典的難題啦,這個難題,需要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幾何思維和圖形分割能力。

操作過程:

題目是這樣的,一個農民有五個兒子,他去世前,留下遺囑,要兒子們按以下要求分配土地:

每個兒子必須同時與其他四個兒子為鄰。

任何兩個兒子的土地,必須至少有一條共同界線,而不能只是一個點。

每個兒子的土地必須是一整塊。

帶孩子一起畫圖試試,看看這個分配是可能實現的嗎?

這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要同時做到以上幾點是不可能的。

這個難題是一百多年前由德國拓撲學家費地南德?莫比烏斯設計出來的,當然,上面說到過的莫比烏斯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莫比烏斯發現五個圖形,無論形狀和大小如何,不可能同時有共同邊界。多少年來,許多數學家尋求解答這個問題,但此難題還是無解。所以人們又把這道難題叫做「無法兌現的遺囑」。

你可以和孩子這樣做:

其實這個拓撲學上的難題也有它特殊的用途哦,繪製地圖的人只要用四種顏色,就能把各種不同的地區分別開來,因為最多只有四個地區可以同時擁有一條共同邊界。這就是所謂的「四色猜想」,這個猜想在1976年已由電子計算機作出證明。

你可以列印一張沒有顏色的地圖,試試和孩子一起用彩筆,用四色把地圖區分開。和孩子分析的時候,一定要動手畫圖,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充分理解,更有畫面感。

四、七橋問題

很多孩子在走路的時候,會有一套他自己走路的路線,有的孩子喜歡沿著路邊的白線走,有的孩子一定要沒腳都踩在路上的花紋,有的孩子專往高處走,走到頭了才肯跳下來走平地。這些路線對孩子來說是他們創造力的展現,是專屬於自己的個性。

接下來,就有一個關於路線的問題等著孩子們,和孩子一起看看,這段路該怎麼走吧。

操作過程:

在18世紀,東普魯士哥尼斯堡(今屬立陶宛共和國)有一條大河,河中有兩個小島。全城被大河分割成四塊陸地,河上架有七座橋,把四塊陸地聯繫起來。

當時許多市民都在思索一個問題:一個散步者能否從某一陸地出發,不重複地經過每座橋一次,最後回到原來的出發地。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橋問題。

這個問題似乎不難解決,所以吸引了許多人來嘗試,但是日復一日誰也沒有得出肯定的答案。

這是怎麼回事?

1736年當時著名的數學家歐拉證明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們把走路的路線想像成畫一個一筆畫,除了起點和終點之外,我們把其餘的點稱為中間點。

對於每一個中間點來說,當畫筆沿某條線到達這一點時,必定要沿另一條線離開這點,並且進入這點幾次,就要離開這點幾次,一進一出,兩兩配對,所以從這點發出的線必然要是偶數條。因此,一個圖形能否一筆畫就有了一個判別規則:

一個可以一筆畫的圖形最多只能有兩個點(起點和終點)與奇數條線相連。

根據判別規則,這七橋路線是不能一筆畫的,從而證明了七橋問題所要求的走法是不存在的。

你可以和孩子這樣做:

既然提到了一筆畫,那就動手畫起來吧,家長可以把小時候學會的一筆畫先展示給孩子,孩子學會後,就可以讓他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隨便畫,試試一筆能畫出什麼東西來。

最開始可能孩子還畫不出什麼東西,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想法進行適當地指導。總之,放手讓孩子畫就對了。

五、會擁抱的曲別針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數學和我們生活相關的部分就是算個帳,記個數,其實不是的,只要你有心,數學並不是只存在與紙面上的,接下來,我們就要用拓撲學原理,展現一個神奇的小魔術。

操作過程:

拿一張鈔票大小的紙和兩枚曲別針,把紙捲成S形。用曲別針短的那一頭別住兩層紙,再用另一枚曲別針按同樣的方法別住紙的另一頭。

準備好了之後,兩手分別抓住捲成S形的紙的兩頭,迅速把紙拉直,兩枚曲別針就會飛到空中自動勾在一起。

這是怎麼回事?

雖然最開始紙上的兩枚曲別針並沒有挨著,但紙拉直後它們都奇妙地勾在一起了。

這個現象在拓撲學上叫做曲線轉移。原先那張紙疊成的弧形,被拉直時,轉移到曲別針上了。

你可以和孩子這樣做:

如果孩子想把曲別針勾在一起的秘密弄個明白,你可以慢慢地把那張紙拉直,多看幾次,就能看出其中的奧妙啦。

也可以讓孩子在小夥伴面前表演,不過記得動作要連貫、要快,因為慢慢拉有時也能讓曲別針勾在一起。但是有時也可能勾不在一起。

其實,當我們剛接觸拓撲學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各種術語,一眼看去高深莫測,不接地氣,讓人想退縮。然而很多看起來晦澀的名詞,其實並沒有那麼難以琢磨,有些是非常形象,非常有趣味性的。

拓撲學的體系,有很大一部分是獨立於其他數學分支的,不需要其他課程的鋪墊,也能梳理清楚。孩子們從日常的動手動腦開始,就可以有很好的理解。

在孩子逐步走入高年級的時候,許多奧數題也會應用到拓撲學知識,從小培養孩子這種思維和意識,當他真正面對那些奧數難題的時候,他會覺得毫無畏懼,充滿親切感和趣味性。

幾何學家丘成桐也說過:幾何的直覺是需要積累的。

所以家長們,行動起來吧!儘早幫孩子建立幾何直覺,讓孩子未來的數學學習減少負擔吧。

相關焦點

  • 陪孩子玩這5個小遊戲,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今天,小7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這5個小遊戲,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爸爸媽媽跟在日常生活中,陪孩子玩玩這些小遊戲,既鍛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又能增進親子感情,一定要試試哦!拼圖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鍛鍊觀察力,同時,孩子在拼圖的過程中,學會通過推理,來得出結論,包括數學,邏輯推理,科學分析等思維形式。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這種能力進行有效的統計,測量,推理,歸納,分析等。
  • 3-6歲孩子數學啟蒙,家長做好這5點,喚醒孩子的數學思維
    ,家長做好這5點,喚醒孩子的數學思維一、閱讀數學啟蒙繪本數學啟蒙時,孩子需要了解一些數學語言,比如大小、多少、長度、形狀等詞彙,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閱讀繪本中的故事來理解數學語言,從而了解、理解、學會使用這些詞彙。
  • 這3個益智小遊戲,提高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家長暑假帶娃用起來!
    馬上要迎來孩子們最愛的暑假,爸爸媽媽們一邊感嘆時間真快,一邊苦惱假期該如何陪娃……為此,我們特意為家長準備了3個暑假小遊戲,不僅好玩益智,還能提高孩子數學思維能力!材料:用綠色紙板剪出荷葉,做摺紙小青蛙,將畫出來的小金魚和小蜻蜓剪下來。小池塘豐富好後,可以在這些小東西上貼上10以內數字,和孩子用講故事的方式玩遊戲。天氣好熱呀,青蛙呱呱唱,小魚快樂遊泳,小蜻蜓飛來飛去。
  • 3個數學小遊戲,激發孩子數學興趣,讓孩子開心學數學
    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是因為數學知識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且在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可以說,學數學是開發孩子智力的極好手段,因此孩子數學素養的提升得到家長們普遍重視。,我和我的孩子在家玩什麼樣的數學小遊戲。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5個在家就能玩的小遊戲,有效提高專注力
    孩子學習不好?和平時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其中專注力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父母想要開發孩子的大腦卻不知如何做起,今天帶大家學會5個可以提升孩子專注力的小遊戲,讓孩子更專注、更聰明!數獨遊戲簡潔明了,特別適合開發孩子智力,提升專注力的遊戲。而且孩子玩起來也容易上手。在《最強大腦》中很多優秀的孩子,都說過平時會玩數獨遊戲。孩子需要專注的思考,才能破解數獨。可以很好的鍛鍊專注力,而且數獨中的數字組合,還可以引導孩子數字敏感,開拓思維,自然孩子幾乎變得聰明。
  • 在家就能做的7個數學小遊戲,適合3-6歲寶寶,「玩」出高智商
    數學是多門應用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學得好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不用擔心,還讓人覺得特別「聰明」。數學如此重要,但提到數學啟蒙,不少家長都「望而卻步」,不知道怎麼下手,怕教不好孩子。其實,對幼兒來說,只要方法得當,數學也可以變成充滿趣味的遊戲活動,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 好玩的數學小遊戲,快點和寶寶在家玩起來吧
    數學能力的培養一直是家長非常關注的,然而興趣才是學習的動力源泉~有了興趣,數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數字和公式,而是能夠讓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焦點!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沒有比遊戲更好的方法啦!今天小樂整理了幾個好玩的數學小遊戲快點和寶寶在家玩起來吧!
  • 黃聖依5歲兒子數學思維驚人,培養孩子數學思維,這3招建議收藏
    很多的家長對數感也不是很了解,數感在英文裡叫number sense。簡單地說,數感就是一個人對數字和空間的理性直覺。當孩子看到3個蘋果的時候,需要進行1、2、3的數,而我們大人看到6個蘋果掃一眼就可以計算出數字,這就是數感。
  • 黃聖依5歲兒子數學思維驚人,培養孩子數學思維,這3招建議收藏
    4歲,還沒有接受到過任何的數學教育,這讓我也更加重視了起來。簡單地說,數感就是一個人對數字和空間的理性直覺。當孩子看到3個蘋果的時候,需要進行1、2、3的數,而我們大人看到6個蘋果掃一眼就可以計算出數字,這就是數感。
  • 適合0-6歲孩子的思維遊戲,孩子「玩」出聰明大腦,家長省心了
    輔導過學生作業的家長應該會有這樣的體會:明明一道很簡單的題目,正著來孩子都能做對,反著來他就發愣了。比如5+10=15,問15-5=?;課本上的題目做得很溜,一到考試換個說法又做錯了。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即便做了一套又一套的練習冊,天天不落下補習班的任何一堂課,而成績卻始終不理想。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1、唱兒歌培養數感兒歌不僅很受孩子的歡迎,兒歌強烈的旋律可以幫孩子快速的記憶數字,在一遍一遍唱有關數字的兒歌后,孩子可以快速達到數量使用數字的程度。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也會更好。2、聊天中幫孩子理解數學從2歲左右孩子可以和家長溝通開始,家長就可以有意無意的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數學內容。
  • 3個數學小遊戲,激發孩子數學興趣,讓孩子開心學數學
    」這句話也是有必然事理的,這是由於數學常識自己具備很強的邏輯性和謹嚴性,且在生存中有很寬泛的軟體,能夠說,學數學是開闢孩子智力的極妙手段,所以孩子數學素質的晉升獲得家長們遍及正視。如何讓孩子稀飯上數學在我小的時分,不曉得由於借鑑數學挨過量少打,在黌舍不會背乘法口訣,先生打過量少次電話,家長老是逼著讓我去背少許枯燥的課本,反而我越來越憎惡數學,數學結果連續都欠好,後來我在教誨我的孩子時,我尋求的是,讓孩子開高興心的玩,如許才氣更好的借鑑數學。
  • 5元玩具玩出200元數學啟蒙課的思維,這些遊戲你和孩子玩過嗎?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幫助孩子啟蒙數學呢?網課也嘗試過,短時間內可以接受,長時間卻不合我意,我得考慮孩子的視力發展,知識不應該僅僅從虛擬的網購課程中獲得,也應該從生活中,玩樂中獲取。妹頭已經學到了10之內的加減,然而我並不確定她是否真的領悟到這些知識,如果孩子是靠超強的記憶力去記住這些計算,我並不贊同。
  • 數學思維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大錯特錯!科學的數學思維,這樣幫孩子建立
    這一點橙子可是太有體會了,所以我是堅決不陪作業,也不正式教孩子數學知識的,只是平時和孩子做一些數學小遊戲,一旦發現自己氣息不穩就趕緊結束。其實,我也曾經挺焦慮,我家毛頭的智商可是挺一般的,5歲之前都沒辦法數過20,又是個「犟脾氣」,練太多了還不願意。
  • 絕不枯燥的數學遊戲,帶著孩子玩起來!
    簡單的小道具或小遊戲,就能讓孩子充滿樂趣的玩上好久,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引導,想知道這裡面的決竅嗎?輕鬆學起來吧!:)藉助簡單的小道具,就能讓孩子在數學遊戲中入迷,不要聽自製道具就認為是很難的事情,即便是手工入門級別的你也能hold住:)玩法:用捲紙芯做出幾條隧道,隧道上標有數字。
  • 8個英語學習趣味小遊戲,這個暑假陪孩子一起玩!
    這8個國外孩子常玩的英文小遊戲,看起來非常簡單,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的道具。但可別小看它們哦,既能提高聽說能力,孩子又玩得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中還漲了詞彙量。遊戲很簡單,就這麼以此類推,直到手中的卡片都出完了。這個遊戲多人玩最佳,所以好朋友來家裡做客的時候可以邀請他一起玩。
  • 12個適合陪娃玩的居家小遊戲,邊玩邊啟蒙,輕鬆玩出學習力
    自從春節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快7個月沒有上班了。宅家的這段日子,每天陪孩子玩玩遊戲、做做啟蒙、碼碼字,是挺珍貴的時光。分享一些帶娃玩過的小遊戲,也穿插了數學和英語的啟蒙知識點,適合2-3歲的孩子,家裡有小朋友的家長可以帶娃一起玩起來呀。
  • 超簡單英語親子小遊戲,在家也可以帶娃玩起來!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可以在生活中玩起來的英語小遊戲,句型很簡單,詞彙也都是生活常用的,稍微準備就能輕鬆帶孩子邊學邊玩~這個遊戲是一方描述物體特徵,另一方來猜。家長可以說:「I spy something blue.」然後由小朋友來用英文描述家裡藍色的東西。如果一時猜不出來,家長可以給稍微具體些的提示,比如形狀、功能之類的。
  • 孩子在家玩什麼?5個室內小遊戲,鍛鍊孩子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有研究顯示,在幼兒園階段進行精細動作能力的評估,比如握筆能力,和後來的書寫和閱讀成績密切相關,精細動作能力發展好的,孩子在小學的讀寫和數學成績更好。5歲孩子的精細動作快速發展起來,能夠自如地控制手腕,動作質量也有了提高。我記得大寶3歲的時候可以使用剪刀剪東西,但是他剪得不夠整齊,而且到處亂剪,窗簾、床單、衣服都會剪個洞。4歲的時候剪刀已經很靈活,可以自己剪紙做出小動物模型,但是小顆粒積木玩的還不夠熟練,不能完整地拼出一輛車。
  • 5個高質量的智力開發小遊戲,孩子在家就能玩,親測有效
    說起孩子玩遊戲,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痛,孩子過早的接觸電子遊戲不僅僅不利於孩子大腦的開發,更會引出孩子視力下降、影響身體健康等等一系列問題。然而,孩子接觸一些高質量的智力開發小遊戲卻可以開發寶寶的大腦,讓孩子的思維得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