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市場上賣700多元的中華香菸,在微信朋友圈僅用220元就能買到?一些市民不加懷疑,便下手購買了許多。為何朋友圈裡的這些香菸賣得這麼便宜?甚至還有俄羅斯、古巴等高檔雪茄。微商說,這是「內部價格」、「原廠菸絲」、「免稅煙」等。
事實卻並非如此。今年4月以來,甌海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際網路銷售走私、假冒菸草案,層層深入,斬斷南北兩條走私香菸源頭,先後抓獲涉案人員14人,查獲各類走私菸卷3333.6條,雪茄100支,打掉私藏菸草的倉庫3個,涉案金額達1670多萬元。
「朋友圈」買的60多條軟中華花費1.5萬元,沒承想是假煙
今年4月,甌海警方得到了一個舉報線索。
甌海鄭女士通過親戚介紹,微信添加了一位網名叫做「辛辛」的人,並從她手中買了60多條「軟中華香菸」,價格不到市面上的一半,花了1.5萬元左右。鄭女士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沒承想收到貨後,她心都涼了,這些香菸很不對勁。她把買來的香菸拿給經營菸草生意的朋友查看,得知這些煙全是假煙。
鄭女士趕忙聯繫賣家,賣家卻一口拒絕了她退貨的要求。於是,氣憤的鄭女士向市菸草專賣局舉報。經菸草部門鑑定,該批可疑菸捲均為假冒偽劣產品。
甌海區公安分局網警大隊通過網絡數據分析發現,微信網友「辛辛」是一名24歲的年輕女子,實名也姓鄭。鄭某在微信朋友圈上發布了許多香菸產品售賣信息,種類極其繁多,有中華、玉溪、萬寶路、俄羅斯香菸等,時間已有半年之久。通過數據排查,警方又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線索,近三個月來,鄭某通過網上銷售交易金額高達16萬元,且進貨渠道複雜,銷售對象覆蓋全國多個城市。
這些假煙、走私菸數量如此繁多,究竟從何而來?甌海警方隱約感到,鄭某的背後很可能隱藏著一張巨大的網際網路販賣假冒、走私菸草的「黑色網絡」。
90後男子竟是「核心」人物
租用地下室儲存走私香菸
鑑於案情重大,甌海公安分局立即聯合市菸草專賣局成立由甌海網警大隊、景山派出所、市菸草專賣局稽查支隊等組成的專案組,對該線索及背後的走私銷售假煙網絡進行深挖細查。
4月底,專案組在哈爾濱一民房內抓獲了嫌疑人鄭某。在對鄭某的帳冊進行分析後,警方發現了除鄭某外的多名嫌疑人,包括同級相互供貨的對象,以及向他們供貨的上家「飛雲」。
「飛雲」這個名字,甌海警方和市菸草專賣局稽查支隊並不陌生。他們此前已經留意到這名叫做「飛雲」的嫌疑人,3月份抓獲的一名涉嫌銷售走私菸的嫌疑人陳某也曾供述,「飛雲」是其供貨上家。「飛雲」在多個銷售香菸的QQ群內,經群成員介紹,「飛雲」菸草貨源充足,品種繁多,價格實惠,但他只與熟人做交易。
專案組表示,多條線索都指向這個「飛雲」,他很可能是網絡販賣菸草違法犯罪的關鍵人物。經過數月的艱苦偵查,專案組終於鎖定此人身份,「飛雲」是一名山東籍男子,叫王某,是名90後。
4月22日,經縝密偵查,專案組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一賓館內抓獲嫌疑人王某。警方還發現,王某在賓館旁一商場地下室內,專門租用了一個隱蔽倉庫。警方在該倉庫中查獲了各類走私菸197條,走私雪茄菸100支。
斬斷南北兩條走私香菸源頭
涉案14人,金額1670多萬元
這張「黑網」的關鍵人物落網,專案組馬不停蹄展開偵查。警方掌握王某網絡交易數據共計200多萬條,直接、間接與王某有聯繫的關係人500多個。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專案組開展排查篩選,進行分析串聯甄別,一張以「王某」為核心的售私售假煙「黑網」漸漸清晰起來。
經查,供貨源頭除了位於北方的王某外,還有一名在南方的單某。王某在網上結識了在廣西同為走私香菸的單某,兩人南北互通,互相供貨,為整個網際網路售私售假煙「黑網」源源不斷輸送「貨源」。
摸清這張「黑網」的脈絡後,專案組立足網絡信息分析,在多地警方的配合下展開了收網行動。專案組北上黑龍江省、南下廣西省,輾轉五省11地市,共抓獲涉案人員14人,繳獲涉案捲菸實物3333.6條,雪茄菸100支,快遞運單480張。打掉私藏菸草的倉庫3個,涉案金額達1670多萬元。該案的14名人員均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並陸續報捕、移送,案件的其他線索還在進一步偵查中。
至此,這張南北互通,涉及多省各地的網際網路銷售假冒、走私香菸的「黑網」被警方斬斷。
情侶檔一人網上接單一人送貨
一年時間涉案額達353萬多元
經了解,王某大學畢業後,在家無所事事。一天,他在網上瀏覽到一條販賣假煙、走私菸的消息,並且表示香菸、雪茄品種繁多,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發布者還表明,自己積極發展下家,招收代理。王某見狀動了心,主動聯繫了該發布者,此後也開始在網上發布售煙的相關消息。
通過經營,主動聯繫王某的人也多了。王某說,他發現自己在山東,「貨源」常常供應不上,導致他白白散失了多次賺錢的機會。於是,王某決定自己「單飛」,主動尋找貨源成為上家。經打聽,他離開山東,飛往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的邊境口岸。王某利用當地邊境市場資源,從境外走私香菸。
貨源漸漸壯大的王某,用真假混賣的方式,利用微信、朋友圈、貼吧,開始了他新一輪的畸形創業夢。經過幾年積累,王某在圈內打響了名號,找他買煙的人絡繹不絕。每天,他在網上接單,用快遞包裹形式發貨,還因此認識了女快遞員吳某,發展成為男女朋友。
此後,兩人成為「售煙」搭檔,分工明確。王某負責在網上聯絡訂單,提供貨源,吳某則利用職務便利寄送包裹,以逃避相關檢查。經查,在一年時間內,王某多個交易帳戶涉案金額合計就高達353萬多元。發財後的王某,還在近日購買了一輛馬自達轎車。
記者向警方了解到,在這14名涉案人員中,有4人為在校大學生。兩年前,1995年出生的蘇某是四川一名大學生,他通過一個QQ群成為一名售賣香菸的代理,在學校裡邊讀書邊賣煙,發展了不少下線客戶,「生意」逐漸穩定。蘇某稱,他身邊也有同學做香菸代理,賺取生活費。
來源:溫州晚報
記者:周蓓蓓通訊員徐恩義陳細耕胡曉武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