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兒童安全指南 下篇——誤食

2020-09-15 能吃會做的奶爸

誤食,顧名思義,就是指孩子吃了一些不該吃的東西,從而導致嚴重後果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全世界都很常見。但是在我們中國尤其嚴重。即便這樣仍然不被廣大家長所重視。我認識很多家長朋友對於務實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吃東西卡住這個層面上。這樣的理解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我對於務實的理解是這樣的。所有孩子吃了不是他這個年齡段該吃的東西的情況,都叫做誤食。

很多時候孩子的務實是家長自己造成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各家各戶都不愁吃穿。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更是會買一些高檔食材。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家長,尤其是隔輩兒的家長——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特別疼愛孩子。這種疼愛通常都體現在吃上。總想著吧把最好的最貴的都給孩子吃。卻很少去想想這些所謂最好的最貴的東西是否適合孩子,孩子的腸胃能否接受?

前幾個月金秋時節,大閘蟹普遍上市的時候。經常在網上看到新聞給小孩過多的吃大學造成各種各樣的問題,腹瀉,嘔吐甚至休克。這是我首先要提醒各位家長注意的,就是並不是所有東西都適合孩子吃。對於幼兒來說,每當你把一種他之前沒吃過的東西,餵給孩子吃之前都應該通過正規渠道查詢一下,這種食物是否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吃。吃多少比較恰當?

另外逢年過節的時候,各地都會主辦各種文娛活動。有廟會,花展,遊園會之類。通常這種活動都會雲集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很容易看到一些平時不常見到的,新奇的食物。正因為這些食物不常見到。我們對他缺乏了解。再加上黑心商家的一些遮掩手段。即使這些食物變質,我們也無法察覺。恰恰很多時候變質後是帶有毒素的,一旦食用就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比如說甘蔗這兩年很流行鮮榨甘蔗汁。很多遊園會廟會之類的地方都有。而因為削甘蔗榨乾的過程,我們很多時候無法全程監控,就算商家將變質甘蔗賣給我們,我們也很難察覺。而甘蔗一旦變質就會帶有很強的毒素。很容易造成癱瘓等嚴重後果。

還有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一旦變質,也會帶有很強的毒素。這個就是生薑。生薑是我們中國家庭家家必備的調味料。剛剛炒菜燉肉燉魚都需要放生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爛姜、凍姜都會產生致癌物。少量食用,雖然不會立刻產生嚴重後果。但如果經常或大量食用,這些致癌物,無法排出體外。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一旦發現家裡的姜已經變軟發紅或者長出嫩芽兒,就不要再食用了。

另外還有一些我認為的誤食要和大家講一下,這就是食品添加劑。現在的超市商品琳琅滿目,特別的多。小孩子的零食更是多種多樣。商家為了控制成本或延長保質期通常會給這些零食加入很多種食品添加劑。而這支食品添加劑雖然在我國的法律規定中是允許使用的。但是這些允許使用的標準通常是以成人為依據制定的。我們知道小孩對身體尤其是內臟部分,發育並不完全。其耐受能力並不能喝成人相比。即使這些零食的添加劑使用量都符合國家標準,也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利影響。更何況有些廠家的添加劑使用量遠超國家標準,類似的超標事件年年都有屢見不鮮。

除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防腐劑以外,還有很多聽名字並不覺得如何的東西也是有害的。比如:代可可脂、植脂末、人造黃油,植物黃油,植物奶油。這些都是人造的替代產品,用來替代天然的可可脂、動物黃油、奶油等價格比較高的原料。其口感味道與天然原料十分近似。但價格便宜很多。少量食用也會被人體所代謝排出。但長期大量食用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其中植脂末等在歐洲很多國家都已經禁止添加到食品當中。在我國的零食中這些原料幾乎是必備品。

關於零食還有一種不容忽視的原料我們家長應該重視,那就是鹽。過量食用鹽的危害。相信大家都已經熟知。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零食看起來吃起來是甜的,但是含鹽量非常高。孩子一旦經常吃這些零食就會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攝入大量鹽分。長期以往對孩子身體的影響不容忽視。

還有一種容易造成危險的務實的情況是玩具。小孩子很好奇,什麼都想放嘴裡咬一下試試,嘗嘗味道。一些容易被咬碎弄破或者帶有小配件的玩具。是不適合年齡過低的孩子玩兒的,因為很容易造成小孩誤食這些玩具。家長也要對這些小物件兒引起足夠的重視。比如說女孩兒的頭花項鍊兒、珠串兒。玩具裡的撥浪鼓、彩筆的筆帽。這些都是非常容易被小孩誤食的。家長一定要看管好。萬一不幸發生誤食事件。家長何從背後抱住孩子,把雙手從孩子腋下穿至胸前。雙手互握適度快速用力擠壓孩子胸腹。可是孩子將吞食物咳出,這個技巧網上有很多視頻教程家長們可以學習一下以防萬一。

相關焦點

  • 兒童假期安全提示
    在享受各種假期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安全防護。如何快樂安全地度過各種假期,這些安全知識,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我國每年有超過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死於交通事故,為確保兒童出行、乘車安全,應當做到:⒈在路上行走,要遵守交規,不追逐打鬧,增強交通安全意識;⒉未滿12周歲不能騎車上路,未滿16周歲不能騎電動車上路;⒊乘坐公共運輸要遵守秩序,在車上時,要坐穩扶好,不能擅自將胳膊、頭等部位伸出窗外;⒋不要在行駛的車上吃東西
  • 兒童誤食洗衣凝珠險喪命,兒童家庭安全警鐘需常鳴
    兒童誤食洗衣凝珠險喪命,兒童家庭安全警鐘需常鳴。 近日,兒童安全的警鐘再次被一則新聞敲響。一2歲兒童誤把色彩鮮豔的洗衣凝珠當糖果誤用,幸誤食量少且搶救及時,保住了生命。 我看到該新聞後,一件往事瞬間被提起,我有一個親身的錯誤案例,分享出來,希望作為父母的你,時刻意識到兒童安全,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 中天置地家庭兒童安全防護指南
    今天4月28日,星期日,農曆三月廿四日,是世界兒童日,也是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中天置地帶您解讀家庭兒童防護指南,家有萌娃的父母都看過來吧~家裡因為生活用品和家具比較多,情況複雜,兒童受到傷害的事時有發生。
  • 假期將至,最全兒童安全注意事項,藍莓媽媽精心整理請查收
    溫州醫科大第二附屬醫院發布近三年來假期兒童意外數據顯示:每年假期,兒童意外傷害病例高達一萬餘例。藍莓媽媽總結出針對兒童假期出行和居家安全注意事項,建議家長收藏。藍莓媽媽提醒:家裡的藥物、消毒劑、酒精要確保妥善管理,避免孩子誤食誤碰。
  • 假期兒童安全指南中篇—— 外傷
    我們要說的主要是孩子在假期的安全。假期有一個特性就是孩子在家時間比較長。尤其是寒假,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孩子外出活動的機會相對於暑假會大幅度減少。而孩子的天性就是靜不下來。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你很難讓他安安靜靜的長時間的去做一件事兒,他們總會不停的鼓搗鼓搗這個,玩玩那個。看一會兒動畫片又要玩一會玩具。給看護他們的大人帶來很多的煩惱,給他們自己增加了很多危險。
  • 暑假要注意安全問題 十大兒童安全殺手排行榜公布
    暑假生活,安全方面該注意哪些?有哪些細節家長易忽視,造成安全隱患?記者採訪了中小學老師和專業人士。  兒童易發生哪些傷害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全球兒童安全組織曾聯合發布一份關於兒童安全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在中國,每年有近50000名0-14歲兒童因傷害死亡,兒童傷害的主要危險因素為跌倒、道路交通傷害。
  • 小物件,大麻煩,謹防兒童誤食異物
    小物件,大麻煩,謹防兒童誤食異物 2020-07-16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霸王為紐扣電池塗上苦味劑防止兒童誤食
    電池企業Duracell金霸王準備在新的紐扣電池表面新增一面苦味塗層,目的是防止兒童誤食。 現在的電池越做越小,特別是一些藍牙設備和迷你的電子產品,通常都需要用體型小巧的紐扣電池,而設備普及讓紐扣電池隨處可見,對尚不知電池危害的小孩買下安全隱患。
  • 兒童接觸、誤食乾燥劑,該如何急救?
    生石灰乾燥劑遇水爆炸 對人體危害大   常見的乾燥劑有:生石灰乾燥劑、矽膠乾燥劑、蒙脫石乾燥劑、纖維乾燥劑,新聞中遇水發生爆炸的是生石灰乾燥劑,由於價格低廉且吸水性好,在食品包裝中比較常見,如兒童愛吃的米餅
  • @各位家長朋友,你的暑期兒童安全指南「拍了拍」你
    夏季是兒童安全事故的高發期,而恰巧遇上孩子放暑假,沒有了老師在耳旁的叮嚀囑咐,家長又忙於工作不能時時刻刻盯著孩子,於是一些看不見的危險悄然發生在孩子的身邊,所以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份安全指南一定要讓孩子學習。
  • 假期去哪兒玩?帶娃出行裝備指南分享
    十一8天假期將至各位寶媽、寶爸們準備好帶家裡的寶寶去哪裡玩了嗎帶寶寶出門,其他啥都好唯一麻煩的就是收拾行李總覺得寶寶要帶的東西一大堆漏帶一樣都會心慌出個門仿佛搬了個家本次,愛迪生貼心整理帶娃出行裝備指南
  • 泰安:交警一路護送 救助誤食紐扣電池兒童及時就醫
    12 月 23 日,市民黃先生的孩子誤食玩具中的紐扣電池,急需就醫!從中心醫院轉院至兒童醫院的路途中,兩名輔警駕車一路護送,二十多分鐘的路程只用了十餘分鐘,為孩子及時就醫贏得了寶貴時間。26 日,最泰安全媒體記者聯繫到了黃先生,他回憶,事發當天孩子正在玩玩具,玩具裡原本有三節紐扣電池,但他們無意中發現少了一節電池,由於沒有留意,黃先生和家人也不清楚紐扣電池是被孩子誤食了還是真的找不到了。
  • 零食中乾燥劑存隱患 謹防兒童玩耍或誤食
    乾燥劑成安全隱患?昨天,記者走訪了部分超市,發現不少食品包裝袋中附加的乾燥劑,都沒有標註成分。  外包裝無說明  昨天,記者在義烏市區部分超市的食品售賣區發現,像瓜子或海苔之類的零食包裝袋內部均裝有小包的乾燥劑,有的甚至裝有兩包。  記者細看發現,這些乾燥劑包裝質地為白色塑料,內部一般為粉末或者顆粒狀。
  • 網紅「人造雪粉」或存安全隱患 誤食或對人體有害
    原標題:網紅「人造雪粉」或存安全隱患 誤食或對人體有害  網紅「人造雪粉」 或存安全隱患  因網傳視頻走紅後銷量增長 商家稱無毒但專家提醒不慎入眼、誤食或對人體有害專家提醒,網售的「人造雪粉」很可能是工業用聚丙烯酸鈉,如不慎進入眼睛或誤食,可能對身體有害,不建議拿來給孩子玩。  現象  製作「人造雪」視頻網上走紅  將一杯水倒在一小把白色粉末堆上,當水浸溼白色粉末後,粉末瞬間膨脹。
  • 誤食巴克球女孩急救 兒童玩具到底如何挑選才安全
    巴克球原來的市場定位只是成人的辦公桌玩具,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兒童和青少年喜歡這個所謂的益智玩具。巴克球顏色各異,酷似巧克力,體積比巧克力糖小。兒童易把它們當成糖果,青少年喜歡用來當舌環。至今為止,全球已發生200多起兒童或青少年誤食巴克球事件。
  • 假期兒童安全指南 上篇——燒燙傷
    寒假已經過半,就連春節長假都已經結束,經過這段時間對孩子放假在家情況的觀察,我發現假期中孩子的安全實在是大問題。很多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地方都很可能給孩子造成極大危險。下面我分幾部分來談談。相對比較安全,而且因為是直接加溫空氣,所以體感也比小太陽之流要舒適很多。缺點就是相對貴了一些,不過我想,這種東西買來可以用好幾年,買一個好一點的,讓家人舒適安全一些也是值得的。為了不讓大家認為我是做廣告的,我就不推薦具體品牌型號了。網上和電器城都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有提實際情況先擇。
  • 兒童誤食中毒頻頻發生!市場監管總局已...
    硼砂的成人中毒劑量為1~3克,成人致死量為15~20克,兒童致死量為5克。誤食導致中毒最為常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指出,成品「泥」類玩具顏色豔麗,類似果凍,且通常自帶吸管,標稱可吹泡泡。兒童在用吸管吹泡泡時,產品與口部近距離接 觸會使兒童忽視危險,可能會誤食,發生硼砂中毒的風險。
  • 兒童安全大使「童童」「安安」:這些兒童居家安全要注意哦~
    兒童安全大使「童童」「安安」:這些兒童居家安全要注意哦~ 2020-03-13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誤食水銀體溫計 需擔心的卻非水銀中毒
    而兒童對世界充滿好奇,萬一誤食水銀體溫計該如何處理?晉城大醫院急診醫學科醫生孫杰稱,誤食後需擔心的不是水銀中毒而是碎玻璃。  如果兒童不慎將體溫計咬斷後水銀吞入,不少家長驚慌失措,擔心孩子水銀中毒,會慌忙給兒童餵食牛奶、豆漿或雞蛋清。孫杰解釋,水銀是一種重金屬,化學特性不活潑,不會與食物中的蛋白結合,更不會被腸胃吸收而引發中毒;只有離子狀態下的水銀才會被腸胃吸收,才可引發中毒。
  • 安全 | 暑期兒童防走失指南
    家庭是溫暖的港灣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安全也是每個家庭的大事暑假的到來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同時也是意外傷害的高發期這份防走失指南請查收兒童防走失指南安全小課堂01樹立安全意識,不跟陌生人走。當有陌生人來接時,只有說對了密碼才能跟著走,如果沒有說對,就要立即找老師或者其他可靠的大人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