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青島迎來了中考時間,相信每個人的手機裡都收到了運營商的簡訊提醒,預知考生取得好的成績。
據了解,今年青島將迎來「新中考」, 92160名九年級學生踏入中考考場,迎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
曾經有人說,高考是人生的真正大考,是人生的轉折點和分水嶺。但對於青島的學子來說,中考要比高考還要重要,因為在青島,很多學生還沒等到高考,人生道路就被中考給分隔開了。
可以說,中考才是青島學子人生的而第一次大考。
「青島中考難,難於上青天」,這是很多人對青島中考的感慨。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那還要從青島奇葩的中考錄取率說起。
如果你上網搜一下青島高中的升學率,就會發現很多觸目驚心的問題。
拿2018年為例,青島普通高中的錄取率是56%左右,在山東省排名倒數第一。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多年,2019年,勉強增加到60%以上。
同是2018年,北京的普通高中錄取率是85.7%左右。
而眾所周知,到了高考,山東省是僅次於河南的高考大省,2018年的錄取率排在全國倒數第二。
上面幾個數字的背後,是這樣一個血淋淋的真相:青島這些十四五歲的初中畢業生,將有接近一半的孩子,無法接受普通高中的教育。
這幾年來,山東各地市普高孩子佔比,青島兩年倒數第一。
青島自2002年開始施行國務院頒布的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並重的教育思路,青島也就是所謂的全國高職試點城市。但是十幾年之後,教育思路沒有多大改變,走的還是老路子,而教育形式和就業形勢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近幾年大學迅速擴張,專科變本科、學院變大學,大學教育門檻大幅降低,更多高中生有了上大學的機會,但是這種機會留給青島中學生的還是少得可憐。
也不是說不上普通高中就沒有出路,但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多接受教育,原本也無可厚非。可是面對上面的數字,有些人註定將在半路即被淘汰。
比如青島2中和青島58中本科通過率接近100%,一本線通過率高於95%,對於這些學校的學生來說最不濟也能考個青島大學(當然有個例,我們不討論)。考取這些重點高中的難度就可想而知,2019年青島2中和58中的錄取線分別是702分和702.5分,而總分是750分。
人生有多種活法,而教育路徑很簡單,要麼上高中、考大學,要麼上職高、參加工作。2019年青島普通高中錄取率為64%,這是加上綜合高中的結果,雖較之前有不小的提升,但仍有36%的孩子被甩下人生第一賽道。
等待這部分孩子的是職業高中,不能說職業高中一無是處,但他們的教育和人生選擇總歸少了很多。
而就業形勢的改變,使得高職教育也不再那麼適合。青島是工業製造大城市,過去的青島,各種製造業企業在市區林立,給了高職教育很大的發展空間,三年高職教育的孩子可以就近到製造業企業工作。但是近幾年隨著青島製造業企業向郊區的大力外遷,市內符合高職教育模式下的企業少之又少。三年高職畢業的孩子該何去何從?
當然,青島也在逐步的改變這一現狀,今年九年級考生數量激增,比去年增加12528人。2019年是79632人,2018年69432人,2017年74838人。市內四區九年級人數為19021人,2019年為16750人,增加2271人。不過,考生人數增加,普高優質學位供給也增大了,四區普通高中增加2000個學位。具體到各學校,1中、2中分校、6中、9中、實驗高中、16中、17中、19中、39中、67中、68中均增加了2個班;2中、58中各增加了1個班,新增2中院士港分校4個班。僅這13所高中就增加普高計劃1300人。全市普通高中的錄取率有望從去年的64%提升至68%。
但這樣的做法,依舊是杯水車薪,無法改變青島各區教育資源嚴重不均衡的現狀。
就主要市區而言,青島初中教育區域有著明顯的鄙視鏈: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李滄區>城陽區。
青島好的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市南區,作為青島最好的高中青島二中和青島58中,錄取的絕大多數孩子是來自市南區的學校和部分嶗山及市北區學校。
道理很淺顯了,上一個好的初中才有資格上好的高中,上一個差的初中可能連上普通高中的機會都沒有。
這依舊是為什麼青島主城區的學區房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中考是殘酷的,孩子是賽道上的選手,家長是賽道外的後援,政策是讓比賽趨於公平的裁判。
孩子很辛苦,家長不容易,教育在改革。同為比賽參與者,合力才能讓孩子取得更好的名次,贏得更好的未來。
加油吧,孩子!加油吧,我們這代家長!加油吧,教育制度的改革者!
信息源自公眾號:智業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