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阿里雲發布全新資料庫產品DAS,該平臺由阿里雲及達摩院聯合研發,可提供自感知、自修復、自優化、自安全的全鏈路資料庫管控能力,無需人工幹預,讓企業像體驗「自動駕駛」一樣使用資料庫,資料庫管理成本降低90%。
資料庫上雲已成業界共識。Gartner預測,到2023年,全球3/4的資料庫都會跑在雲上,然而使用傳統方式管理雲資料庫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而且無法實時發現、應對異常,企業迫切需要為雲定製的資料庫管理方式。
相比傳統資料庫管理方式,DAS擁有六大特性
阿里雲DAS基於阿里巴巴資料庫十多年大規模運維經驗,集成了達摩院AI技術,可以讓像「自動駕駛」一樣體驗雲資料庫,例如提供7 x 24小時異常感知、故障原因分析、修復、跟蹤評估等全鏈路能力,保障資料庫持續穩定、高效運行。DAS相關研究成果已連續兩年入選資料庫領域頂會VLDB。
據悉,阿里雲DAS已大規模應用於阿里巴巴內部業務場景,累計優化超4200萬 SQL、回收超4 PB空間,並服務了大量電商、金融、遊戲等領域企業。
以國內領先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為例,其每日業務調用量在千億左右,背後需要數以千計的資料庫集群支撐,傳統資料庫管理的方式無法應對如此大規模的流量挑戰。DAS提供的智能診斷和智能優化服務,有效提升了日常運營及流量洪峰場景的保障能力,並降低資料庫運維門檻及成本。
阿里雲資深技術專家李廣望表示:「DAS將引領資料庫邁入『自動駕駛』時代,讓資料庫變得更智能、更穩定、更安全、更經濟,幫助用戶專注於業務創新,助力企業「駛」入業務增長的快車道。未來3年,雲上80%的資料庫將開啟『自動駕駛』。」
作為全球前三、亞太第一的雲服務商,阿里雲擁有豐富的資料庫產品,目前已有超過40萬個資料庫實例遷移到阿里雲上,包含零售、金融、政務、電信、製造、物流等多個領域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