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一20年磨一劍鑄就美麗 阿魯阿卓完美演繹《傳說》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經過一年多編輯加工和精心籌備,由著名彝族軍旅歌手阿魯阿卓演唱,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創作完成的少數民族題材歌曲作品新專輯《傳說》1月9日由人民音樂電子音像出版社重磅推出。這是作曲家張千一歷經20餘年的積累和沉澱以及六年反覆打磨才「千呼萬喚」鍛造出來的力作,其中收錄了藏、蒙、彝、朝鮮、哈薩克、白、裕固等不同民族風格題材的13首作品,極具唱功和音樂表現力的阿魯阿卓將用她那天籟之音將這13顆珍珠「鐫刻」在這美妙的《傳說》裡。整張專輯恰似是作曲家和歌者用歌聲描繪的少數民族壯美畫卷,異彩紛呈。

創作天團鍛造六年鍛造《傳奇》

「《傳說》這張CD專輯雖然只有十三首歌,卻凝聚了我二十幾年的創作心血。每每聽到這些作品,我總是仿佛感覺在兩個不同世紀的時光隧道裡穿梭,在若干不同民族的文化領域裡思索。」說到這張專輯的始末緣由,作曲家張千一感慨萬千的表示,創作多民族風格題材聲樂作品的「大膽」設想始於上世紀1995年他為李娜錄製《走進西藏》的時候,但直到22年後才終於由阿魯阿卓階段性地呈現。張千一稱這是一張難得的專輯,難得是因為其中收錄的十三首歌曲,是經過他走遍了祖國的千山萬水、歷經20餘年的積累和沉澱才「千呼萬喚」創作出來的。同時,這也是一張值得收藏的精品,除了作曲家張千一的創作之外,整張專輯的編曲、錄音和製作團隊,聚集了張宏光、王備、張小安、萬小元、周曉明等國內頂級專家。整張專輯的後期製作,經過配器和製作團隊歷時六年反覆的打磨,可以說每首作品的整體呈現,都已經達到一個嶄新的藝術高度。當然,這個團隊裡最幸福的要數阿魯阿卓了,她的演唱就是在整個製作團隊的精心呵護下,在反覆的打磨和磨合中得到成長和升華。張千一說:「至今記得與屈塬、宋小明、羽翼、景宜等好友一同走進西藏、走進內蒙、走進新疆、走進雲南、走進貴州的難忘時光。我們用才華、用真情、用歲月把這些藏、蒙、彝、朝鮮、哈薩克、白、裕固等不同民族風格題材的作品通過阿魯阿卓的聲音「鐫刻」在《傳說》裡。」

張千一見證阿卓的成長

對於年輕的軍旅歌手阿魯阿卓來說,她幾乎是在張千一等眾多前輩藝術家的呵護下成長起來的。「阿魯阿卓出現在我的視線裡已有十幾年。」張千一回憶,當年還在上大學的阿魯阿卓由於非常喜歡《青藏高原》《阿拉哩喲》《回頭看我一眼》《家園》等作品,特請自己聽了她的演唱,但並沒有引起自己太大的關注。直到2009—2010年她獲得了音協「金鐘獎」和央視青歌賽流行唱法的雙料冠軍,自己仍然覺得阿魯阿卓只是迎合了比賽而已,並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歌者。「直到2011年秋季的某一天,詞作家屈塬打電話給我,讓我聽聽阿魯阿卓新錄製的《家園》,聽後我大吃一驚!實在沒有料到她的進步竟如此之大,超出想像。」張千一強烈意識到,除了演唱能力的提高外,更為重要的恰是在多年徘徊於「民族」還是「流行」唱法或叫法層面上的他我式認知以及對這種認知十分無奈、膠著甚至痛苦的思辨過程中,阿魯阿卓終於勇敢地找回了真正屬於她的自我,開啟浴火重生之門。不久,張千一主動為阿魯阿卓量身創作了歌曲《格薩爾》,她充滿靈力且端莊大氣地用聲音詮釋了這首具有史詩品格的藏族題材作品,歌聲裡透著自信,顯現出成熟。張千一以為,阿魯阿卓演唱風格的成熟標誌是找到了介於民族和流行唱法之間的另一種「民通」唱法,即流淌在她血液裡的那些充滿少數民族「自由、自在、自然」的獨特基因和具有原始色彩的時尚元素相結合的演唱之法,這是她與生俱來的,也是阿卓經過多年專業學習和實踐感悟後逆向生成的,但這需要更多作品的支撐和印證。於是,從2012年開始,張千一開始著手為阿魯阿卓選曲目,力圖通過一張多民族風格題材的CD專輯來展現阿魯阿卓與眾不同的特點和魅力,並通過新的編曲理念對少數民族「原生態」斑斕的音響色彩進行時尚化塗層,形成原始與現代、民族與世界的兩極合圍,從對極觀念的角度走「世界音樂」之路。於是,就有了這張神奇的《傳說》。

《家園》同樣打動了屈塬

除了張千一,與阿魯阿卓合作比較多的還有另一位前輩,他就是著名詩人、詞作家屈塬,這張專輯中的《雅魯藏布》、《傳說》、《蒙古包》、《花都之戀》、《遙望草原》、《家園》等多首歌曲都出自這位大家手筆。多年來,屈塬也同樣欣喜地看著阿魯阿卓一點一滴的成長。「認識彝族姑娘阿魯阿卓,還是本世紀初年的事情。剛走出烏蒙山不久阿魯阿卓,沒有尋常歌手的那種矯揉,也沒有初到京城的羞怯,本真、樸實,像一顆移栽到了京城的苦蕎,除了麥粒0光芒的健康膚色和一雙忽閃的大眼睛,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屈塬回憶,後來看著阿卓不斷參加各類聲樂賽事,優秀獎、銅獎、銀獎幾乎每逢賽事必有斬獲。直到2009年和2010年,阿卓相繼拿下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兩個重大賽事的流行唱法的金獎。作為女流行歌手,獲得這兩項頂級賽事的雙金獎,阿魯阿卓應該是第一人,也是最後一人(青歌賽已經不辦了)。之後,阿卓的邀約不斷、新歌不斷、亮相不斷。屈塬一直認為,她會沿著許多歌手走過的那條路走下去:混個臉熟,小有名氣,然後銷聲匿跡。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了阿卓演唱的自己和張千一合作的那首《家園》,一種通透、熨帖的感覺油然而生。兩位前輩藝術家一致認為,阿魯阿卓頓悟了、開竅了,經過了十年的修煉,她已判若兩人。原來的她,唱歌用嗓子,現在是用心;原來人追著歌在走,現在歌由人駕馭。這兩年,阿卓演繹過《雅魯藏布》、《傳說》、《花都之戀》、《盟》等很多由他作詞的歌曲,她曾和張千一、屈塬二位老師一同去烏蒙山、大涼山彝族地區採風,探索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和美交融,尋找屬於自己的類型和風格。阿魯阿卓曾說過彝族是一個害羞的民族,心裡話擅長用歌、用詩來表達。

阿魯阿卓:用心演唱每一首歌

阿魯阿卓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文藝部獨唱演員,先後榮獲CCTV青歌賽流行唱法金獎、「金鐘獎」流行唱法金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等多項頂級榮譽。先後推出了五張個人專輯,錄製《雅魯藏布》《美麗中國》《相濡以沫》等原創歌曲100餘首以及《羋月傳、《小姨多鶴》等影視作品20餘首主題歌。阿魯阿卓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為青海玉樹災區捐助救災善款,為家鄉威寧自治縣觀風海鎮中小學生捐助校服和學習、體育用具,先後資助「脆骨症」兒童李江林和畢節燒傷兒童王福星完成手術治療。先後被授予「民族文化傳承大使」、「千名巾幗環境友好使者行動」項目形象大使以及貴州省旅遊文化大使以及貴州省扶貧基金會項目形象大使等稱號。

阿魯阿卓與張千一有著一份不解之緣。「最早知道張老師我還在上中學,他是央視青歌賽的評委。當時我就想,將來自己也能考到北京去學唱歌,當然能夠唱一首張老師為自己寫的歌那該多好。」阿卓說,後來她真的如願以償來到北京上大學,並真的有機會認識了張千一老師。有時候,她會給張千一老師的歌曲唱小樣,這才發現他的歌演唱難度很大,沒有很深的功底根本無法完成。張千一曾經對阿卓說,作為一名少數民族歌手,尤其是當代年輕的少數民族歌手,能夠通過對藝術的感悟和對生活的體驗去詮釋不同少數民族的音樂,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歌唱家和時代的歌者。這些年,阿卓陸續演繹了多首諸如《家園》《風花雪月歌》《格薩爾》等張千一老師創作的極具濃鬱民族風情的作品,漸漸地她發現,自己在演唱這一類歌曲的時候完全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和釋放,既有流行音樂訴說式的質樸的情感表達,也融入了原生態的唱法和少數民族的味道和強調。這位從從貴州大山裡走出來的彝族妹子深知自己在骨子裡流淌的少數民族的血液,那是改變不了的東西。阿魯阿卓非常感謝前輩們多年來對自己無論在藝術和人生各個方面的指導和栽培,特別是這次能演繹這樣一張重量級的專輯,尤其是作為少數民族歌手能夠演繹這麼多少數民族的音樂,她感到很幸運同時異常珍惜前輩們給予的這次機會,所以自己用心的演繹其中的每一首歌。而能夠演繹這樣一張專輯,對歌者的唱功也是一個全面的檢驗。在整個專輯的錄製當中,阿魯阿卓也全身心的融入了自己的熱情和情感,「我是生活在新時代的少數民族歌手,生活很幸福,所以我用心、用歌聲去表達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感激之情。」

《傳說》在力求達到藝術的高度同時也追求流行的廣度

《傳說》既是一張難得的專輯,也是一張值得珍藏的專輯,更是一張彰顯文化自信的專輯,一張將終成傳說的專輯。其中所收錄的十三首歌曲見證了作曲家張千一20餘年對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和風格色彩在聲樂作品創作領域裡的深層思考與苦苦追尋,見證了阿魯阿卓和其製作團隊歷時6年的精雕細磨,這種令人讚嘆的工匠精神和執著的藝術堅守必將是精品藝術創作製作的典範與標尺。其原生性和國際化聲響理念更將助力中國流行音樂走向世界音樂舞臺。藝術品質與商業價值雙重屬性亦使《傳說》專輯具備獨特藝術魅力進而產生廣泛社會影響,專輯文化品格呈高度藝術化,其精美藝術品質或已不能僅用「流行」或「時尚」等詞彙標註,而流行化唯美旋律和音響構成則從另一角度體現了作曲家、歌者與製作團隊對大眾性、人民性的高度關注。在詞曲、編曲、錄音和製作團隊均為國內頂級大咖的精心準備與反覆打磨下,阿魯阿卓時而大氣恢弘、時而細膩柔情,又或狂野奔放、再或輕吟耳語的精湛歌唱能力和音樂天賦得到全面綻放,歌聲蘊育著讓人心悸的美。

相關焦點

  • 張千一花22年時間打磨新專輯《傳說》阿魯阿卓圓夢演繹
    前有配器和製作團隊歷時六年的精細打磨,又經過一年多的編輯加工,昨天,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創作、彝族軍旅歌手阿魯阿卓演唱的少數民族題材歌曲新專輯《傳說》由人民音樂電子音像出版社發行。整張專輯共收錄13首作品,涵蓋了藏、蒙、彝、朝鮮、哈薩克、白、裕固等多個民族的風格。
  • 阿魯阿卓重新演繹張千一經典作品《青藏高原》
    這張專輯收錄了包括《青藏高原》、《雅魯藏布》在內的藏族、蒙古族、彝族、朝鮮族、哈薩克族、白族、裕固族等不同民族風格題材的13首作品,由作曲家張千一、詞作家屈塬等創作者歷經多年創作完成。阿魯阿卓現場演繹新專輯歌曲。
  • 阿魯阿卓演唱海來阿木作品《託夢》,天籟之音透穿心靈
    一首好歌,除了演唱者完美動情的演繹,更少不了詞曲作者創作之初的靈感和感動,細心的歌迷會驚喜的發現,這首歌的詞曲均出自中國內地新銳唱作人海來阿木之手,《託夢》在延續了海來阿木特有的敏銳心思的同時,又加之阿魯阿卓歌唱的天賦悟性
  • 《好兒好女好家園》阿魯阿卓唱出滿滿的幸福感
    作為詞作者,宋小明表示,在進行群眾歌詠的基礎上,希望它的受眾面更加年輕化,而年輕歌唱家阿魯阿卓的演唱則是近乎完美的闡釋了這首歌的風貌和韻味。對於作曲家王黎光來說,單聽這首歌名就讓他動心,「面對新時代,我們寫什麼樣的作品能夠謳歌新時代、謳歌人民群眾、謳歌新時代的中國人民。」
  • 海來阿木阿魯阿卓央視共唱《大道同行》,歌聲恢弘壯闊極富美感
    將一首新歌演唱出自己的風格,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但靈感被激發以後的海來阿木和阿魯阿卓,不斷創新結合,呈現出來的歌曲不只是旋律,更是藝術的再次凝結,在海來阿木和阿魯阿卓的歌中,既兼具有意義的傳統文化,又注重加入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元素,將民族元素與流行音樂結合,演唱難度不是一般歌手能駕馭的了的。
  • 阿魯阿卓助力大涼山孩子編織音樂夢想
    阿魯阿卓的這次愛心捐贈,不僅是為孩子們帶去了包括最新音樂器材的專業音樂教室,更是為熱愛的音樂的孩子們帶去了希望和夢想。毫不誇張地說,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有可能影響和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這也不是阿魯阿卓第一次和大涼山的孩子結緣。
  • 阿魯阿卓&海來阿木強強聯手,《你在的地方 春暖花開》韻味絕了
    也虧得是阿魯阿卓和海來阿木的聯手合作,才唱出了如此動聽的天籟之音。阿魯阿卓和海來阿木的合作,除了有自身的音樂功底以外,還有同為彝族人的默契。沒錯,阿魯阿卓和海來阿木都是來自彝族的音樂藝術家,身上有相同的音樂天賦,合作起來自然是錦上添花。而這首《你在的地方 春暖花開》,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合作——在此之前,海來阿木還曾經給阿魯阿卓的著名歌曲《想起了你》擔任監製。
  • 阿魯阿卓攜手海來阿木出新歌,用歌聲詮釋流行音樂的國際化
    經常看央視晚會的朋友,肯定對阿魯阿卓那悠長婉轉的歌聲很熟悉。作為一名彝族女歌手,她的音樂作品很是多元化,電子、民謠、流行、弦樂,在越來越向國際化靠攏的同時,也擁有直擊人心的力量。這首《你在的地方 春暖花開》更是如此。隨著阿魯阿卓極具辨識度的聲音響起,聽眾們也仿佛走入到一個如詩如畫的新世界。清新悠揚的旋律、富有情感寄託的歌詞,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之感。
  • 金曲女神阿魯阿卓再出新歌,用歌聲傳遞溫情下的春暖花開
    提到阿魯阿卓,總是讓人想起她演唱的那首《映山紅》。阿魯阿卓高亢空靈的清澈嗓音將這首老歌唱得細膩溫婉卻充滿力量,哀而不傷,讓我們感受到的更多是蘊含其中的殷殷期盼之情。不僅是這首《映山紅》,《羋月傳》片尾曲《西風》的如泣如訴,還有改編版《消愁》的大氣宏偉,這些歌曲經過阿魯阿卓的深情演唱,都能讓我們在她空靈的嗓音和歌曲旋律中收穫情感的共振。將音樂視為生命的阿魯阿卓,從未停止過用音樂向大眾傳遞更多情感力量的腳步。這一次在阿魯阿卓的新歌《你在的地方 春暖花開》中,那悠揚的旋律與她靈動的嗓音再次給了聽眾直擊心靈的感動。
  • 十年磨一劍
    廣大知識分子要增強創新意識,把握創新特點,遵循創新規律,既奇思妙想、「無中生有」,又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甘於「十年磨一劍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釋義:「十年磨一劍」大意是:十年辛苦勞作,磨製出一把利劍。古代讀書人往往要經歷多年的寒窗苦讀,通過科舉考試,層層選拔,最終的優異者才能走上出仕的道路,所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便是這種狀況的真實寫照。「十年磨一劍」不僅是時間的耗費,更是心血的付出。
  • 阿魯阿卓演唱片尾曲
    今日,片方搶先曝光了由阿魯阿卓演唱的第二首片尾曲《西風》MV,曲調悲鬱,潸然如訴,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了羋月可歌可嘆的壯闊一生。年度巨製將上演怎樣的史詩風雲,今晚起共同見證!  格局恢弘細節考究 鄭曉龍四年打磨誠意之作  作為2015年最受期待的古裝重磅巨製,《羋月傳》講述了我國史上首位太后——秦宣太后羋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 椰城颳起「海洋風」 把美麗海島寫進歌裡
    歌手阿魯阿卓演唱《三沙謠》 在不久前舉行的作品展演音樂會上,這些充滿了濃鬱海洋風情的歌曲逐一唱響,來自省內外的知名音樂人、歌手等齊聚椰城,用音樂獻禮美麗海島。此外,他們還專門舉辦了研討會,總結創作經驗,圍繞持續創作和打造海洋風主題歌曲作品等議題進行交流研討。
  • 九年磨一劍
    考生進入考場準備進入考場□實習記者 許文軍7月22日,一個特殊的日子,2020年中考第一天上午8時20分,烏蘭浩特一中考點前,工作人員早已「等候多時」,維護著考點周邊秩序。考生們也早早地來到考點門口等待,有的拿著資料複習、有的與同學相互加油鼓勁、有的與老師溝通考試注意事項,他們早已「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奔向「戰場」。
  • 「跟著大咖學寫作」精選申論範文:以匠人精神鑄就經典
    所以,還需以鑄就經典彰顯非凡作品。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鑄就經典。精益求精就是一種創造文化作品時追求完美的態度,是一份不斷打磨的堅持,是一種十年磨一劍的精神。雖然相同題材層出不同,但是創作團隊依然十年磨一劍,人物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每一格場景都在追求極致,幾易手稿打造完美,以高質量作品獲得觀眾青睞,創造國漫史上奇蹟,創下新的裡程碑。經典都是質量上乘、意蘊豐富的精品,一味求快必然無法創造。只有不斷打磨、沉下心來才能滿足觀眾越來越高的審美需求,留下傳世佳作。所以,唯有精益求精,方能鑄就經典。
  • 十年磨一劍,筆尖出鋒芒
    十年磨一劍 實力見今朝這一劍刻上金榜這一劍 終成夢想你的名字那麼好聽一定要出現在錄取通知書上
  • 南苑飯店 七年磨一劍(圖)
    榮獲「國際五星鑽石獎」  2007年4月2日,是浙江飯店業值得記載的日子,更是寧波引為以傲的日子!寧波自2005年被評為年度中國(產業基礎)最佳會展城市以來,已經進入了全國會展城市「第二集團軍」的前列,如何打造更大、更強的會展城市?壯大和培育自有品牌是必由之路。  南苑飯店正是順應這股發展潮流,為寧波成為會展強市不遺餘力。
  • 魏建軍八年磨一劍?長城混動技術趕超豐田
    提起混動汽車的霸主,非日本豐田莫屬,因為它至今已有20多年的混動歷史。但是魏建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帶領長城八年磨一劍,研製成功檸檬混動DHT技術,趕超日系兩田,直接劍指豐田腹地。1、混動汽車的霸主?
  • 什麼淨水器比較好 八年磨一劍TA是最好答案
    方太八年磨一劍,用切身經驗告訴你用什麼淨水器比較好,畢竟今年雙十一淨水器的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4倍,可見大家對健康飲水的重視。什麼淨水器好 方太八年磨一劍用實力交出滿意答卷中國人對一杯好水的需求絕非一朝一夕,淨水器市場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就是最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