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發布首個如地球大的太陽黑子圖像

2020-12-15 量子認知

坐落在夏威夷的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發布了其首個1萬6千裡寬的太陽黑子圖像,這個巨大的太陽黑子可輕鬆容納整個地球。

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的視覺圖像,表面上存在的越多,大質量恆星就越活躍。該圖像突出顯示了從較暗的中心散發出來的冷熱氣體的條紋狀外觀。圖像顯示了黑子的中心,儘管中心溫度比周圍環境較低,但也在華氏7500度的溫度下燃燒。

伊努耶(Inouye)太陽望遠鏡位於夏威夷毛伊島(Maui),專為發現太陽的爆發行為而建造。它目前尚未構建完成,仍具有足夠的功能來捕獲熾熱恆星的近距離圖像。

太陽能天文臺副主任Thomas Rimmele博士說:「太陽黑子圖像的空間解析度比以前提高了約2.5倍,可顯示太陽表面小至20公裡的磁性結構。」

太陽在2019年12月達到了太陽最低點,這是其11年太陽周期中最少的太陽黑子的時間,而所捕捉到的圖像是新太陽周期的第一個太陽黑子之一,該太陽黑子將在2025年達到太陽的最大太陽黑子 。圖為所拍攝的太陽表面圖像。

中間的斑點是強磁場和從下方沸騰的熱氣匯聚而成的結果。在暗區中的磁場集中會抑制太陽中的熱量到達表面。

太陽黑子與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噴射有關,這是天文學家關注的重點,因為據認為太陽黑子會引起影響地球的太空天氣事件。

這些事件影響著我們星球上的技術生命,例如電網、通信、GPS導航、空中旅行、人造衛星、和太空中的人類等。

太陽望遠鏡天文臺計劃主任David Boboltz博士說,由於新冠全球大流行的影響,望遠鏡的啟動工作稍有延遲。「這張圖片代表了該設施將帶給我們對太陽的了解的前所未有初期預覽。」

#太陽#

相關焦點

  • DKIST望遠鏡「驚鴻一瞥」!首張太陽黑子高清圖誕生:宛如綻放湧動的...
    、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首次捕捉到太陽黑子的高解析度圖像
  • 太陽活動將在2025年達到高峰期,全世界的太陽望遠鏡都準備好了
    這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Inouye太陽望遠鏡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第一張太陽黑子圖像,這張照片為我們展示了太陽黑子在太陽表面的結構細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Daniel K.Inouye太陽望遠鏡剛剛發布了第一張太陽黑子圖像,望遠鏡的4米主鏡將在下一個太陽周期內在地球上拍攝太陽的活動,這張照片也從側面體現瞭望遠鏡的先進光學性能。儘管這臺望遠鏡仍處於最後的完工階段,但這張照片說明該太陽望遠鏡可以利用其先進光學系統和4米主鏡為恆星科學家提供新的數據。
  • 史上最近距離、最高清太陽照片公開,太陽黑子真面目令人意想不到
    「太陽黑子」大家聽得多,可能會以為只是太陽上面的一個小黑點,但到底實際是怎樣?近日德國科學家就以歐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拍下號稱史上最高清最近距離的太陽黑子圖像,實在令人大開眼界。太陽黑子是在太陽表面磁場聚集的地方,在中心最深色的部分被稱作「本影」,是磁場最強的區域,也就是在我們看來的小黑點,其實它是不規則且會流動。
  • 太陽圖片顯示巨大的太陽黑子「令人窒息的能量流」
    這些磁場的強度是地球磁場的數千倍,太陽黑子可以在6300華氏度(3480攝氏度)左右燃燒,而太陽表面的溫度為10000華氏度(5537攝氏度)。在這個例子中,位於西班牙馬德裡的歐洲空間天文中心(ESAC)捕捉到太陽上出現的非常明顯的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活動通常與空間天氣事件有關,如太陽耀斑、輻射風暴和日冕物質拋射(CMEs)。
  • 美觀測站發布史上最清晰太陽黑子照片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在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下,人們可以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的細節。在美國夏威夷,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井上建太陽望遠鏡(DKIST)仍在建造中,但它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第一張太陽黑子照片,已經是人們能看到的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像了。
  • 太陽最高清照片流出,黑子湍動清晰可見,遍布金黃色「顆粒物」!
    太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可以說太陽與地球是緊密相連的,因為有太陽的存在,我們才能享受到溫和的陽光,它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地球上的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沒有太陽的地球,就像被折了翅膀的鳥兒,是不可能飛多高的。歸根究底一句話,太陽是地球的核心,它與人類的生活也息息相關。
  • ...新聞網】世界最大真空太陽望遠鏡升級改造 將加裝強力「散熱貼」
    【中國新聞網】世界最大真空太陽望遠鏡升級改造 將加裝強力「散熱貼」 2016-04-27 中國新聞網 朱曉穎 世界最大真空太陽望遠鏡升級改造,將加裝強力「散熱貼」。顧伯忠供圖 攝  剛剛在本月抓拍到太陽「面部」巨大黑子的世界最大真空太陽望遠鏡,迎來升級改造。
  • 科學家發布迄今為止最「高清」太陽照片:像流動的黃金
    原創 文摘菌 大數據文摘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牛婉楊1月29日,世界上最強大的太陽望遠鏡——夏威夷Haleakala山頂上4米高的Daniel K.Inouye太陽望遠鏡(DKIST),拍下了迄今為止太陽表面最高清的圖片,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重要的細節。高清圖像裡,太陽仿佛是流動的黃金,展現出太陽作為等離子體複雜的結構,呈現出細胞狀的結構。DKIST捕捉到的細節精確至30公裡(18英裡)寬,每個「細胞」都相當於德克薩斯州那麼大。為人類認識太陽和預測太陽活動,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素材。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太陽,我們來了!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太陽,是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一顆恆星,也是唯一一顆可以詳細研究的恆星。它為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但同時也會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
  • 「小搗蛋」蓄力爆發——2017年最大太陽黑子正式現身
    大家好,我是太陽活動區,也就是太陽黑子啦,編號12674。據前輩們講,我們是專門給地球製造麻煩的,爆發耀斑『亮瞎』地球自然不在話下,噴發日冕物質拋射轟擊地球也是易如反掌。到9月4日,我已經發展出三個較大的暗核,每個的直徑都超過地球,並且正努力連通彼此。到時候,我們這些黑子群的直徑將超過140000千米,隨時都具有爆發M級耀斑的能力喲。」
  • 太陽是顆什麼樣的恆星?太陽黑子又是什麼?
    太陽是一顆什麼樣的恆星太陽既是顆普通的恆星,同時也是顆不那麼太普通的恆星。太陽所以顯得特別大、特別亮,那是因為它是恆星中離我們最近的一顆。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是1個天文單位,而第二近的恆星離太陽就在26個天文單位以上。
  • 如果太陽沒有了「太陽黑子」,會產生什麼影響?
    太陽黑子「太陽輻射」是太陽向外釋放能量的電磁波,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陽光」,綠色植被通過太陽輻射進行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繁衍的基礎。目前人類使用的大量能源,如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都是來自於太陽輻射能。除了太陽輻射外,太陽還會通過「太陽活動」影響地球,太陽活動主要包括太陽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陽風等類型。太陽黑子就是太陽光球層中上的一些黑點,黑子之所以是黑色的,是因為黑子所在區域比周圍溫度大約低1000至1500℃左右,所以看起來就呈黑色。
  • 太陽是個啥玩意,它到底有多熱?
    太陽到底是什麼東西?火球麼?像地球上的火一樣?不不不不不不!!!這是很多人的誤區!嚴格講,太陽既不是氣體也不是什麼大火球,太陽是一種等離子體狀態(PS:地球上的一般火焰溫度不足以達到等離子體狀態,或者可以說太陽是個更熱的大火球),並且還有極其複雜的磁場。 那麼問題來了,有人肯定會問了,等離子體又是啥?
  • 【備考乾貨】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應用,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所以又可以說黑子就是太陽表面的「風暴」,這「風暴」的範圍有大有小,大的可裝下10多個地球,小的直徑只有2000千米~3000千米。「風暴」的壽命有長有短,長者壽命可達數月,極個別的可超過1年,而短的僅有幾天或幾個小時。黑子極少單個出現,通常是成雙成對,或是一群一群地出現。在1個黑子周期(平均為11年)內大約可以觀察到1500個黑子群。在黑子群中也往往有兩個主要的成對黑子。
  • 太陽黑子活動減弱,地球進入小冰期?它為何與地球關係如此密切?
    太陽黑子又是什麼,它們和地球之間又有什麼關係,人類在這個語言中的處境如何?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何為小冰河期一看小冰河期,我們肯定會想是不是還有大冰河期,那你猜得沒錯。在地球的某些年代,冰川覆蓋了絕大多數的陸地和海洋,那時氣候異常寒冷,到處都是冰塊。
  •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 環球科學要聞
    HL-2M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是我國新一代先進磁約束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其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這相當於太陽芯部溫度(約為1500萬到2000萬攝氏)度的近10倍,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
  • 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 竟然像個爆米花?
    Q:夏威夷丹尼爾 凱 伊農奕(Daniel K Inouye)太陽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它有什麼特點?科學目標是什麼? 汪景琇: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坐落於夏威夷毛伊島東部。丹尼爾 凱 伊農奕太陽望遠鏡口徑4米,由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美國國家太陽天文臺研製和運行,歷經20年、耗資3.44億美金。伊農奕太陽望遠鏡去年12月「開光」,剛剛睜開巨眼的它正以從未有過的精細度觀測太陽。
  • 太陽軌道飛行器首次通過近日點 將近距離捕捉太陽圖像
    在這次成功發射後,探測器目前已經首次接近我們的恆星,任務控制部門準備通過收集太陽及其周圍環境的特寫圖像來測試機載儀器。NASA於2018年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比太陽軌道飛行器更接近太陽,但它的任務目的卻完全不同。它將穿越太陽大氣層,研究高能太陽粒子的起源和太陽風如何加速,而太陽軌道飛行器將通過獲得前所未有的視角來探索我們恆星的奧秘,了解其極地區域。
  • 太陽上也下「傾盆大雨」 與地球成雨過程類似
    太陽上也下「傾盆大雨」 與地球成雨過程類似 2014-06-26 09:53:09「傾盆大雨」    就像在地球上一樣,太陽上也會有周期性的壞天氣——狂「風」大作,暴「雨」傾盆。
  • 磁性的太陽,到底還有多少謎尚未揭曉?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中國便有關於太陽黑子(太陽表面因強磁場而浮現的「黑點」)的目視記錄。1610年前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將其自製的天文望遠鏡指向了天空,並在西方首次觀測到太陽黑子。從17世紀初到20世紀初,人類藉助望遠鏡先後發現了太陽黑子數的11年周期(太陽活動周現象)、黑子在日面上的緯度分布規律(黑子蝴蝶圖)、太陽耀斑爆發(太陽活動現象)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