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師李永樂的這套10冊科學繪本,包羅萬象,囊括了從力學、電磁學、熱學,一直到量子力學的內容,圖文並茂、深入淺出,讓孩子不僅更早一步了解、學習經典物理、還能接觸有趣的前沿物理。跟著金牌教師李永樂學物理,讓孩子在求知敏感期,搭建完整的科學知識體系。
人大附中金牌物理名師李永樂10餘年教學智慧結晶,從策劃、構思到創作三年磨一劍,精心打造10堂科學思維課!
「國際物理奧賽金牌教練」李永樂,十餘年人大附中從教經歷,數百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10餘位學生獲得物理競賽金牌。李老師發揮專業特長,歷時3年,精心策劃、撰寫、設計,為孩子呈現了這部高水準物理啟蒙書。
(1)10大主題層層推進,知識有序銜接。
從實體感知層面的力學、熱學,到抽象感知層面的光學、振動和波,再深入到電磁學、原子原理,以致量子力學,10大物理主題既正向引導、由淺入深,又發散思考、互相關聯。同時,也都是建立在邏輯的框架之下。
(2)在求知敏感期,給孩子講透科學思維。
從幼兒園、幼小銜接到小學,孩子處於理解和探索世界的知識敏感期,李老師系統講解核心物理知識,也穿插數學、化學、科學、技術、工程等多學科知識,給孩子帶來深遠的科學思維啟迪。
(3)創造學習場景,從身邊事物出發,引導孩子好奇心。
用孩子自己的語言和喜歡的動畫,採用擬人化的形象,模仿孩子真實的生活和娛樂場景,解答孩子*常見的「十萬個為什麼」。小分子離得太近會「橫眉冷對」,離得太遠又「朝思暮想」,多麼有生活哲理!
(4)課本上的熟面孔,以一種更友好的方式登場。
李永樂老師將中小學物理教育的一些知識場景,巧妙地融入到有趣好玩的動畫中,不管是小滑塊、小球、小磁針,還是中高考的「常客」牛頓三定律、光電效應、波粒二象性,都是本書中的常見道具和場景。
(5)李老師與小朋友趣味問答互動,活用物理知識。
孩子帶著問題向李老師請教,以互動問答通過互動問答環節,跟著小讀者來信,層層打開孩子思維,實現「創造學習場景—知識邏輯生成—總結提問反思」的最後一步。
《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是「國民老師」、人大附中金牌物理教師李永樂的代表作,融入了作者10餘年教育智慧結晶,是送給3-10歲孩子的10堂科學思維課。
「國際物理奧賽金牌教練」李永樂,10餘年人大附中從教經歷,數百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10餘位學生獲得物理競賽金牌。李老師發揮專業特長,歷時3年,精心策劃、撰寫、設計,聯合優秀插畫師和動畫師,為孩子呈現了這部高水準物理啟蒙書。
本套書全10冊,分別為《力學》《熱學》《光學》《振動和波》《電磁學》《流體力學》《原子結構與原子核》《光學史》《相對論》《量子力學》,用孩子自己的語言、喜歡的漫畫,系統、科學地講述了物理學知識,圖文並茂,廣受小讀者和家長歡迎,也得到了專家和網友的好評。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名譽校長劉彭芝更是評價為「新時代的啟蒙與養正優秀讀物」。
李永樂
人大附中金牌物理教師
北大物理和經濟學雙學士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
十餘年從教經歷,數百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
十餘位學生獲得物理競賽金牌
北京物理學會「國際物理奧賽金牌教練」
北京市教工委《在比較中學習》、北京市教科院《空中課堂》、央視《SK極智少年強》、共青團中央《青春不畢業》、江蘇衛視《從地球出發》、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湖南衛視《叮咚上線!老師好》、哈佛HSYLC峰會、阿里達摩院分享嘉賓
今日頭條、新浪微博明星博主,全網超2000萬粉絲
科普視頻獲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科普中國等點讚
視頻播放量超10億次的「國民老師
10大主題,10分冊。
分別是:
《力學》
《熱學》
《光學》
《振動和波》
《電磁學》
《流體力學》
《原子物理》
《光學史》
《相對論》
《量子力學》
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人文情懷,是現代文明*重要的三項教育。這三項教育,都要從孩子抓起,這樣才能讓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人文情懷成為「第二天性」。
給孩子講物理,讓孩子愛科學,是一種大智慧、大本領、大功德。《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是新時代的「啟蒙」「養正」優秀讀物,孩子們從這套書起步,「時習」「日新」,前途不可限量。——劉彭芝(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會長,人大附中聯合總校名譽校長)
紛繁複雜的世界背後包含著簡單而神奇的物理原理,從傳統的物理理論到現代物理理論,正是它們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這個世界,同時欣賞到自然現象之後的規律美。李永樂老師的這套物理書,以有趣的漫畫,淺顯的語言,闡釋了每個理論中*為核心的物理思想,非常值得一讀。——苟利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恆星級黑洞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中國國家天文》雜誌執行總編)
我想坐上火箭,去塗抹天邊的彩虹;我想鑽進電視,看看動畫小夥伴都藏在哪兒?小朋友們腦子裡總會有許多大問號,這些珍貴的好奇心,就是你們去探索那深奧的物理學的動力。不僅要問,還要發明、創造!
李永樂老師把物理學的基本原理,講得生動又有趣。
一套好書——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啟迪孩子的未來。——鞠萍姐姐(著名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