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圖書館:各界名家揮毫寄語,全民抗疫,共克時艱

2020-12-18 澎湃新聞

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徵集各界名人的手稿,先後入藏巴金、茅盾、夏衍、老舍、冰心等著名文化先賢以及中國文化史上一大批現當代名家名作的手稿,經過上圖幾代館員的不懈努力,忠實履行文獻收集和典藏職責,截止2019年8月,手稿著錄數量已達89527件。

1月中旬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蔓延,強烈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也衝擊了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工作方式.為了避免人群聚集,防治交叉感染,上海圖書館也於1月24日發布了臨時閉館公告。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繼續履行收集文獻、傳播文化、激揚智慧的職能。

就在昨天(2月1日),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邀請了多位滬上和兄弟省市的各界名家書寫寄語,獲得了熱情的響應和支持。

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

抗擊疫情 共克時艱

各界名家寄語徵集

尊敬的手稿捐贈者:

新年好!今年一月以來,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襲擊了各地,在我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已行動起來,正在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為了記錄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我們特開展抗擊疫情、共克時艱,各界名家寄語徵集活動。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場上,我們每個人都有陣地。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鬥。讓我們向工作在不同陣地上的人們致敬。請您手書一段寄語,鼓舞鬥志,共同攜手迎接繁花盛開的春天。

寄語對象:所有在防控阻擊戰中工作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如醫護、科研、交通、公安、商業、環衛、小區居(村)委會、新聞媒體,居民等。

請將寄語寫在A4信紙上,拍照後傳回。手稿請於疫情緩和時寄至上海圖書館,由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收藏並於適當的時候進行展出。寄語可以是隻言片語,亦歡迎詩文創作,文圖結合等形式。寄語作品將於近期在上海圖書館官方網站或公眾號上發布。

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

2020.2.1

在短短的24小時裡,

我們收到了來自各界知名人士的積極響應。

他們的揮毫寄語作品原件將全部由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收藏。

從今天開始,我們陸續將這些充滿著力量的特殊手稿刊登在此。

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傳播,

給在前線與死神賽跑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

給在前線保障城市生活穩定運轉的交通、公安、商業、環衛、小區居(村)委會、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

給那些活躍在後方為前線加油鼓勁、調動物資捐贈賑災的企業家和熱心人士,

給每一個積極踐行政府號召減少外出居家抗疫居民,

在這特殊時期匯聚並記錄各界人士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恢復美好生活。

趙麗宏

詩人、散文家,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

陳子善

上海市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奚美娟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國家一級演員。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團主席。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中國電影家協會顧問。曾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視「飛天獎」。

施琰

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持人、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主持欄目包括: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上海電視臺《新聞坊》、《築家有道》。

桂興華

詩人、國家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中國散文詩研究會副會長。創作有《鄧小平之歌》等13部長詩,多次入選全國重點書籍及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主編《新中國紅色詩歌大典》。

徐龍寶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作品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銀獎和中國魯迅版畫獎,作品曾隨神舟五號遨遊太空。

釋文:

火神威武滅病毒

雷神好漢戰惡魔

——以《山海經》插圖木刻向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和醫護人員致敬

楊雄裡

神經生物學家,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06),"辭海""大辭海"副主編,長期從事視覺神經機制的研究。

楊雄裡院士收到寄語徵集邀請時正身在美國,立即給予了熱情響應和支持,很快發來了手書寄語。

文字內容:

今年的春節不尋常。病毒肆虐,形格勢禁,全民眾志成城,從容應對,共克時艱,相信明日的天空將更加清朗。痛定思痛,我們也必須舉一反三,深刻反省。小時候,每當犯錯,父母常敲打我們的腦袋,雖不舒服,但是長記性。不長記性,現實就會不斷地敲打我們,直至就範。恩格斯說:藐視辯證法是不能不受到懲罰的。言之信然。

任溶溶

1923年生於上海。曾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工作之餘,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和翻譯。曾獲國內外重要兒童文學創作和翻譯獎項。

九十八歲高齡的任溶溶老師親自書寫的寄語。

各界的寄語稿件還在源源不斷地送來,我們將逐步整理編輯,積累發布。

我們真心祝願真情表達能給前線和每一個公民帶來信心,

面對疫情,勝利將屬於我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尚長榮揮毫潑墨,關棟天回憶故鄉……明早9時看戲曲名家秀絕活
    尚長榮、蔡正仁、陳少雲、谷好好、茅善玉、史依弘等上海戲曲界名家名角將走進全媒體直播室。同時,馬金鳳、朱世慧、小香玉等全國各地戲曲名家、「白玉蘭獎」得主也將參與其中。除了聽到名家唱名段之外,戲迷還能看到尚長榮現場揮毫潑墨,關棟天回憶故鄉武漢,還有王佩瑜、張軍這些舞臺上的「跨界大咖」帶著年輕觀眾走近戲曲。
  • 風雨同舟,共克時艱
    疫情之下,「同心協力,勇擔責任,共克時艱」成為時代強音。領導幹部,身先士卒,火線指揮;白衣戰士,頑強拼搏、艱辛鏖戰;企業員工,夜以繼日,保障供應;愛心人士,慷慨捐助,源源不絕……這是責任擔當、家國情懷生動體現。以「武漢抗疫戰鬥」為內容範圍的作文,符合「立德樹人」的要求,又具有較強的時代感。
  • 有聲│上海朗誦名家抗疫詩歌朗誦會《致敬春天》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2020年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各地醫療隊馳援武漢,各種防護物資支援武漢,上海的詩人們紛紛拿起筆,為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建設者加油,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 楓林「兩新」黨組織主動履責,共克時艱!
    ▲入黨積極分子劉欣嶸:能參與抗疫志願服務,我感到很榮幸,雖然累、冷,卻不覺得辛苦! 許多「兩新」組織黨員也奮戰在樓宇(園區)防疫一線。徐匯苑大廈▲上海新房地產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王勇慧: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 貝寧華僑華人會與當地僑胞共克時艱 齊心抗疫
    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中國駐貝寧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日,貝寧華僑華人會在會館舉行抗疫物資接收儀式,將1500盒雙抗體檢測試劑,2690盒連花清瘟膠囊,2萬多隻口罩和其它抗疫藥品分發給在貝寧的近百家華商單位及個人,使眾多僑胞及時得到物資補給。
  • 共克時艱——西泠陳浩的抗疫詩書畫印
    倡議發出之後,廣大藝術家積極響應,用藝術作品表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疫區人民和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共抗疫情、戰勝疫情的決心。【藝術簡歷】陳浩,1955年7月生,字泊舟、號微齋、別署澄懷居主人、千石萬卷樓主、見山居等。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廣東省書協理事、現居深圳。
  • 上海圖書館優質資源送進武漢方艙醫院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全民阻擊戰中,閱讀是重要的精神食糧。昨天,上海圖書館聯手湖北省圖書館向湖北武漢方艙醫院的患者和醫護人員開通「上圖方艙數字圖書館」,通過湖北省圖書館方艙數字文化之窗的「浦江伴讀」頻道,把「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特別網聚活動和上海圖書館優質資源送進武漢方艙醫院。據介紹,此次開通的「上圖方艙數字圖書館」由上海圖書館在海量的數字資源中精心遴選資源包,借鑑方艙醫院的快速組裝方式組織而成。
  • 【同心抗「疫」】共克時艱,國中在行動!
    面對突發的疫情,師生正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訴說著他們「抗疫」的信心與力量。還記得第一次召集教師志願者,那一句「心底坦蕩、無愧於心」真的每每看到,都叫人熱淚盈眶。這些天,國際中學的教師志願者們被編進幾個社區,分為幾個梯隊,清晨至深夜,冷風中的他們盡己所能拉好社區「戰疫」防線,為防控疫情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抗疫」的關鍵在於科學的了解與積極的防護。
  • 疫情之下,芙蓉樹下與全球合作夥伴共克時艱
    困難之下,共克時艱事件發生後,芙蓉樹下·冒菜快餐全球連鎖總部第一時間對洛杉磯店進行了慰問,了解事情經過,叮囑海外門店安全第一。目前,國內疫情日趨穩定,國外進入爆發期。此次抗疫之戰,也不例外。在董事長賈國金指導下,除對疫情較為嚴重地區提供政策扶持外,持續關注疫情信息、物流動態及全球連鎖門店經營狀況,集結國內外芙蓉樹下人力量,共克時艱。
  • 醫護者的抗疫實物入藏上圖,包括日記、食譜、隊旗、指示牌等
    上海圖書館向多家單位、集體和個人徵集抗疫實物,力爭留下特殊時期具有歷史文獻價值的實物文獻,拉近公眾與各崗位上為抗疫工作付出心血的工作者們的距離,向社會傳播更多更好的能量。近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抗疫文獻及實物捐贈儀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抗疫文獻捐贈儀式陸續在上海圖書館舉行。
  • 湖北省政協港澳委員:同心戰「疫」共克時艱
    武漢亞心總醫院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湖北省政協港澳委員:同心戰「疫」共克時艱中新網武漢4月7日電題:湖北省政協港澳委員:同心戰「疫」共克時艱作者 馬芙蓉高素菊7日,在武漢亞心總醫院,患者接受體溫檢測、消毒後有序進入門診大廳就診
  • 記江蘇「僑愛援助行動」:心心相連共克時艱
    心心相連共克時艱—記江蘇「僑愛援助行動」新江蘇·中國江蘇網7月15日訊 3月底,根據海外疫情發展情況,(江蘇)省委統戰部部務會研究決定開展江蘇「僑愛援助行動」,無償援助那些需要幫助的海外「江蘇人」,活動開展100天,
  • 宋心仿蜂業發展基金會……食力戰疫 愛心企業匯聚力量共克時艱
    安康市中心醫院第三醫院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自疫情發生以來,在醫用及生活物資稀缺的情況下,值守盡責,得到社會各界的捐助和支持。安康市中心醫院第三醫院院長江自成表示,將把社會各界的捐贈轉化為工作動力,以飽滿工作熱情回饋社會。
  • 共克時艱 | 北大博雅講壇100+知名教授講座視頻免費看!
    共克時艱 | 北大博雅講壇100+知名教授講座視頻免費看!「北大博雅講壇」系北京大學出版社積極響應國家「書香社會、全民閱讀」的號召,依託北京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和北京大學出版社深厚的作者、圖書資源傾力打造的,以「閱讀中國 悅讀經典」為宗旨,結合網際網路強國戰略及網際網路新媒體傳播的特性建立的品牌化、系列化名家講座活動平臺。
  • 涓流共匯 綿力齊聚!雄安新區各界齊心協力共抗疫情
    6月初,受北京新發地疫情關聯影響,雄安新區安新縣出現確診病例,為有效防止疫情擴散,雄安新區醫護人員、公安交警、志願者們頑強拼搏、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政府部門、愛心企業、社會各界人士等伸出援助之手,為抗疫一線的人員及三縣群眾送去溫暖、獻上愛心,大家齊心協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1948年,共克時艱後,還要考慮如何脫身?
    蔣經國一個個地召見上海的大資本家,脅迫其申報登記資產,交出金銀外匯。煤炭大王、火柴大王劉鴻生對手下說:「蔣太子滿臉殺氣,向工商界人物大發雷霆。他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不敷衍不行啊,要防他下毒手!」劉氏企業被迫忍痛交出黃金800條(每條10兩)、美鈔230萬元、銀元數千枚。
  • 《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圖片展在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舉行
    中國日報網9月15日電(記者陸中秋)9月15日上午,由中國日報社、中國畫報出版社、中國圖書館學會、首都圖書館主辦,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承辦的「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圖片展」在南京郵電大學仙林校區圖書館開展。
  • 【上觀新聞】「上圖方艙數字圖書館」開通!「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資深編輯許蕾在塔子湖方艙一位病患的記述中,看到了自己編輯的《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讀本》。配文寫道:「大讚!」讀本由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牽頭編寫,隨著東方醫院組建的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馳援武漢、進駐方艙醫院後開展免費贈閱,受到各地醫護人員和方艙裡病患的歡迎。
  • 《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圖片展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圖書館...
    中國日報網9月28日電(記者陸中秋)9月28日上午,由中國日報社、中國畫報出版社、中國圖書館學會、首都圖書館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圖書館承辦的「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圖片展」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圖書館2層展廳區開展。
  • 社會各界獻愛心 及時馳援助抗疫
    連日來,眾多愛心企業、單位及個人紛紛為北石槽鎮捐贈防疫物資,表達對抗疫工作的支持,傳遞對一線抗疫人員的關心關愛之情,共同築起抗擊疫情的堅強防線。北京順義綠色生態產業功能區管理委員會工委委員、副主任穆國清帶隊到北石槽鎮南石槽村捐贈6箱醫用口罩。穆國清同志表示,卡口防控人員衝在基層抗疫一線堅守陣地,承擔了較大的風險,希望這批口罩能為他們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