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就是課堂|南大學生防疫觀察全紀錄

2020-12-27 南京大學

2003年,席捲全國的「非典」是全國人民記憶中的一段「慘痛」的經歷。

而如今,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又將人們拉入了17年前的那段恐懼繁榮「深淵」,疫情的變化也一次又一次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弦。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南大師生也積極行動著,時刻明確並履行作為當代老師與學生的職責與義務。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鄭佳雯老師、周海燕老師等未來編輯部全體指導老師領導並開展了「防疫紀實」的實踐項目,成立了「南大防疫觀察小分隊」。在老師的專業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記錄下,完成了一篇又一篇質量上乘的稿件,從對起初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地區的記錄到現在面向全國的防疫紀實。這不僅是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實戰訓練,同時也讓新聞報導成為了這個時代最忠誠的見證者。

(老師在微信群中的號召)

「2020的春節將註定是一個讓人無法忘記的春節。一個多月前開始在武漢悄悄流散的新型冠狀病毒,在輕慢和顢頇的應對中終於釀成了蔓延全國的災難。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年關將至時打響,醫護人員日以繼夜奮戰一線,湖北全境除神農架外全數封鎖,斷絕對外交通,與病毒決戰。

身處病毒侵襲陰影下的人們此刻如何生活,又有著什麼樣的經歷和感受?南大湖北籍的學子們,從今天起進行連續報導,記錄自己的親身經歷,見證這段正在發生的歷史」。

從《封村、封路 | 來自荊門京山的防疫觀察》《這裡的防疫戰剛剛開始 | 來自襄陽穀城的防疫觀察》《鼠年「春劫」 | 來自湖北陽新的防疫觀察》到《帶著韓國買的口罩回家》《小區出口24小時值守 | 南京蛇盤社區防疫觀察》......南大學子家鄉防疫紀實系列已經進行到第21篇,從湖北,至其周邊省市,再至全國。

(six tone 對此的報導)

2月4號,立春。

黃石城區藥店開始限購口罩,每人只能買5個。市區有幾家超市出現營業員感染,暫停了營業。人們能買東西的超市不多了。

一些老年人開始坐不住了,看著窗外陽光正好,就想出去遛彎——奶奶就是其中之一。堂姐笑說:「我要舉報奶奶,天天就想著出去。」表哥沒有忘了自己的工作,在電腦上開始給學生上網課。

小美已經開始準備按照學校的安排預習網課,她說,終於明白了狗想被遛的心情。

她看到武漢大學的官微每天都發「我等櫻花也等你」。

她最大的願望是能回武大看一場櫻花雨。

---《黃石封城前後 | 來自湖北黃石的防疫觀察》

從疫情爆發開始,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附近村子或是居民小區出現確診病人的消息。2月3日,我所在小區也出現一例,病人家離我的位置不超過50米。隨之而來的,是孝昌縣5號令。自2月3號起,縣鄉居民受到了嚴格管控,每戶家庭每三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員到指定購物點上街採購生活物資,其他人員除特殊情況不得外出。居委會開始組織集中採購、分發生活物資,各家都搶著給物業經理髮消息。鑼聲又開始響起,小區內也出現了整日值守的人。父母關上了向南的窗戶,朝我說著:「你可不能再出門了。」

2019年我有八個月沒有回過家。回到家看到疫情信息後,我就開始監督家人做好防護措施。封閉在家,有時候會感覺煩悶無聊,但換一個角度,不出門可以陪伴家人,也是一種休息。

我甚至感恩這種狀態。在重疫區,平常人的休息是很多一線工作者的不休息換來的。在孝感安陸,水寨村黃漢明書記自1月23號起堅持每天走村串戶,宣傳疫情防疫工作,2月1日因過度疲勞引發慢阻肺犧牲。在孝感孝南區,曾在孝感市疾控中心任職的劉凱主動請纓,除夕夜孤身從北京回到孝感,加入疫情防控組,連續工作38小時。在孝感應城,116名退休醫生放棄假期,回歸疫情防控一線。還有不知名與不知數的醫護人員、民警、基層幹部、環衛工人……他們是這場疫戰中最美的逆行者。

---《82萬武漢人進入孝感 | 來自孝感孝昌的防疫觀察》

如果有幸活到五、六十年後,再回想起2019年12月13日,我險些去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大概會慶幸那天真的命大。

那天我臨時從南京回武漢有事。本與男友約好去離漢口火車站一公裡之外的華南海鮮市場看看,不想他臨時有事,只好取消計劃。而在之後的一個半月裡,我在南京、武漢和家鄉洪湖三地輾轉。有親友留守武漢,有親友在洪湖衝在一線,這兩座城市展開了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鬥爭的戰役。

我仿佛身處一場戰爭,耳邊擦過炮火,躲進小樓,背後硝煙不斷。

---《過載的新聞和不安的情緒 | 來自湖北洪湖的防疫觀察》

(NJU核真錄公眾號截圖)

「誠樸雄偉,勵學敦行」這八個字,不僅是南大的校訓,更是南大全體師生的風貌與姿態。

加油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

部分圖文來源 | NJU核真錄

文編、美編 | 朱虹穎

相關焦點

  • 南大推第二課堂成績單 時間軸記錄學生課外成長
    平臺分為所獲榮譽、任職經歷、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學術科創、校園文化等多個模塊,全方位整合學生除課堂成績外的校園經歷,記錄學生成長足跡。 據了解,第二課堂成績單平臺對全校所有師生開放。登錄平臺,學生可以依據自身情況填寫相關經歷並上傳證書圖片、活動照片等證明資料,經院系輔導員和學校管理員審核後計入第二課堂成績單。
  • 南大學子防疫觀察項目是如何開展的?
    文:浙大傳媒星空 x Remix教育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的出發點是,過去的幾個月裡面,我們南大新聞傳播學院的「未來編輯部」所做的一個新聞實踐項目——疫情期間的南大學子防疫觀察。對於學生媒體來講,在寒假期間,這個項目的發稿的體量還是相當大的。其實一開始我們想的很簡單,就是要找武漢當地的人,或者至少是湖北的,所以我們一開始找到了20多位家鄉在湖北的同學。這個項目一開始的時候叫的是「南大學子家鄉防疫紀實」,請湖北的同學來看他們當地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很快,隨著疫情的進展,我們覺得觀察的點不能僅僅局限在武漢或者湖北了。
  • 優秀學生風採|王也:在南大,你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王也,畢業於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預備黨員,南京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16級本科生,獲國家獎學金、鄭鋼獎學金、江蘇省三好學生、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江蘇省魅力團支書、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南京大學社會實踐十佳個人等校級以上榮譽20餘項,現任南京大學學生會副主席
  • 南大推出本科生「定製」選課 學生備課教授提問
    本科生DIY研讀課是南京大學教務處推出的創舉,南大的本科生,只需要到教務處網站按照選課流程,填寫一份「定製訂單」,通過遴選後,便可私人「定製」老師及授課內容。     【不一樣的課堂】 學生備課和講課,教授提問和點評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挺緊張的」,來自歷史學院14級的朱同學說,這學期她選修了文學院徐興無教授的《左傳》研讀課。
  • 南大附中國際高中2020屆學生畢業...
    在日常的課堂上,在藝術節的舞臺上,在運動會的賽場上,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你們青春、奮進的身影,定格在南大附中校園的畫面裡。」畢業典禮上,南大附中校長李海燕對2020屆畢業生表示祝賀,「一個個成功的教育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每一個孩子都是寶藏之地!教育要學會等待,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 南大慕課|在家聽聽南大的「生物課」
    課程從植物與人類的異同點出發,講授植物產生、演化、適應及功能發揮的特殊機理,植物的社會屬性及生存戰略,人類依存於植物的基本道理;評述人類利用和改造植物的歷史、技術手段和未來發展。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們能夠從整體上認識和理解植物的奧秘和不可或缺的科學道理,為今後更好地利用、保護和改造植物,提供更多更好的知識儲備。
  • 南大附中國際高中2020屆學生畢業,100%錄入世界名校
    今天下午,學校為2020屆學生舉行了畢業典禮。禮堂裡瀰漫著滿滿的溫情,每一位學生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熱情的笑容,用實際行動訴說對母校的感恩。在日常的課堂上,在藝術節的舞臺上,在運動會的賽場上,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你們青春、奮進的身影,定格在南大附中校園的畫面裡。」畢業典禮上,南大附中校長李海燕對2020屆畢業生表示祝賀,「一個個成功的教育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每一個孩子都是寶藏之地!教育要學會等待,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NDFZ,南大附中新解
    學校提出「高質量發展,高品質追求,建設適合學生成長的優質高中」。南大附中人始終牢記自己的教育初心,以教育情懷同心追夢。 2020年6月5日,南京市中考招生政策出臺,南京大學附屬中學經四星辦學評估,納入第一批次招生!南京大學附屬中學高考連續幾年的神奇推進,密碼就在「NDFZ」。校長寄語 :在南大附中,成就最閃亮的自己,實現最美好的夢想,一起見證教育的力量。
  • 2020學校防疫工作指南,負離子防疫帶你走進安全課堂
    作者: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研究員周彤關鍵詞:校園防疫摘要:面對秋季學生返校,學校該如何做好校園消殺工作?負離子消殺或將成為校園防疫最理想的方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學校是人口集中度較高的場所,疫情防控又要求減少和避免聚集,如何在確保學生、教職工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好教育教學工作,是對課堂組織者、學校管理者的嚴峻考驗。那麼,面對學校防疫這道嚴峻&34;,該如何解答?紮實做好開學前防疫準備工作一、基礎設施準備。
  • 【吾愛吾師】李垠:從南大到南審
    李垠:從南大到南審和大多數山東人一樣,李垠老師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坦誠、直率,所以這次的採訪進行得尤為順利。
  • 南大宿舍,她給我們的比想像中更多
    出入七舍的學生都知道,它出自一位文學院師姐之手。如今南大每棟宿舍樓前都懸掛著一副由學生所寫的對聯,彰顯了南大深厚的文化傳統。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直以來,南大秉持著『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著力打造『全人教育』。」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說,南大以宿舍文明建設為抓手,讓「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三位一體,使學子在生活中養成沉靜儒雅、勵學敦行的君子之風。
  • 他們守護平安南大
    此外,針對學生返校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學校已制定各項應急預案,將聯合交警部門疏導交通,還將按照防疫要求,設置體溫異常複測點和轉運區等設施。   高校防疫,不能留下一個死角。  南京大學副校長鄒亞軍表示,對於重點疫區來的學生,學校有一套特殊的迎接方案,會加強信息的收集,並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其他地區的學生,將按照統一部署,分期分批返回校園。
  • 黨史紀錄電影《重生》走進北大本科生思政課堂
    ,近200名師生聚精會神,認真觀看黨史紀錄電影《重生》。這是國內首部全面講述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新中國成立28年光輝歷程的紀錄電影。思政課堂北京大學是中國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發源地,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
  • 南大明星課程|這門「魔鬼」課程,學生們搶著上
    在南大有這樣一門體育課,修這門課的學生需要在一個學期之內跑80公裡;在學期中的某一次課上還要跑10公裡;同時還有課上各種高虐的動作幫助你燃燒脂肪。很多學生表示上過課之後連走路都是飄,但還是忍不住地喜歡這門課!
  • 在南大讀日語,收穫廣闊天地!
    尤其是在語言的直接表達方面,相比在國內單純用課堂學習日語的同學,有了很大提升。交換期結束後,陳傲的日語水平進步很大,這也為她選擇參加日語保送考試增加了信心。陳傲與竹內亮導演的合影三、南大大舞臺上的陳傲進入南大的陳傲並沒有將自己的生活局限在舒適圈中,她利用身邊豐富多彩的學生工作和校園活動充實校園生活,用各種各樣的比賽、實習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 南大被曝學生宿舍短缺嚴重,背後原因是連年擴招!
    今年6月初,南大發布2019年暑期學生宿舍安排及調整通知:一是要求延期畢業超過一年的博士,從博士生的兩人間宿舍搬往本科生四人間宿舍,而本、碩階段的延期畢業生,則不再提供宿舍;二是本校的本升碩、碩升博學生的宿舍全部情況,學校僅提供行李存放;三是部分學生需要從仙林校區搬遷到鼓樓校區,仙林校區部分女生宿舍將進行調整。
  • 南大附中,辦有品質有溫度的教育!
    這裡的老師,把每位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這裡的課堂,總是充滿生命的靈動;這裡的教育,永遠不會著眼於眼前的成績……在教育現代化及日新月異的今天,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永遠不變的是用心。這個用心,體現在陪伴教育學生成長的點滴,踐行在有品質有溫度的每個教育細節。
  • 「愛上南大·教授開講」系列公開課全網爆...
    宅在家裡也能「上南大」,和嚮往已久的南大教授「零距離」溝通!從2月25日開始,揚子晚報招考部落聯合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推出了「愛上南大·教授開講」系列公開課直播,目前已成功上線三期,知名專家學者接地氣地講解和互動,收穫如潮好評,直播課視頻還得到了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騰訊新聞等多個平臺的轉發,全媒體傳播總量超過一千萬。
  • 南大在全國首試研究生「雙軌制」
    分類培養,讓學生能靈活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形式,是在兩年學制下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雙軌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自由選擇的空間,」即將成為南開大學金融系碩士生的張之說,「第一年碩士課程的學習讓我們能夠對自己有一個客觀評價,當我們確定了發展方向後,有兩條專為我們設定的培養道路可供選擇,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
  • 上海創新「三圈三全」育人大格局,從思政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
    百年老校沈巷小學是青浦區研學實踐首批試點學校,今年防疫背景下,學校創新學生自主進行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相結合的「雲研學」,立足課程、文化、活動、實踐等育人途徑,在校園泖峰文化的開放課堂中,培養泖峰好少年上善、自強、勤勉、奉獻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