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出現「時空膠囊」,未來已提前到來,科學家稱這並不是好事

2020-12-20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近日,有兩名衝浪運動員在愛爾蘭的多尼戈爾郡海灘上,發現了一個時空膠囊,這個時空膠囊是在2018年被一些俄羅斯遊客埋在北極的,不過,科學家們在得知這件事後,卻表示這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同來看看。

提前30-50年到來的「未來」

什麼是時間膠囊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裝入擁有紀念意義物品的容器,只不過這個容器並不是留給現在的,而是留給未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一些關係非常好的年輕人,在彼此要分開的時候,會一同將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或者是對於未來的一些寄語,一起放在一個容器裡,然後將這個容器埋葬在某個地方,同時約定未來的某個時間,一起來將它挖掘出來。

甚至一些時間膠囊在埋葬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後才被未來人發現,相應的,這些時間膠囊也更具有歷史價值。

這次兩名衝浪運動員發現的時空膠囊就是類似的東西。根據介紹,當時這兩名衝浪運動員正在海灘上散步,突然發現前方出現了一個金屬圓柱體,在太陽的照射下閃耀著光芒。一開始,他們嚇了一跳,還以為是炸彈,但是後來壯著膽子靠近後,卻發現是一個時間膠囊。

在這個時間膠囊裡,他們發現了一些詩歌、旅行照片、信件、地圖等物品,同時,也有著一張便籤,上面寫著:這個時間膠囊是在2018年被埋在北極冰下的,如果有人發現了它,意味著這個時候的北極,已經沒有冰了。

同時,留下時間膠囊的人也表示,他們預計「時間膠囊」現身的時間,大約在30-50年之後,卻沒想到,事實上只隔了2年的時間,就被發現了,這意味著,未來不僅提前了,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再次為人類敲響了「警鐘」。

「未來」提前意味著什麼?

研究者表示,時間膠囊的提前現身,意味著北極的冰融化速度,已經遠遠超過預期,地球已經進入到了嚴重的「氣候危機」。

說起來,在去年的時候,就有NASA的科學家表示,北極已經進入到融冰不可控的階段,最晚2030年,北極就將沒有冰了。

其實不僅僅是北極,地球高緯度的冰川地區,都面臨著同樣的境地,可能一些朋友會說,南北極距離我們的生活實在是太遙遠了,而且本身那裡就沒有什麼居民,即使全部融化了,又會怎麼樣呢呢?

事實上,地球是一個整體,人類作為地球上的一員,地球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人類都無法全身而退,「未來」提前,意味著留給人類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冰川在地球上的作用有哪些?最簡單的作用,就是冰川是地球上的「溫度調節器」,冰川不僅可以反射多餘的太陽熱能,同時,也可以給地球降溫,維持地球氣候環境的穩定。

如果有一天,冰川全部融化,地球上再也沒有冰,地球的氣溫也將大幅度升高,拿現在來說,如今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已經讓人類覺得很可怕了,但是如果冰川全部融化,後果則是人類根本無法想像的。

首先,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升高,陸地大量被淹沒,至少上億人將無家可歸,而這,僅僅是災難的開始。

伴隨著溫度的升高,海水膨脹導致海水缺氧,海洋生物大量死掉,海洋生態鏈崩潰,相應的,地球生態鏈也將瓦解,最終,人類作為生態鏈中的關鍵一環,也將面臨著滅絕的風險。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冰川中還冰封著大量遠古病菌,這些病菌伴隨著融冰,會重新進入現代生態鏈之中,古老的病菌人類並不知道它們,所以,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病菌危機,而在實驗室環境中,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一些冰封上萬年之久的病菌,一旦解凍,很快就會甦醒開始新一輪的繁衍。

簡單來說,地球冰川融化,會導致地球氣候模式徹底失衡,意味著未來地球上的自然災害也將更頻繁,比方說近年來,洪澇災害、蝗災蝗災、極端天氣等發生的頻率,就已經遠超人類預期了。

所以,這次時間膠囊的現身,才讓科學家們更加擔憂。大家覺得,人類未來會重塑地球生態環境,長遠發展下去嗎?

相關焦點

  • 愛爾蘭發現「時光膠囊」,它來自2018年的北極,它本不該出現?
    一些電視劇或者電影當中,如果兩位主人公一旦分開的時候,他們會將兩個帶有意義的紀念品分別送給兩位,在愛爾蘭發現的實況膠囊,是在2018年一名旅客留在北極,在北極的膠囊為何會出現在愛爾蘭呢?這又是什麼情況?
  • 北極出現「黑色的雪」,疑似神秘生物入侵,未來會越來越多!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在2020年初,北極出現了一則爆炸性新聞,本應該是一片白雪的北極地區,竟然出現了不同顏色的雪,有紅的有綠的,這片荒無人煙的地區,終於有了充滿生機的樣子,但是科學家卻發出警告,這種現象對於北極的環境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 科學家發現北極大量甲烷氣體在釋放,這預示著什麼?
    近些年來,由於人類工業活動,向大氣層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溫室效應加劇,全球溫度正在升高,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也已顯現,這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北極是地球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地域遼闊,冰雪冰川覆蓋,那裡代表著地表最寒冷的地方,人類曾在北極記錄到零下70攝氏度的最低溫度,如果在那裡人沒有特殊防護的話,一刻也不能在那裡待。
  • 穿越時空遇見你,大阪城的時空膠囊裡到底藏了什麼
    原來著個金屬傢伙是個現實版的「時空膠囊」!1970年世博會在日本召開,人們在這裡埋下了一個被混凝土嚴密包裹的不鏽鋼容器,總重達60噸,即「時間艙1號」。8天後,在同樣的地方,另一個一摸一樣的「時間倉2號」也被埋了下去。這兩個「時間艙」採用了極其堅固的不鏽鋼材料,由日本每日新聞社和松下電器公司共同製作。
  • 為什麼美國冬天不斷出現極寒天氣?科學家:北極變暖惹禍
    極端天氣地球環境是全球性的,在北極發生的事情不會只留在北極。美國近年來的冬天頻繁出現極端惡劣的天氣,比如今年到處肆虐的「炸彈氣旋」。本周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各地的極端冬季天氣與北極地區異常暖和的天氣有關。這種情況在人口密集的美國東部地區尤其如此。該研究稱,北極地區的氣候異常溫暖,那麼,冬季極端天氣的可能性則會提高兩到四倍。
  • 「時光膠囊」裡藏了什麼
    超越以光年計的距離,主動用「技術化石」呈現這個時代的文明和文化,意味著人類對自己的當下發展更有信心  據《自然》雜誌報導,不久前,科研人員把一根不鏽鋼管埋在了北極地區的一座島上。這根藏於地下5米、長60釐米的不鏽鋼管可以在地下保存逾50萬年。
  • 「世界末日」要到來?科學家推測,這 3件事情或影響人類生存!
    科學家表示,或將由這3點事情決定!2020年是一個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各種自然災害不斷出現,讓很多人開始擔憂。自從2019年底澳大利亞的山火持續燒了半年左右,讓很多人對南半球的環境開始擔憂,各種生物都在這場大火中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家園,一些生物正在面臨著滅絕,今年也共同經歷了疫情等等,讓很多人不禁思考,2020年到底是怎麼了?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報導稱,北極已不是幾十年前的那個北極,再過幾十年,它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北極了。
  • 北極經歷了什麼?從零下68℃飆升到38℃,惡性循環愈演愈烈
    上文中提到的38攝氏度的高溫,是來自於位於北極圈的小鎮Verkhoyansk,據報導,在6月20日的時候,當地出現了史上最熱的天氣。當地很多居民對於這「八萬年一遇」的高溫天氣,都非常的開心,伴隨著今年入夏以來北極地區氣溫的升高,北極圈的居民,也體驗了一把低緯度地區人們過夏天的快樂。
  • 時空膠囊公園 蘆竹:觀光地標
    蘆竹鄉坑口、海湖地區的土地,是「時空膠囊」計劃的首選用地。海巡署的靶場遷移問題(小圖),導致「時空膠囊」計劃用地可能生變。記者蔡明樺/攝影     電影《末日預言》翻版的桃園縣「時空膠囊」公園計劃因土地取得問題延宕,蘆竹鄉長褚春來表示,若「行政院」確定時空膠囊計劃落腳桃園,不僅是觀光地標,且每天至少可帶進3萬名遊客。
  • 網易考拉時空膠囊 帶你「零距離+零時差」購母嬰新品
    當一款期待已久的新品在大洋彼岸上線,你是不是忍不住第一時間入手?當下,具有新配方、新科技的全球進口新品已成為中國新中產的剛性消費需求。為了幫助消費者鎖定高端品質好物,網易考拉正式推出「考拉時空膠囊」全球新品首發計劃。
  • 科學家在北極發現巨大暗河,或與瑪雅文明有關,兩者有何關係?
    在這幾年的時間內,南北兩極成為了地球人關注的焦點,這兩個地方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尤其是南極地區,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長期無人居住的大陸,每年進入這裡的都是一些探險家或者是科學家,從來沒有人長期的在這裡居住,然而在近幾年的時間內,南北兩極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比北極冷!青島人凍哭,北極也在哭泣……
    這兩天北方不少地方的冷,不能說跟北極類似,體驗上簡直是一模一樣,畢竟原本在北極上空盤旋的極地渦旋真的「出圈」,影響到我們了。小編查看了一下北極的氣溫,發現還真沒青島冷!如上圖所示,近日,北極洲最低溫在-13℃左右,一定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冷空氣出來串門了吧?
  • 「時光膠囊」裡藏了什麼(科技雜談)
    這根藏於地下5米、長60釐米的不鏽鋼管可以在地下保存逾50萬年。埋藏它的科學家希望在遙遠的未來,在經歷地質隆起、海平面上升和海蝕作用後,這根不鏽鋼管能夠重見天日,發揮「時光膠囊」的作用。其目的是「希望為我們這個時代留下一個紀念」,並向未來的發現者展示這個時代的科技,包括人類「對自己所處星球的自然歷史和生命演化的認識」。&nbsp&nbsp&nbsp&nbsp這並非人類首次設計「時光膠囊」並向遙遠的未來文明傳遞信息。
  • 50億美元阻止北極融化?20年後北極出現無冰期,考慮的時間不多了
    不過為了子孫後代的可持續性發展,前不久在美國紐約舉行的首屆全球氣候恢復論壇上,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在北極撒玻璃珠。隨即,這一觀點受到了全球科學家的關注且得到廣泛的討論,這真的可行嗎?極地冰川覆蓋在地球表面,可以有效將太陽光反射回太空,從而起到給地球降溫的作用。但是與此同時,冰川本身也在不斷的融化,反射太陽光的能力也越來越弱,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 《香腸派對》時空膠囊的用途 讓我來告訴你時空膠囊有什麼用
    《香腸派對》時空膠囊的用途 讓我來告訴你時空膠囊有什麼用時間:2019-08-02 10:37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香腸派對》時空膠囊的用途 讓我來告訴你時空膠囊有什麼用 在香腸派對裡也許沒有直升機,但你可以利用傳送時空膠囊上天,腸友們只需要點擊該道具,就能飛到空中
  • 地球環境出現不祥之兆!2020春季提前,物種生物節律被打亂
    全球氣候變暖會帶來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冰川在加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還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因此環境問題迫在眉睫,科學家感到萬分的擔憂,壓力山大。但是除了這些問題以外,專家又發現了地球環境出現了一個不祥之兆。
  • 土星北極出現神秘六邊形圖案,形似巨塔!
    據space.com報導,科學家們對卡西尼飛掠土星時候留下的圖像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他們發現在這個太陽系中神秘而美麗的行星上,出現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六邊形結構。
  • 「冰雪北極科學探險」書系 科學家寫給孩子的探險書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青少年圖書出版分社·神秘島新書位夢華「冰雪北極科學探險」典藏書系已於2018年1月出版。科研與科普,兩項工作,一個目的嚴肅、講究邏輯、與公眾接觸少,這是科學家給人的一般印象。然而,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員、「冰雪北極科學探險」典藏書系的作者位夢華,也是這樣的嗎?他,迄今為止,是發表和出版有關南北極的科普文章和科學專著最多的中國科學家。他,曾兩次應邀到《百家講壇》,為全國聽眾介紹南極和北極。
  • 網易考拉推出「考拉時空膠囊」全球新品首發計劃 惠氏啟賦成首個...
    3月23日,網易考拉正式推出「考拉時空膠囊」全球新品首發計劃。雀巢旗下全球知名高端母嬰品牌惠氏啟賦成為「考拉時空膠囊」的首個合作品牌,將在網易考拉獨家線上首發未來版啟賦A2蛋白配方奶粉,通過網易考拉繼續發力中國高端奶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