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你們知道《最強大腦》第七季開播了嗎?5月15日,這檔節目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開播,直到「最強大腦」話題登上熱搜,大家才得知消息。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部分網友認為《最強大腦》的賽制和《創造營2020》相似,選手們也需進行初評級,但部分選手卻聰明反被聰明誤,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最強大腦》是一檔大型心理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曾經它是風靡一時的王牌綜藝,擁有一大批忠實的「腦粉」,但因上季節目鬧出不愉快事件,導致收視率直線下降。
本季節目開播前,《最強大腦》的製片人王剛發出消息,告訴觀眾本季節目沒有花路可以走,也就是說,選手們會憑藉自己的實力,爭取晉級名額,節目是全新的,賽制也會做出相應的挑戰。
在之前的節目中,主持人會依次念出選手的名字,當選手出列後,場外會介紹選手的個人信息以及初始排名,雖然本季節目賽制發生改變,但部分網友卻認為更像選秀綜藝。
第七季《最強大腦》共有76位選手參賽,當主持人念到選手的名字後,我們可以聽到關於選手的介紹,當選手進入賽場前,會面臨一個選擇:進入強者區或集結區。場外的選手會根據聽到的介紹進行選擇,是認為自己比較強,還是入場的選手比較強。
選手們聽到選擇區域後,他們猜測節目組的目的是什麼,大部分選手認為強者區和集結區是兩個陣營,而對決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區域內對局,另一個是兩區域對決,但選手如何選擇,還需看自己的意願。
在《創造營2020》初評級階段,導師要根據選手的表現,做出相應的點評,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選手會充當導師的角色,對選手的能力進行評級,所以我們在屏幕上,可以看到選擇「你強」還是「我強」的人數,而「你強」票數會成為選手們評級的重要指標,如同導師是否認可選手。
選手們以為自己猜中節目組設計兩個區域的目的,萬萬沒想到,這是一個套路與反套路的環節,分區域沒有實質性的內容,但選擇「強者區」的選手,前三名有機會成為S圈層的選手,因為導師們認為選擇強者區的選手會更有自信,這與選擇A等級的選手,會得到導師關注是一個道理。
《創造營2020》用一期節目,就選出七位首發選手,而《最強大腦》也選出第一圈層的四位選手,而第一圈層的四位選手意味著他們會迎戰海外選手,相當於順利出道。
最讓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最強大腦》採用的圈層賽制,會根據選手的比賽成績,將他們分成四個圈層:S、A、B、C,也就是選手的初次評級排名,當然,他們也有機會換圈層。
節目組從「強者區」選出獲得「你強」票數最多的3位選手後,又公布初試成績排在名前三的選手,他們將爭奪第一圈層的四個位置,用自己的實力說話。
《最強大腦》比拼的是腦力,《創造營2020》比拼的是業務能力,雖然兩個節目的賽制換湯不換藥,但希望注重的宗旨不要發生變化,這樣才會做出好看的節目,各位讀者,你們看懂《最強大腦》的賽制了嗎?如果沒看明白,請自動帶入《創造營2020》的賽制,最強的四位選手會組成最強陣容,迎戰海外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