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價值觀】從萊爾科技陷業績瓶頸看功能膜領域研發現狀

2020-12-20 騰訊網

集微網消息,近年來,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功能性塗布膠膜的發展,目前功能性塗布膠膜已成功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LED產品、汽車等多個下遊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穩步推進,將為功能性塗布膠膜及其應用產品打開巨大的市場需求。

作為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供應商,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爾科技」)日前提交了IPO招股書擬科創板上市。筆者發現,三年間其營收存在小幅波動,整體業績增勢微弱,儘管不足6%的研發費用率高於行業平均值,但仍處較低水平。

萊爾科技的上述情況在集微網日前發布的《【IPO價值觀】毛利率/研發費用率不及同行 金張科技實現進口替代路漫漫》一文中亦有所體現,文中涉及到的金張科技同處功能膜領域,與其主營業務相似。對比發現,二者均存在研發投入偏低、營收踟躕不前以及總體業績小幅波動的現象。

三年營收僅增4%:萊爾科技恐陷業績瓶頸

據了解,萊爾科技專注於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及下遊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圍繞功能性塗布膠膜,形成了以「FFC 熱熔膠膜」、「LED柔性線路板膜」、「高頻高速傳輸薄膜」、「電子產品製程保護膜」、「FFC」、「LED柔性線路板」等為主的產品體系。其主營的功能性塗布膠膜屬於複合薄膜材料,作為電子元器件和工藝製程良率關鍵材料之一、消費電子重要的模組及終端保護材料等,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汽車電子、LED 照明、鋰電池、半導體產品等領域。

同時,其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應用產品有FFC柔性扁平線纜和LED柔性線路板等,客戶或終端客戶主要有三星、日本住友、富士康、新金寶、緯創、海信、捷普等知名電子產品廠商,以及三雄極光等LED照明領域的知名廠商。

從其2017年至2019年業績來看,營收分別為3.66億元、3.86億元和3.81億元,相應淨利潤分別為0.47億元、0.56億元和0.6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7.21%、34.31%、35.83%。其中,2018年營收較2017年增長5.46%;2019年較2018年減少1.30%、較2017年增加4.10%。總之,其營收呈波動上升趨勢,淨利潤則小幅穩步上漲。

從產品營收佔比結構來看,三年間,其主要營收都來源於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和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應用產品,二者佔比分別達到38.6%、36.44%、36.95%和59.04%、61.78%、61.51%,總體佔比較為穩定。

從同行對比來看,下述公司均涵蓋功能性塗布膠膜業務領域:上海天洋是熱熔粘接材料供應商;斯迪克從事功能性塗層複合材料的研產銷;晶華新材主營電子膠粘材料。

業績方面,2017年至2019年,上海天洋營收為4.55億元、5.61億元和6.59億元,淨利潤為0.30億元、0.35億元和0.17億元;斯迪克營收為12.90億元、13.50億元和14.30億元,淨利潤為0.63億元、0.77億元和1.11億元;晶華新材營收為7.28億元、8.81億元和9.31億元,淨利潤為0.42億元、0.23億元和0.03億元。儘管個別公司的淨利潤有所波動,但營收均逐年上升,其中上海天洋2019年營收較2017年同比上漲了45%。

可以看出,近年來,萊爾科技的業績總體增長平緩,營收在2019年更出現了小幅下滑,而其競爭對手的業績增幅相對較大,且營收規模相對較高。也就是說,其主營產品的競爭力恐怕已日趨下降,並且缺乏可以有力拉動其業績的核心產品。因此,下文將從行業整體趨勢、其自身研發投入和募資情況,對萊爾科技突破業績瓶頸的關鍵因素作出分析。

研發費用率不足6% 功能膜領域研發投入普遍偏低

從行業方面來看,功能性塗布膠膜的發展需緊跟下遊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慧、家用機器人、汽車、新能源等下遊產業鏈的升級,使相應的終端產品升級換代更快,產品的研發周期縮短。

在消費電子領域,根據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0 年,玻璃蓋板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將達到 60%。受益於 5G 手機出貨量增長的驅動,玻璃蓋板的用量有望顯著增長。而功能性塗布膠膜作為保護膜,在蓋板玻璃生產過程中起到防護酸鹼侵蝕、防止汙損等作用,隨著手機蓋板玻璃市場擴大及技術升級,將帶動製程保護膜的需求增加。

整體來看,新興產業迭代發展的推動,加大了功能性塗布膠膜的市場需求,也對產品的研發提出更高要求。而現今市場仍由國外名企佔據主導,國內供應商發展仍在起步階段,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份額佔比較小。

受益於先行技術開發優勢,國際廠商享受著豐厚的技術紅利,在高端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例如日本理研的薄膜事業(包括熱熔膠膜、補強板、高頻膜等產品)為其三大主產業之一;日本住友年產值約30億美元,在FFC生產領域掌握較大市場份額。

與之相反,功能性塗布膠膜在我國起步較晚,受國際廠商技術和市場競爭力制約,國內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致使研發資金和專業人才不足,進而導致國內企業研發投入和研發能力明顯偏低,低端產品較多,與外企仍存在一定差距。

從研發方面來看,三年間,萊爾科技研發費用均在0.20億元左右浮動,研發費用率則為5.39%、5.23%和5.14%,儘管研發投入較為穩定,但整體偏低不足6%。

而從其此次的募資用途來看,主要用於新材料與電子領域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項目,研發中心建設資金只有0.56億元,僅佔總募資的10%,其未來發展重心仍在產品產業化建設方面。

競爭對手方面,除了涵蓋功能性塗布膠膜業務領域的公司外,其中,立訊精密FFC 產品包含在消費電子業務中;得潤電子FFC 產品包含在家電與消費類電子中;鵬鼎控股包括柔性電路印製板產品。

相較競爭對手,其研發費用率略高於行業平均值。不過,相關企業的研發費用率總體處於較低水平,平均值僅在5%左右,佔比相對較高的立訊精密也只達到7%,而佔比最低的上海天洋只有3%左右。

此外,對比同處功能膜領域的金張科技及其同行,在研發費用率方面,功能膜材料企業的平均值不到6%,與本文中功能性塗布膠膜領域公司的平均值僅高出1%,同樣處於較低水平。

由此可見,並非萊爾科技的研發佔比高,而是整個功能膜領域的研發水平都處在較低位。無論是已上市還是將要衝刺IPO的公司,都將業績重心放在主營業務的擴產建設上。誠然主營業務對業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研發迭代能力才是市場突圍的關鍵。研發水平較低、業績陷入瓶頸,與金張科技「同命相連」的萊爾科技未來業績該如何突圍? (校對/Jack)

相關焦點

  • 萊爾科技IPO成功過會,順德杏壇將實現上市企業零突破
    11月13日,據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103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萊爾科技」IPO首發順利過會,這也意味著,「萊爾科技」距離科創板上市再近一步。  今年6月15日,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萊爾科技」)擬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截至今日正式過會,歷時5個月。
  • 三星材料供應商萊爾科技擬科創板IPO獲受理,募資超5億拓展應用市場
    集微網消息,6月15日,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萊爾科技」)擬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其中,萊爾科技專注於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及下遊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營的功能性塗布膠膜屬於複合薄膜材料,其作為電子元器件關鍵材料之一、工藝製程良率關鍵材料之一、消費電子重要的模組及終端保護材料等廣泛應用於如消費電子產品、汽車電子、LED 照明、鋰電池、半導體產品等領域。
  • 複合薄膜材料供應商萊爾科技闖關科創板
    6月15日,上交所官網消息,複合薄膜供應商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萊爾科技」)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萊爾科技本次擬募資5.54億元,用於投建新材料與電子領域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項目、晶圓製程保護膜產業化建設項目、高速信號傳輸線(4K/8K/32G)產業化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 萊爾科技IPO上會在即,重要子公司被立案,代持故事精彩奪目
    除了代持,萊爾科技也有對賭協議的壓力。另外,萊爾科技在今年11月3日剛剛籤署了上會稿,第二天,其重要的子公司就被立了案。  現在,萊爾科技將於11月13日科創板上會,接受審議委的考察。  01代持故事  萊爾科技自成立以來,就是一家從事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及下遊應用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 萊爾科技IPO上會在即 重要子公司被立案 代持故事精彩奪目
    代持故事  萊爾科技自成立以來,就是一家從事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及下遊應用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記者仔細研究披露文件,回顧萊爾科技的歷史發現,其掌權人伍仲乾揮舞雙手,展示了其流暢的資本操作魔術。  2004年4月,廣東省佛山市,中外合資企業萊爾科技誕生。
  • 萊爾科技:主營業務下滑,半數子公司虧損,或已觸及天花板?
    作為國內專業從事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及下遊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供應商之一的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萊爾科技」或「公司」),公司生產的膠膜及其應用產品最終被廣泛用於:電腦、電視機、印表機、液晶顯示屏、手機、可穿戴設備等3C產品,汽車電子,金融終端,醫療設備,LED照明產品,半導體,鋰電池等領域。隨著公司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業務的不斷積累,公司正逐步取得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
  • 廣東萊爾申報科創板,LED材料資本市場或再添一將【勤邦沉澱機...
    6月15日,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爾新材料」)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資料顯示,其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主要包括FFC多功能膠膜、補強板、LED柔性線路板膜等熱熔膠膜,防爆裝飾一體膜、製程保護膜、TP模組保護膜等壓敏膠膜。 近年來,我國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快速增長帶動了功能性塗布膠膜的發展。而萊爾新材料作為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廠商,也從中分享紅利。
  • 【IPO】OLED不斷蠶食LCD市場 穗晶光電業績瓶頸該如何突破?
    【IPO價值觀】OLED不斷蠶食LCD市場 穗晶光電業績瓶頸該如何突破?2.康佳20億元半導體產業基金落地重慶,加速構築全方位半導體生態體系;3.TCL電子澄清:公司並未收到任何相關政府審查的通知;4.海目星彭信瀚:已量產PCB板上封裝的雷射設備,將繼續往半導體前段發展;5.
  • 萊爾科技擬募資5.54億發展主業
    萊爾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近日獲得上交所審議通過。公司此次擬募資不超過5.54億元,用於新材料與電子領域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項目、晶圓製程保護膜產業化建設項目、高速信號傳輸線(4K/8K/32G)產業化建設項目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 【IPO價值觀】從立昂微擬上市看國產半導體矽片發展;瀾起科技:DDR5...
    【IPO價值觀】從立昂微擬上市看國產半導體矽片發展;瀾起科技:DDR5預計2021年底量產;博通集成擬收購Adveos
  • 萊爾科技:客戶數量及銷售額不合常理 涉委外加工產品類型前後矛盾
    成立於2004年的萊爾科技是一家專注於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及下遊應用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但萊爾科技在首輪問詢回覆中所披露的客戶數量和主要客戶的銷售金額卻是令人眼花繚亂,難辨真假。   但萊爾科技卻在問題14回覆中顯示,2020年上半年,萊爾科技僅有4家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客戶,合計銷售金額為4073.54萬元,萊爾科技的這一結論從何而來?   不過,萊爾科技在首輪問詢回覆中關於客戶的信息披露問題似乎還不止於此。
  • 利和興IPO:業績斷崖式下滑,疑遭大客戶華為拋棄
    據了解,深圳市利和興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成為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領先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2015年利和興曾掛牌新三板,2019年終止掛牌並開始籌劃創業板上市。
  • 萊爾科技科創板IPO過會 需說明公司2019年用工大幅減少的原因
    原標題:萊爾科技科創板IPO過會,需說明公司2019年用工大幅減少的原因   11月13日,上交所發布
  • 【IPO價值觀】業績暴增的怡合達:距離米思米還有很大的差距!
    【IPO價值觀】業績暴增的怡合達:距離米思米還有很大的差距!2.近三年虧損超14億元,四維圖新持續經營能力受質疑3.比亞迪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25%4.加碼動力電池材料,天華超淨擬募資7.8億元擴產氫氧化鋰5.西部材料:納米銀線研發中,可用在高端手機/電腦等設備6.
  • 【IPO】5G驅動中富電路業績持續增長;創耀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IPO價值觀】5G驅動中富電路業績持續增長,嚴重依賴大客戶華為存隱憂;3.通過算法以及補償電路這一軟硬體結合解決方案,可以不斷提升精度,可滿5G超高精度設備的需求,這也是未來國內晶振廠商在溫補類晶振領域突圍的重要方向。(校對/Lee)2.【IPO價值觀】5G驅動中富電路業績持續增長,嚴重依賴大客戶華為存隱憂;
  • 富淼科技:爭做親水性功能高分子領域細分市場全球領先者
    上述時間內,符合條件的網下投資者可通過申購平臺(https://ipo.uap.sse.com.cn/ipo)填寫、提交擬申購價格和擬申購數量。招股書顯示,富淼科技成立於2010年,主要從事功能性單體、水溶性高分子、水處理膜及膜應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針對集中區內企業提供能源外供。
  • IPO雷達|研發投入偏低,AI公司雲從科技 「中庸」到底?
    從已披露信息看,商湯科技是AI平臺型公司、AI算法提供商;曠視科技則是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通過專注物聯網等領域挖掘算法價值;依圖科技將晶片技術與算法技術結合,向AI算力技術及產品領域發力;雲從科技則聚焦人機協同戰略,主推作業系統,面向行業提供人機協同作業系統與解決方案。不出意料的是,雲從科技依然處於虧損狀態。
  • 萊爾新材料已辦理輔導備案登記 接受東方花旗證券輔導
    1月29日,資本邦訊,中國證券會於1月25日公布了關於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爾新材料)輔導備案登記受理的公示。
  • 金博股份IPO疑案追聲:研發不配科創板 擴產已陷迷局
    《電鰻快報》發現,金博股份除了董事長借款增資被疑「空手套白狼」、大股東似乎也不「乾淨」外,公司在專利及業績方面,也難於科創板匹配。讓人們擔心,一旦上市可能會給社會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此外,市場還對公司的這次IPO的擴產產生疑問:擴產沒有必要,IPO還有他圖。
  • 從Q3業績,看華米科技的逆勢而為
    而回歸到科技界,或者將視線再度聚焦,在智能運動健康領域,也跑出這樣一個業界公認的處於全力加速狀態,並擁有絕對實力的超級玩家。無論是從最新的財報業績表現、自身的產品口碑銷量和創新能力,還是在踐行「科技連接健康」公司使命下的諸多動作上,一如既往的保持著自有特色的穩健且上行狀態,這正是華米科技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