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日於詩人劉禹錫來說,是比春天還要令人欣喜的日子。於花絲鑲嵌的學員們來說,這個秋天變成一種感覺,它是與花絲鑲嵌相遇的美好,也是學習傳統技藝的敬畏。
秋風颯颯,藏著歷史的氣息,手作的溫暖,裹著學員們一顆顆期待的心。在第一堂課參觀了北京東方藝珍花絲鑲嵌廠後,10月23日,學員們迎來了第一次的實踐課。這堂課的任務是在姚麗娟和肖傲傑老師的帶領下製作一枚花絲戒指。
老師提前為大家準備這節課需要用的工具
左為肖傲傑老師,右為姚麗娟老師
01
在欣賞完紀錄片裡的歷史文物之後,老師們便著手帶領大家開始自己實踐。
第一步——搓花絲。首先,每位學員都領到了三根已經軋好的銀絲,一塊案板,一根小木塊。軋好的銀絲直徑0.28毫米,學員們需要利用銀絲的延展性,在案板和木塊的配合下將銀絲搓得更細,並搓出花絲。一手捏著銀絲的一端,一手抓著木塊,木塊下壓著銀絲的另一端,雙手用力將銀絲拉緊,在案板上往一個方向推動木塊,銀絲便會卷出小螺紋。
銀絲搓到極限後再用便攜的「皮老虎「將銀絲燒軟再搓,反覆搓,燒三四次,將銀絲搓到合適的粗細程度,第一步就結束了。
肖傲傑老師在用便攜「皮老虎」幫同學們加熱金屬絲
02
第二步——編小辮。將搓好的花絲分為九根,三根為一股,編成麻花辮。在編的過程中要十分注意不能將花絲交錯疊放,所以這個步驟需要學員們保持十分的專注和耐心。
03
第三步——定型,嵌珍珠。小辮編好後,將兩端塞入連接的小管,並壓緊,指環就做好了。
最後將珍珠嵌入指環上部,一枚花絲戒指就做好了。
這枚戒指也許尚未打磨完美,但是在同學們心中卻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們享受著這一下午的專注,用自己的全部熱情和耐心熔鑄這枚小小的戒指,故而成品雖稚嫩簡單,卻仿佛世間每一片雪花與落葉,獨一無二,無以替代。
工藝看似複雜繁重,但只要一顆熱忱的心,與一份沉靜,一切的難題皆會迎刃而解。
工藝教會我們的不只是手作的智慧,更有心靈的力量。在時間的流逝中感受人賦予花絲的靈性,所有的富麗堂皇都來自平凡的雙手——也許花絲鑲嵌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此。
花絲鑲嵌的第一堂實踐課在學員們此起彼伏的「這是什麼寶藏課程!」「真是神仙技藝!」「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中圓滿結束。
主編/姜雨薇 李靖 楊皓靜
責編/韓永琦 莫思琴 金泓宇 張書浩 丁言
文案/ 文化與傳媒學院學生會文化部
排版美工/ 朱泯璋
攝影/ 賴雯珺 張書浩
出品/文化與傳媒學院學生會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