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如果沒有人為因素的幹涉,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常態。偽裝是許多生物保護自己的手段。比如馬達加斯加的撒旦葉尾壁虎,它通身皮膚呈黃褐色,身體造型更仿佛是仿照著樹葉生長的,在落葉堆中,乍一看就像一片樹葉,完美地融入了背景環境中。其實因外形皮膚特徵將自己融入自然中的動物還很多,比如林鴟就是其中之一,它們被稱為最會偽裝的鳥。
林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鳥的名字,它是對中南美洲一帶夜間出行的鳥類統稱,這類鳥大約有五種品種,它們在外形和生活習性上有其相似性,因此被劃分到同一屬裡。
在外形上,它們的鳥喙寬大,羽毛顏色多為灰棕色、黃褐色等與樹幹顏色非常相近。藉助這種先天的優勢,在危險的環境中為了躲避捕食者,它們常將自己偽裝成樹幹。當然除了羽毛顏色這樣的先天優勢外,它們後天模仿的能力更使其偽裝做到了以假亂真,這一能力就是全身「僵硬」。
樹枝往往具有「直」的特點,林鴟平時棲息在樹上,如果渾身軟趴趴的或者像普通的鳥兒一樣時不時東張西望,那麼就算羽毛顏色與樹幹相似也會引起天敵的懷疑,畢竟自然界不乏對周圍異動非常敏感的動植物,所以它們停留在樹上時,身體會變得筆直,就是為了和樹幹完美融合在一起,當它們停留在半截的樹枝上,不經意一瞥很容易就會以為那是樹幹的一部分!
林鴟一旦開始偽裝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之久,它們「僵硬」在樹枝上一動不動,天敵也很難注意到它們,許多人可能不會相信,它們偽裝的時間也是休息時間,這便是屬於它們生活習性的範疇了。林鴟是高度的夜行動物,它們晚上捕食,白天休息。在白天它們養精蓄銳,同時也會獵捕送到嘴邊的食物,比如小螞蟻小蟲子等,這些小蟲子還非常愛爬樹,所以一旦它們爬到林鴟偽裝的樹枝附近,那麼它們極有可能成為這些鳥兒的盤中餐,通過這種方法獲取食物是它們主要的捕食方式。
除此之外,在晚上它們偶爾會去叢林草地中捕食,但目標一般都是半空中的獵物,地面上對它們來說危險重重,所以它們幾乎不會靠近地面。這樣的生活習性對於提高它們的生存率非常有用,比如貓頭鷹也是晝伏夜出。但覓食也只是一時,一旦吃飽它們會停到樹幹上繼續偽裝,所以它們幾乎一輩子的時間都在睡覺!
至於繁衍後代,雛鳥剛出生時,父母會將其藏在身下在樹枝上一同偽裝,當雛鳥長大後就會離開父母自行進行偽裝。這些鳥兒似乎天賦異稟,雛鳥長大後很自然地就會習得這種技能。
在大自然中,生物們都有自己的生存本領,經過優勝劣汰,有的生物因為無法適應不斷改變的環境,慢慢退出了生物鏈,而生存下得來的生物,則要在新的競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一隻鳥兒也不例外啊!世界上最會偽裝的鳥,遠看像似一枚枯枝,一生大部分時間在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