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改革正有條不紊地推進,美術也沒能剝離出來,自始至終都在改革的名單上。今年,美術校考更是受創嚴重,不少院校和專業被迫取消校考,能否恢復元氣還待看。
美術高考改革讓不少考生牴觸是因為反面影響明顯,從而使他們忽視了正面效果。那麼,將美術藝考改革的正反面都清晰地擺在面前,美術生又會如何進行取捨?
不少院校的校考資格被取消,使用省聯考成績,在提高美術聯考地位的同時,將升學結果更多地限制在一次考試上,或者說是一錘定音,讓美術生喪失不少後手。可不必要的校考被取消,也讓美術生從無盡地奔波中解脫出來,不需要馬不停蹄在各個校考考點來回,而且聯考地位的提升,也會促使聯考更為規範,院校招生和錄取規則更加統一,減少徇私舞弊的現象。
校考院校減少,剩下的院校競爭就會更為激烈,本來一比十,現在就可能是一比二十、三十,競爭對手也更為強大。但同樣也刪掉了不少投機倒把的學生,讓學習和考試更為純粹,而不是想著走捷徑。校考時間安排得越來越緊湊,會出現時間衝突是必然的,考生要為此捨棄一些院校,少了幾次機會,但也能讓考生將更多的精力集中起來,進行針對性練習,而不是這裡打一槍,那裡打一槍,沒有任何實質性效果。
錄取文化成績進一步提高,這無疑是增加了美術生的學習壓力,不僅要在專業上與其他同學爭個高低,還要在文化上一爭長短,沒有做到專業和文化的平衡,很容易前功盡棄。但聯考地位的提升和校考院校的減少,為美術生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學習文化課,不用再為校考焦頭爛額。
美術藝考難度的增加,對美術生確實不友好的,但也減少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那些借美術高考鍍金的人不再隨便往上湊,將教學資源讓給有需要的人。因而美術高考有利有弊,關鍵還是在於考生如何想,如何取捨,只看改革反面定然是悲觀的,光看正效也是片面的。
於美術生而言,不管美術高考如何風雲變幻,都要認真備考,不打無準備的杖。而對於那些在美術高考門口試探的,那就是先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確定了之後,就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因為朝三暮四是不會有好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