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涸 轍 之 鮒
hé zhé zhī fù釋義:涸:幹;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鮒:鯽魚。水幹了的車溝裡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涸;不能寫作「河」;轍;不能寫作「澈」。涸;不能讀作「ɡù」;轍;不能讀作「chè」。出自:《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反義詞:絕處逢生。近義詞:嗷嗷待哺。
-
涸轍之魚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涸轍之魚,涸:水涸,乾涸;轍:車輪的痕跡。乾涸的車溝裡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出自:明·無名氏《四賢記·告貸》:「驚心草木皆兵,舉目椿萱何在,累累如喪家之犬,圉圉似涸轍之魚。」近義詞有:涸轍之鮒、涸轍之枯、涸轍枯魚,涸轍之魚是貶義成語,可作主語、賓語;比喻處於困境中的人。涸轍之魚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涸轍之魚(hé zhé zhī yú)成語釋義:涸:水涸,乾涸;轍:車輪的痕跡。乾涸的車溝裡的小魚。
-
涸鮒得水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涸鮒得水,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藉。同「涸魚得水」。出自:梁啓超《義大利建國三傑傳》第六節:「雖然,以當時久困地獄,渴望天日之義大利人,驟聞此語,殆如涸鮒得水,籠鳥脫樊,且距且躍,且汗且喘。」近義詞有:涸魚得水、枯木逢春,涸鮒得水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危難得到解決時。涸鮒得水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涸鮒得水(hé fù dé shuǐ)成語釋義: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藉。同「涸魚得水」。
-
這十六個國學典故,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
高山流水、莊周夢蝶、傾國傾城、凌波微步、破鏡重圓、詠絮才高、人面桃花、秉燭夜遊、白雲蒼狗、青梅竹馬、綠葉成蔭、鏡花水月、閒雲孤鶴、春秋筆法……這些常見的典故,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是不是明明聽說過卻不甚了解呢?
-
常用語、俗語由來典故三則
前面已經介紹過了一些常用俗語典故由來,今天在給大家分享三則,就到此為止了。抱佛腳有一句俗話,叫「臨時抱佛腳」。這句話。後來,這個國家的一些和尚來到中國傳播佛教時,將這個典故傳了過來。現在的俗語「閒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就是從那裡傳來的。磨洋工「磨洋工」一詞,現在一般指消極怠工。其實,最初「磨洋工」並不包含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建築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國舊式房屋建築,講究「磨磚對縫」。
-
《品典故 悟作文》:這個暑假,讓你慢賞國學之美,速提作文能力
主編《賞深閱透:現代文批註式閱讀100篇》《現代文批註閱讀及試題探究》《品典故 悟作文:中小學生簡明國學讀本》等多部助學書籍。三、主要內容本書將中華民族優秀典故、古代漢語學習、心性修為養成、道德情志薰陶及作文指導與美文賞析融為一體,由名師引導,全方位培養中小學生對中國優秀文化的認知。
-
中藥典故:柏子仁的由來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中藥典故:柏子仁的由來。相傳在漢武帝時,終南山有一條便道,為往來客商馬幫的必經之路。有一年,目擊者說怪物發披及腰,渾身黑毛,一見生人即跳竄逃匿,其跳坑跨澗、攀樹越嶺靈如猿猴。於是人心慌慌,商賈們非結夥成群不敢過終南山。
-
相呴相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相呴相濡的成語接龍:相呴相濡 > 濡沫涸轍 > 轍亂旗靡 > 靡衣偷食 > 食肉寢皮 > 皮開肉破 > 破破爛爛 > 爛額焦頭 > 頭破血流 > 流風回雪
-
...中心學校舉辦首屆「溫潤經典知識 啟迪智慧人生」國學知識競賽...
>> 甘州 小滿鎮中心學校舉辦首屆「溫潤經典知識
-
寧河區「誦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成功舉辦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鼓勵少年兒童誦讀國學經典詩篇,學習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過程中積澱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營造學習、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1月18日上午,由寧河區圖書館、寧河區教育局德育科共同承辦的2020年「誦讀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在寧河區文化旅遊局五樓報告廳成功舉辦。
-
田姓唐詩宋詞國學名字典故女孩名字詩經楚辭起名
田姓唐詩宋詞國學名字典故女孩名字詩經楚辭起名(上) (田南露) 「南露」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池塘七夕》中「月出西南露氣秋,綺羅河漢在斜溝。」
-
典故「優孟衣冠」的由來!
這個故事,就是典故「優孟衣冠」的由來。
-
中秋小典故之月餅的由來
月餅月餅的由來月餅,又稱為月團、團圓餅、胡餅、宮餅、小餅等。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月餅起義中秋節吃月餅,小典故之月餅起義據史書記載,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
-
漢語音韻十五轍
《漢語音韻十五轍》一是對「十三轍」的三個轍名進行了更改。 將「一七」轍更名為「預期」轍,是因為該轍不僅包括一yi,還涵蓋淤yu。將「中東」轍更名為「正東」轍,是因為該轍不僅包括ong,還涵蓋了eng。將「婆娑」轍更名為「鵝喔」轍,是因為該轍不僅包括喔o,還涵蓋了鵝e。 二是「十三轍」缺少兒化音的內容。
-
國學典故:三紙無驢
國學典故「三紙無驢」出自南北朝時顏之推的《家訓》,原句為「鄴下諺雲『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用來諷刺讀書人寫文章廢話連篇,不著邊際,文辭繁冗,連篇累牘而不得要領。
-
一套頂四套的《國學經典誦讀》,國學啟蒙這樣做才能物超所值
4、典故知識類:《蒙求》《幼學瓊林》等。父母對孩子進行國學啟蒙時,一般都是從前兩類開始,帶孩子誦讀《三字經》、《聲律啟蒙》等,學認字的同時,也感受國學韻律之美。其次,國學啟蒙的重點在挖掘孩子興趣,進行「啟蒙」。
-
「洛陽紙貴」的典故是怎麼來的?
朋友們有沒有聽過「洛陽紙貴」這個典故呢?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這個典故的由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吧。我們談到漢朝大賦時提到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它們都是描述漢代東西兩京都的長篇巨製。因而後來有人認為這樣的作品,讀了所得到的知識是假的,毫無用處。西晉時代就有個山東人,叫左思(約250-305),想改變這種創作上的不良傾向,自己寫了一篇《三都賦》。三都是指蜀都、吳都、魏都。其實寫的不僅是三個都城,而是三個地區,亦即前期的三國。這樣就需要廣博的地理、歷史知識和見聞。除了靠自小勤奮學習得來的知識外,他盡力搜集資料。當時正好他的妹妹左芬由於文筆出眾,被選入宮。
-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開展國學啟蒙(附書單)
通過國學全視圖,我們知道了「蒙學」歸類於「子」部,相當於國學大山腳下的一塊小石頭。我們也知道了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國學老師。(詳見《得語文者得高考!關於國學啟蒙的一些思辨和探討》)那麼在國學分級閱讀書目問世之前,我們應該如何在家庭教育中開展國學啟蒙呢?
-
國學|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魔力恐龍國學課來幫你~魔力恐龍 國學課參考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專為2-9歲兒童研發。課程設置十大模塊:寓言故事、古詩詞、傳奇人物、諺語童謠、傳統文化、歷史典故、經典名言、成語故事、中國神話、國學科普。讓孩子感知語言的平仄韻律,產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國學素養,為未來打下夯實基礎。結合魔力家族們的精彩演繹,課堂趣味濃濃,傳遞愛與美好。
-
多讀國學常識精粹
閒暇無事,讀了一本經典著作《國學常識》。學經典知識,對我來說,有不少的心得和收穫。讀《國學常識》對我的感觸挺深的,快節奏的社會中,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很有效,跟不上快節奏的變化。社會節奏快,人們內心很浮躁,多看看國學的書,可以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