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裝配化施工流程
(一)平面布置
道路布置:現場施工道路需儘量設置為環形道路,其中構件運輸道路需根據根據構件運輸車輛載重設置成重載道路;道路儘量考慮永臨結合併採用裝配式路面。
堆場布置:吊裝構件堆放場地要以滿足1天施工需要為宜,同時為以後的裝修作業和設備安裝預留場地。預製構件堆場構件的排列順序需提前策劃,提前確定預製構件的吊裝順利,按先起吊的構件排布在最外端進行布置。
大型機械:根據最重預製構件重量及其位置進行塔式起重機選型,使得塔式起重機能夠滿足最重構件起吊要求。
(二)吊裝順序
提前策劃單位工程標準層預製構件的吊裝順序,構件出廠順序與吊裝順序一致,保證現場吊裝的有序進行。
預製構件吊裝順序為:預製牆體-疊合梁-疊合板-樓梯-陽臺-空調板。
外牆吊裝順序為先吊外立面轉角處外牆,通過轉角處外牆作為其餘外牆吊裝的定位控制基準,PCF板在兩側預製外牆吊裝並校正完成之後進行安裝。
疊合梁、疊合板等按照預製外牆的吊裝順序分單元進行吊裝,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累積誤差的控制。
(三)計劃跟蹤
根據工程的總進度計劃編制工程的裝配式結構施工進度計劃,構件廠根據結構施工進度計劃編制構件的生產計劃保證構件能夠連續供應。
與常規項目不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主體結構施工還需編制構件的安裝計劃,分為季度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等,並將計劃與構件廠進行對接,以此指導預製構件的進場。
(四)構件驗收
驗收程序
重點驗收內容
(五)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
4.1預製牆體安裝控制要點
4.2、疊合梁、板安裝控制要點
4.3、預製陽臺安裝控制要點
4.4、預製樓梯安裝控制要點
4.5、模板安裝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本項目現澆部分採用鋁合金模板,利用鋁模成型效果十分規整的特點與預製構件尺寸精確的特點結合,做到整個結構的免抹灰。
裝配式結構鋁模較傳統現澆部分的主要區別為預製牆體後澆帶部分,利用預製牆體的外葉板或PCF板作為外模,鋁模僅加固內側部分,後澆段外側僅設置背楞加固。外側背楞與內側背楞之間的連接採用在預製牆體內預埋止水螺杆內杆的措施。
4.6、注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六)驗收組織
1、分部、分項工程驗收:
裝配式結構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後,應將所有的驗收文件歸入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存檔備案。
2、混凝土結構檢驗批劃分:
裝配式結構預製構件原材料、預製構件安裝工程、注漿工程檢驗批均按照每流水段為一個檢驗批進行檢驗。
二、一體化裝修
外牆門窗及外牆飾面磚隨預製外牆同步工廠化生產,避免後期裝修。
採用夾心保溫外牆板,外牆保溫工程不單獨施工。
現澆部分採用鋁模施工,與裝配式結構結合,可避免後期抹灰,可直接進行牆體裝飾面的施工。
水電等設備專業線盒在預製構件內預埋,避免後期剔鑿。
三、信息化管理
採用BIM技術對現場進行建模應用,模擬施工現場,對預製構件進行深化設計、施工進度及構件吊裝模擬。
對現場進行實時視頻監控
預製構件內預埋晶片實時跟蹤預製構件在生產、出廠、卸車、安裝及驗收的狀態。
四、成本對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