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郝芳與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局長郭明克籤署協議,共建海洋資源與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五方共建的研究院掛靠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海洋資源與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與世界科技前沿,以海洋信息技術、工程與裝備為重點研究方向,發揮共建單位各方優勢,形成聯合體,實現共建單位之間一對多、多對一與多對多的合作,促進共建各方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業務應用等方面的發展進步,為國家海洋事業貢獻更多更重要的智慧與力量。
這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強化傳統優勢學科,拓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新興學科領域,提升通用基礎學科」發展思路的又一具體體現。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學科布局,聚力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增強服務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能源戰略的能力。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在辦學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堅持從戰略高度謀劃學科建設發展,先後召開5次學科建設戰略諮詢會和專題研討會,包括32位院士在內的近百位相關領域的校外一流專家學者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學科布局調整等重大問題的決策提供諮詢與指導。學校調整優化院系學科結構布局,組建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能源學院、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重組了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文法學院,有力促進了學校學科領域拓展、學科資源整合及學科生態體系建設,構建了符合學校特色優勢、適應科技發展趨勢、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學科體系。完善學科發展校院兩級頂層設計,組織32個一級學科開展方向凝練和規劃編制工作,明確優先、重點、培育方向,引導優勢學科走高端特色發展道路,通用基礎學科「強特色,入主流」。
最近,一條關於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古鎮口科教園區建設進展的微信推文被石大人在朋友圈刷屏。據了解,今年秋季學期啟用的新校區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古鎮口融合創新區大學城內,前期規劃建築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計劃進駐教師及科研人員580人,研究生2000人,主要建設內容有山能新能源大廈、國家工程實驗室樓、海洋科學與工程實驗樓、石油學科實驗樓、深水油氣開發與能源實驗樓。2020年2月,古鎮口科教園區被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
古鎮口科教園區將打造成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服務國家能源戰略、服務青島、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新平臺;成為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匯聚一流人才、培養一流人才、創造一流成果新的高地;成為「政產學研用」結合、軍民融合、校企合作的典範和樣板。
這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新時期戰略發展的一個縮影。2017年9月,學校召開了第十一次黨代會,對學校在全球高等教育競爭、世界能源轉型發展、國家能源戰略布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和新形勢下的發展目標、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形成了共識,確立了「石油學科世界一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定位,提出了「兩步走」戰略目標,即:到2023年,建校70年時,若干學科居於國內領先,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基本形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到本世紀中葉,建校100年時,能源領域更多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高質量發展推動了學校事業全面發展,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軟科、US News等世界大學排行榜上的位次平均提高200名以上。在《2019安邦中國「雙一流」大學建設績效中期評價報告》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排名進入全國高校前50,位於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前列。2020年新年前夕,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來校調研,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事業發展和「雙一流」建設予以充分肯定,並強調指出:石大是一所值得尊敬的學校,歷史應該記住石大做出的貢獻,特別是對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和石油教育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按照「黨建統領、改革先行、優化布局、合作發展」的辦學思路,正在向著「石油學科世界一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奮力邁進。
綜合山東教育發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