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打起黃雀兒 配圖:網絡
說到彈琴,從古至今不乏高人。《詩經.小雅》裡說:「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彈琴的高手俞伯牙,一首《高山流水》收穫了知音,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俘獲了卓文君。
三國周瑜也是鼓瑟高手,據說他跟江東小喬談戀愛時就玩了一把高雅彈奏,結果才子配佳人,小喬嫁給了如意郎君。周瑜不但彈奏技巧高明,他還具有師曠之聰,聞弦歌而知雅意。酒吧裡彈琴的藝術生都怕他,一旦彈奏音律不準,周瑜一準兒回頭收拾你,所以坊間傳言:曲有誤周郎顧」
還有個彈琴和聽琴超一流的高手名叫蔡文姬。音樂天賦也有遺傳,據說她父親蔡邕古琴演繹的很好。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四大古琴,其中的焦尾琴就出自蔡邕之手。
《後漢書·蔡邕傳》有載:「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蔡文姬自幼耳濡目染,琴藝高超。三字經裡說: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她不但自彈自唱《胡笳十八拍》,而且聽音極準,蔡邕一日彈奏有所思,不留神彈斷了一根弦,窗外的蔡文姬馬上說斷弦是第四根,父親很吃驚她的聽力,忍不住又故意試探一次,弦斷之後蔡文姬馬上說是第二根,蔡邕一看果然如此。
彈琴技藝高超的還有很多,不過這些大師都是有琴可彈,有弦能奏。東晉時出了個彈琴的武林高手,那就是山水田園派傑出代表陶淵明。
別人彈琴宮、商、角、徵、羽,五音錯雜。陶淵明彈琴是另一個境界。就像笑傲江湖裡的世外高人風清揚,他的獨孤九劍精妙之處在於無招勝有招,陶淵明的彈奏也一樣。
南朝梁蕭統《陶靖節傳》:「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陶淵明這手玩的高明,他家裡放置的古琴根本就沒有弦,每次小酒喝得醺醺,便古琴前端坐,雙手作撫弄狀,自娛自樂在那裡自我陶醉。
陶淵明代表作《擬古》其五中有言:「青松夾路生,白雲宿簷端。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願留就君住,從今至歲寒。」彈琴彈到一定境界,分明就是胸中有管弦,悠然見南山。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看到路旁的松樹,還有樹梢上的雲朵。陶淵明的內心忍不住又一次鼓瑟吹笙了。於是青松就成了演奏者,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整個大自然都不約而同加入了他的樂團,這等雅奏也是可遇不可求了。
回頭再看他的無弦琴,心下不由釋然,老子所講的大音希聲真諦原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