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C大調弦樂五重奏》:夢幻般的「囈語」

2020-12-15 騰訊網

《給孩子的音樂》

之 「夢幻」篇

舒伯特《夢幻般的「囈語」》

舒伯特《C 大調弦樂五重奏》第二樂章

弗朗茨 ·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 年 1 月 31 日—1828 年 11 月 19 日,奧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被稱作「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主要作品:《d 小調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A 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b 小調第八交響曲「未完成」》《流浪者幻想曲》以及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等。

如果問舒伯特的哪一首作品最打動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C大調弦樂五重奏》的第二樂章。完成這部作品後僅僅過了七周,他就告別了人世。這是舒伯特寫給自己的哀歌,是悽美的夢幻囈語

這是一個三段曲式的柔板。第一主題的旋律十分簡單,以至於演奏時無法為這些音符加上任何表情。在弦樂低音區撥奏的襯託下,小提琴演奏的主題仿佛蹣跚的步履,又好似秋風中無聲的落葉。這個旋律雖有一絲抒情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淡淡愁緒,氣息黯然。中段的音樂突然急弦如雨,悲愁如決堤的湍流,緊張而陰暗的小調旋律像是在進行傾訴與抗爭。接著,在大提琴的襯託下,小提琴奏出一段心緒慌亂、時斷時續的旋律,仿佛飄零的生命不知要去往何方。慢慢地,音樂趨向平緩,進入再現第一主題的第三段。寧靜、悠遠、安詳,這是超乎生死的釋然。

莫扎特時代的弦樂五重奏的樂器配置通常是兩把小提琴、兩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而舒伯特的這部弦樂五重奏,用的是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兩把大提琴。

這部作品的命運相當曲折。舒伯特生前想出版這部作品未果,去世後作品手稿被家人賣給一個出版商,卻仍然沒有出版。這部作品的首演是在 1850 年,距離舒伯特去世已有二十二年。三年後,演奏這部作品用的分譜終於出版了,總譜手稿卻不知去向,後來出版的總譜是根據第一版的分譜編纂而成的。

相關焦點

  • 婉轉而動聽的小夜曲,如漣漪般漫散開來
    如果在仲夏之夜,小夜曲如微風徐徐吹來,如漣漪般一陣一陣漫散開來,讓人感覺到澗流潺潺的清涼世界。 > 升c小調夜曲 Op.27-1 ,4/4拍,小廣板,三段體。
  • 舒伯特降B大調即興曲主題分析
    譜子如下其實整個作品是舒伯特♭B大調即興曲的主題部分,整個作品是變奏曲式。我們今天文章講的即是這個再現單二部曲式主題,一共四個樂句與兩小節coda,每個樂句都是4小節,樂句分別是a,a',b,a''。B段第一句很有意思,也是前文所言需要有點思維邏輯的地方,這裡的和聲分析有幾種做法:1.不轉調2.轉一次調,從降B大調轉F大調3.轉兩次調,從降B大調轉至g小調,再從g小調轉到F大調。
  • 弦樂四重奏的世界
    音樂史上的古典時期,可以說是室內樂的黃金時期,海登、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大師為室內樂建立明確的風格,讓室內樂在日後能有茁壯成熟的發展環境。在各種室內樂的搭配組合中,彷佛四個朋友闢室密談的弦樂四重奏無疑是中流砥柱,雖然室內樂的組合還包括有:附伴奏的奏鳴曲(小提琴與鋼琴、大提琴與鋼琴),大提琴、小提琴、鋼琴組合的三重奏,四重奏另加上一支木管(例如豎笛)的五重奏,六重奏、八重奏、九重奏等等形式的合作。但是,弦樂四重奏至今終究還是室內樂最核心、最重要的演奏形式。
  • 金句與古典樂 9 旋律優美,活力四射,舒伯特《鱒魚五重奏》欣賞
    London Harmonia Orchestra - Die Forelle, D. 550 (鱒魚)02:52來自麥霖藝術學院由於百度不能上傳超過5分鐘的曲子,所以這裡是藝術歌曲《鱒魚》,完整的五重奏請自行搜索關鍵字
  • 村上春樹的舒伯特:談《海邊的卡夫卡》
    路上,他在車裡播放了舒伯特《D大調奏鳴曲》的唱片,該作的特點讓少年頗感興趣,於是此人又很詳細地談論了自己對這一傑作的看法。不少村上迷津津樂道於這一場景,或許因為這樣的好運雖有點兒不真實,描寫卻精彩生動,將人物命運帶入類似幻境中之和平的美好意境。
  • 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音樂特徵探析,太精彩了
    舒伯特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交匯時期的偉大音樂家之一,他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包括600餘首藝術歌曲、18部歌劇、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 高中音樂《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聆聽《魔王》《鱒魚》,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感受、體驗並理解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徵。2.運用感受、體驗、合作、表現等方法,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樂創作,了解外國及我國的藝術歌曲特徵。
  • 海頓 弦樂四重奏《皇帝》附樂譜&示範&簡介
    海頓的弦樂四重奏,其編號達到83號。但其中有好多曲是別人假借他的名字發表者。如果把這些作品剔除,則其編號只有68號。不過,這也比其他作曲家多得多。難怪他有《交響曲之父》的稱號外,還有《弦樂四重奏曲之父》的稱號。不過,這並不是他譜作了一百多曲交響曲與六十多曲弦樂四重奏曲而得的稱號,而是他奠定了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曲的基礎而得的稱號。
  • 弦樂五重奏「感受經典」(圖)-新華網
    本報訊(記者 翟志鵬 攝影姚文生)昨晚,由天津交響樂團弦樂五重奏打造的「感受經典」音樂會在天津音樂廳上演,以十餘首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大師名作帶領觀眾重溫了經典的魅力。天津交響樂團弦樂五重奏由第一小提琴雷聲、第二小提琴段超、中提琴劉逸斌、大提琴張洪鯤、低音提琴徐健組成,他們都是經驗豐富、活躍在津門舞臺的演奏家。本場音樂會,他們打破流派、風格的界限,從不同時期作曲家們創作的深受觀眾喜愛的作品選出十餘首,以弦樂五重奏的編制全新演繹,旨在令觀眾通過輕鬆愉悅的室內樂方式感受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