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音樂》
之 「夢幻」篇
舒伯特《夢幻般的「囈語」》
舒伯特《C 大調弦樂五重奏》第二樂章
弗朗茨 ·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 年 1 月 31 日—1828 年 11 月 19 日,奧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被稱作「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主要作品:《d 小調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A 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b 小調第八交響曲「未完成」》《流浪者幻想曲》以及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等。
如果問舒伯特的哪一首作品最打動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C大調弦樂五重奏》的第二樂章。完成這部作品後僅僅過了七周,他就告別了人世。這是舒伯特寫給自己的哀歌,是悽美的夢幻囈語。
這是一個三段曲式的柔板。第一主題的旋律十分簡單,以至於演奏時無法為這些音符加上任何表情。在弦樂低音區撥奏的襯託下,小提琴演奏的主題仿佛蹣跚的步履,又好似秋風中無聲的落葉。這個旋律雖有一絲抒情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淡淡愁緒,氣息黯然。中段的音樂突然急弦如雨,悲愁如決堤的湍流,緊張而陰暗的小調旋律像是在進行傾訴與抗爭。接著,在大提琴的襯託下,小提琴奏出一段心緒慌亂、時斷時續的旋律,仿佛飄零的生命不知要去往何方。慢慢地,音樂趨向平緩,進入再現第一主題的第三段。寧靜、悠遠、安詳,這是超乎生死的釋然。
莫扎特時代的弦樂五重奏的樂器配置通常是兩把小提琴、兩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而舒伯特的這部弦樂五重奏,用的是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兩把大提琴。
這部作品的命運相當曲折。舒伯特生前想出版這部作品未果,去世後作品手稿被家人賣給一個出版商,卻仍然沒有出版。這部作品的首演是在 1850 年,距離舒伯特去世已有二十二年。三年後,演奏這部作品用的分譜終於出版了,總譜手稿卻不知去向,後來出版的總譜是根據第一版的分譜編纂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