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記者金昀瑾 吳卓勝 夏震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疆以瓜果美食聞名。脫貧攻堅路上,從生產端到加工端,從流通端到消費端,南疆人民讓「土特產」「立體化」,打開增收的空間。中國之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特別報導,29日播出:《「土特產」變身「金疙瘩」》。
饢是新疆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的饢文化產業園,就圍繞這「接地氣」的美食做起了文章。在這裡,中外遊客可以品嘗到玫瑰花醬饢、奶酥饢等120多個創意新品,還可以親手體驗打饢。阿不都艾尼·依瑪木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成為這裡的一名打饢師傅。
阿不都艾尼·依瑪木:我現在學會了很多技術,現在工資也提到3500以上,我現在也當上了小組長。
南疆積極發展饢產業,講好饢故事,加大文化創意研發,探索出一條助民增收新路徑。
伽師縣副縣長龐雪琴:旅遊觀光它首先是AAA級景區,有文化展示區。有我們的實驗室,(在食品)無論是營養搭配上,還是各種產品的研發上,我們有強大的科技支撐。
這裡是和田地區于田縣的庫爾班手工坊。手工皂、木搖扇等老鄉家裡常見的「土特產」全被搬進了直播間,在主播團隊的介紹下,稍不留神就賣完下架了。直播間不遠處的手工作坊裡,幾十名村民正有條不紊地製作著木搖扇。
67歲的買託乎提·依不拉音和老伴兒過去靠地生活,是村裡的低保貧困戶。如今老伴兒憑手藝在家門口做工,每月能掙1500元。
買託乎提·依不拉音:孩子和老婆都就業了,我們的收入一下子漲起來了,日子過得特別幸福。
電商賦能,庫爾班手工坊正逐步在于田縣25個重點貧困村「複製」開張,實現「居家直產、居家直播、居家直售」的「三居三直」扶貧模式,村裡的弱勞動力有了就業崗位和穩定收入。而曾經單一的玫瑰花傳統產業,也迎來了新轉機。
于田縣種植玫瑰歷史悠久,以前村民多用玫瑰制花茶、做果醬,收益不高。如今,高科技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為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新疆于田瑰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阿迪力·阿布都熱扎克:我們已經申請了十項專利,通過高技術來提高它的附加值,提取精油、純露等一系列產品。我們通過託市收購,來保持產業鏈有一個穩定的發展、長期長久的發展。
責編:秦雅楠
31887551,.【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土特產」變身「金疙瘩」,.2020-09-30 09:16:35,.204306,.秦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