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醫院體檢,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體檢項目會有或多或少的改變,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尿檢」。
尿,是人類為了新陳代謝的需要,由泌尿系統及尿路排出體外的液體排洩物,排出的尿液可調節機體內,水和電解質的平衡以及清除代謝廢物。
尿常規是一種簡單、廉價的身體檢查,但是不能小看它,它可是體檢中很重要的輔助項目。
那麼,尿檢到底能檢查出什麼呢?
尿液的酸鹼值,和食物的攝取有很大關係,例如痛風患者,如果尿液偏酸性,就很容易產生結石。
用來檢測腎臟濃縮尿液的功能是否正常,例如低比重尿,可能是尿崩症、慢性腎炎等,高比重尿,則是糖尿病、心臟衰竭、脫水等。
註:尿比重的正常範圍:1.015~1.025。
健康的成人,每天或多或少都會排出微量的蛋白尿,一般低於150mg ,如果檢測出來呈陽性,可能就是高血壓、腎臟疾病或泌尿道感染等。
是用來檢測有無糖尿病的重要指標,方便又快速,如果檢測結果是陽性,就需要進行耐糖試驗。
用來檢測肝臟疾病,一般來說,尿膽紅素原是由糞便排出,少部分才會從腎臟排出,若尿液中的尿膽紅素原過高,表示可能有肝硬化、急性肝炎或溶血性黃疸等。
酮體是體內脂肪代謝不完全的產物,常見於糖尿病患者。
當尿潛血檢測呈陽性時,可能是腎結石,也有可能是腫瘤或泌尿系統感染所致。
主要是進一步檢查泌尿系統疾病,尿液中的白細胞如果過多(正常值0-5 ∕ HPF ),表示泌尿系統可能受到感染;如果紅細胞過多(正常值0-2 ∕ HPF ),則可能是結石、腫瘤或腎臟問題。
註:此項尿檢必須留取中段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