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水冷系統製冷原理:
水冷冷卻塔原理:
溫差=進水溫度-出水溫度
5℃= 37 ℃-32℃,6℃ =38 ℃-32℃。
逼近度=出水溫度–溼球溫度
4℃=32℃-28℃,3℃=32℃-29℃。
冷卻塔散熱量:
KWh=C×M×△T(C=4180J/kg·℃)
冷卻塔標準冷噸定義:3GPM水在溼球溫度為78℉時,從95℉冷卻到85℉。
1標準冷噸=4.395KW。
華氏度(Fahrenheit)是用來計量溫度的單位,符號℉。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使用攝氏度。
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之間的換算關係為:華氏度=攝氏度×1.8+32
攝氏度是攝氏溫標的溫度計量單位,用符號"℃"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溫標。
補水率估算:
蒸發率:
Evaporation Rate = Range×0.001×100%
例:Range= 9℉,Evaporation Rate= 0.9%。
排汙率:
排汙率=蒸發率/(COC-1)
COC:濃縮倍率(通常取濃縮倍率為4)
最典型的排水是通過一個由電導計控制的電磁閥來自動完成。選擇一個帶閥門的放水毛細管來連續放水。
橫流塔漂水率<0.001%,逆流塔<0.001%;
補水率=蒸發率+排汙率+漂水率。
冷卻水流量的調節:
每臺塔都有對應的最低水量和最高水量要求;
冷卻塔應針對不同流量,應由不同口徑大小的噴嘴組合;
冷卻泵如變頻,請務必考慮冷卻塔最低水量;
建議採用冷卻塔風機變頻為優先選擇;
冷卻塔結冰情況分析:
冷卻塔結冰常識:
冷卻塔結冰,與採用冷卻塔種類無關。
冷卻塔結冰主要與冷卻水溫和環境溫度有關係。
當冷卻水溫出水溫度小於9℃時,已經存在結冰傾向。
避免冷卻塔結冰更重要來源於冷卻水系統的設計和運行操作。
冷卻塔結冰與冷卻塔形式無關!
逆流塔結冰位置:
橫流塔放置結冰措施:
冷卻水系統設計先決條件:
A.冷卻水出水溫度≥9℃;B.散熱變小時,應優先降低 風扇的轉速。
冷卻塔改善措施:
A.選擇兼顧冬天極端天氣和正常天氣的合理噴嘴大小;
B.底部水盤增加電加熱器和控制器;
C.在進風百葉處可添加電棒熱帶。
冷卻塔基礎:
冷卻塔單面靠牆
要求:出風口完全開放,比周邊牆高或與牆等高;如果冷卻塔單面進風則應將進風面面對開放區域;如果進風口面對牆壁,則與牆壁的間距應該滿足。
單面靠牆,進風面與牆的距離d的要求:
要求:
水塔的出口完全開放,並應高於或等高於相鄰的牆;
水塔應該安裝在空地中央;
保證進風面與牆之間留有足夠的距離,下降風速應該小於2m/s。
井式安裝,進風面與 牆之間的距離「d」 的要求:
布置要求:
1.如果設備會擺放在室內或地下室,應該選擇離心風扇鼓風式冷卻塔。
2.進風-四周的牆壁應該為百葉或開孔牆壁,或使用風管把室外的新鮮空氣引入到冷卻塔進風口。
3.排風-可外接風管,選型時要考慮ESP。
風管及風速的要求:
a.進風風管內的風速不應大於4m/s的速度,排風風管內的風速不應大於5m/s,過大的風速會增加外部靜壓損失。
b.單臺設備應該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來接進風和排風風管,所有風管應該保持相同尺寸來保證每颱風扇所需克服的外部靜壓相同。
c.進風和排風風管都需要配有檢修門。
d.應儘量避免在進風和排風口使用彎頭,如果必須要使用彎頭,請參考以下圖片,彎頭的高度應該遵循2/3原則。
項目實例:
錯誤:進風面離實體牆距離太近。
建議:
1.增加進風面離牆距離;
2.實體牆改為百葉牆。
白霧形成的理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