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在家輔導孩子作業,很多家長都有苦水要倒,為什麼給孩子花了那麼多錢,請家教、做習題,抓語文、抓數學,可就是不見效果,學習成績還是上不去。
其實,孩子學習上的種種問題,根源是專注力不夠。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曾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一步指出,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差異,是導致學習效果差異的主要原因。
通俗來說,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個房子,那麼注意力就是房子的門。所有要進入大腦的信息,都要通過這道門,才能進來。注意力差的人,這個房門就很小,能進入大腦的信息就非常有限,而注意力好的人,房門很寬敞,可以讓大量的信息進入。
專注力高的孩子,大腦前額葉發達。
家長對專注力有一個誤區,認為小朋友的專注力不夠是因為孩子內心不願意專注,或者說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貪玩或太懶導致的。因此當孩子做事情不夠專心的時候,家長就會嚴厲的訓斥孩子,各種威逼利誘。其實科學研究表明,專注力,是一個能力,而非孩子的意願。
從腦科學角度解釋,專注力跟大腦中一個叫「腦幹網結構」的東西密切相關,腦幹網的作用就是過濾攔截掉外界的大部分不重要的信息,然後把重要的信息傳遞到大腦。一旦腦幹網狀結構攔截的信息過少,導致海量信息闖入大腦時,注意力就會分散。
孩子的腦幹網結構是在青少年期4-10歲全面的構建起來,所以家長要學會使用科學的方法建議起嚴密的腦幹網結構。
1.視覺注意力訓練
0-1歲的小寶寶多看黑白卡,促進視力發育。1-2歲寶寶,家長帶著孩子多觀察圖片,讓孩子說一說圖片畫了些什麼,都在幹什麼,你還發現哪些特別之處。2-4歲的寶寶,父母陪著孩子看「找找看」類的繪本,讓孩子一張豐富的圖片中尋找到指定的事物。還可以玩一玩「找不同」的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要注意儘量少用電子設備,科學證明,孩子花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越久,注意力越差。
2.聽覺注意力訓練
一般常用的聽覺注意力訓練方法以指令遊戲居多,比如聽到水果馬上舉起右手。貼一張心理學課老師的教學課件,家長說出一個顏色,孩子迅速找到。
3.動作注意力訓練
注意力的訓練一般是從感統訓練開始的,視覺聽覺觸覺等都屬於感統訓練,動作訓練比較簡單比如教他做一些體操動作、舞蹈動作或一些遊戲動作,都能達到這種效果。定點丟沙包的遊戲,在很多注意力訓練營中都會使用到,注意力障礙症兒童學校最常見的遊戲之一。在缺陷兒童身上都能有很好的作用,用在咱們正常兒童身上效果更加明顯了。
閱讀是所有注意力障礙兒童必須要進行的每日訓練,研究表明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兒童的專注力,而且還能提高孩子的智商。鍛鍊兒童的專注力,就要有針對性的看書,如果只聽故事書這是遠遠不夠的。德國專注力訓練書,難度由簡到難逐漸深入,適用於3-13歲的兒童,讓孩子跟著書中的指令一步步地尋找線索,一點點提高兒童的注意力時間是這套書的宗旨。
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明顯能夠感覺出來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以及記憶力都有不小的提升,不少媽媽們都表示孩子第一天拿到書,專注其中看了30分鐘,完全沒有想到平時看5分鐘就跑開的孩子居然能看30分鐘書了,全是這本書的功勞。
注意力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專注力被破壞了,意味著大腦發育有缺陷,那麼後期在來修復是非常耗時耗力的一個過程。天才都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如果您的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父母要多花點時間改善了,否則到了中學,學習成績上不去,花再多錢補習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