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

2020-12-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徐生 林國兵 郭 峰責任編輯:李晶2020-05-09 07:43

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

——湖北省黃岡市新時代雙擁工作聞思錄

■徐生 林國兵 郭 峰

2019年9月30日,黃岡市各界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舉行公祭活動。周偉 攝

巍巍大別山,悠悠雙擁情。

在湖北省黃岡市這片紅色熱土,曾爆發過著名的黃麻起義。革命戰爭年代,44萬英雄兒女為國捐軀,其中5.3萬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鑄就了「萬眾一心、緊跟黨走、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黃岡革命老區精神,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

2016年7月29日,黃岡市喜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三連冠殊榮。

雙擁傳承密碼

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

「作為紅軍後代,從軍報國理所當然,這是咱紅安人的光榮傳統。」2018年9月9日,在紅安縣新兵入伍歡送儀式上,劉爭秀挽著雙胞胎兒子何江、何海的手,一再叮囑。

兄弟倆的曾祖父是一位紅軍,他倆聆聽著曾祖父戰場殺敵的故事長大。受曾祖父影響,現服役於東海艦隊某部的何江、何海,在學習訓練中互幫互學、並肩前行,去年底兩人均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無獨有偶。

在紅安縣,出生於軍人世家的軍轉幹部徐普查,家族裡4代13人接力從軍報國,人人入黨,個個立功,他的家庭被評為「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家庭」「情系國防好家庭」,他個人被評選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

新的歷史時期,黃岡市委市政府一直把賡續紅色基因、爭當紅軍傳人作為一項基礎工程,廣泛開展全民國防教育,開展雙擁文化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軍營「五進」活動,為黃岡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山山嶺嶺銅鑼響,村村寨寨戰歌昂,男女老少齊武裝,家家戶戶忙打仗。」這首被廣為傳唱的歌謠,是當年黃岡人民踴躍參加紅軍、積極支持紅軍的生動寫照。革命戰爭年代,許多黃岡人民把最後一碗米、最後一尺布和最小的兒子都送給了紅軍的隊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一支支革命武裝力量從大別山走出去,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朽功勳。

「不忘初心,我們才能更好地珍惜今天,永不迷航。」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說,「紅色基因是在革命歷程中用鮮血凝結而成的,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紅色永遠是黃岡最鮮亮的底色。」

2019年9月18日,黃岡師範學院原創大型音樂舞蹈劇《紅色薪傳》在武漢中南劇場上演。這一音樂舞蹈劇再現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中黃岡軍民同仇敵愾,為締造新中國建立不朽功勳的歷史畫卷。院領導介紹,建紅色陣地、演紅色劇目、辦紅色課堂、做紅色公益,已經成為全院師生的自覺行動。

放眼整個黃岡市,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等25個省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紅色教育大課堂,《黎明行動》《鐵血紅安》等反映黃岡革命歷史的紅色影視劇激蕩人心,雙擁街道、雙擁社區等12個紅色品牌成為城市耀眼坐標,黃岡中學、紅安列寧小學等12所「國防特色教育學校」引領一批批莘莘學子圓夢軍營。

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愛國擁軍故事數不勝數。近4年來,全市近9000名學子踴躍參軍入伍,20多萬塊光榮牌讓兵員大市的「光榮之家」綻放光芒,300多份立功喜報、200多名「最美退役軍人」、40名「十佳軍嫂」讓尊崇感落地生根,「軍人依法優先」早已成為黃岡人民群眾的共識和習慣。

助力強軍實踐

尚武精神融入擁軍文化

VR朗讀亭、數字讀報機……走進武警湖北總隊黃岡支隊「文化驛站」,數字軍營的文化設施建設讓人大開眼界。

「文化擁軍滿足了官兵個性化需求,離不開駐地黨委政府大力支持。」支隊領導介紹,從2018年起,黃岡市委市政府先後投資援建武警湖北總隊黃岡支隊基層單位17個圖書館(室),建成軍史館、紅軍小道、強軍大道、軍史牆、榮譽牆、文化牆,形成「一館兩道三牆」為主題的紅色陣地。2019年12月,黃岡市在「全國文化建設軍地共建共享試點成果現場推廣會」上作了經驗交流。

「服務強軍,就是要滿腔熱忱為官兵辦實事,真心實意為部隊解難題。」在市委常委議軍會上,市長邱麗新一番話情真意切,擲地有聲。

黃岡市委市政府堅持從服務部隊戰鬥力提升、解決好事關軍人軍屬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抓起,每年承諾為駐黃岡部隊辦的「十件實事」,件件都落實。

2019年5月,駐軍某舟橋旅營房整體改造,官兵住宿和訓練場所一時成為旅領導的「愁心事」。得知消息後,市委市政府協調黃岡師範學院騰出老校區,幫部隊解決了住宿和訓練難題。營教導員夏忠俊說,訓練場地問題的解決確保了戰鬥力建設不受影響。

事關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大事要事,特事特辦、馬上就辦,在黃岡已經成為助力改革強軍的一個主動選擇。

去年7月,市民兵訓練中心改造升級議題,提交市委常委議軍會專題研究後,「堅持一流標準、全面規範改造」的思路一經確定,市政府立即集中財力物力,採取「交鑰匙」的辦法啟動項目建設。黃岡軍分區領導介紹,訓練中心集信息指揮控制中心、多功能訓練場、武器裝備倉庫為一體,建成後將大幅提升國防動員能力和民兵戰鬥力。

黃岡市傾情解決現役軍人後代、後路、後院「三後」難題,有許多感人故事。「感謝黃岡市委市政府對軍人子女上學的關心和幫助……」去年9月,兒子因加分優先錄取進入黃岡中學就讀後,空軍某飛行學院黃岡籍特級飛行員呂政給黃岡市委發來感謝信。為解決軍人子女入學問題,市教育局出臺《黃岡市現役軍人子女義務教育優待暫行辦法》,全市近年來累計安排軍人子女200多人就讀重點學校,260多名軍人子女享受中考、高考加分政策。

統計顯示,近4年來全市安置隨軍家屬近50名,發放隨軍家屬未就業生活補助96萬元;委託43家培訓機構對退役軍人開展訂單式培訓,獲證率達98%;組織260名退役軍人參加報考國家公職人員培訓班,培訓後錄取率居全省前列。

本色永不改變

愛民傳統融入創新實踐

「沒有人能拿走你的堅強,唯有努力學習才能改變命運。」海軍黃岡艦領導的一句話,成了熊焱林奮發向上的座右銘。

熊焱林是黃岡一名貧困家庭學生,因一次意外造成身體局部燒傷,心中的傷痛揮之不去。黃岡艦官兵獲悉這一情況後,在扶貧助學活動中與他「結親」,每年資助3000元學費,並幫他重拾信心。

因為一艘艦,愛上一座城。巡航在浩瀚大洋,黃岡艦官兵始終與黃岡人民心連心。

軍民「心連心」,在駐黃岡部隊同樣得到生動體現。在社會養老院、留守兒童託管站,活躍著一支海軍某部「兵小丫」志願隊,女兵們利用周末照顧孤寡老人生活起居,為留守兒童當校外輔導員,成為老人心中的「好閨女」、兒童眼中的「兵姐姐」。

駐守一方,造福一方。支援地方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駐黃岡部隊以創新實踐為老區人民謀福祉。

「150畝桑葚年均增收7.2萬元、102畝冬棗園惠及14戶貧困戶。」回顧脫貧歷程,時任黃岡市陳策樓鎮程德崗村村支書熊豔明如數家珍。2015年初,黃岡軍分區與這個村結成扶貧對子,引入大別山生態休閒農莊項目,種植12000多株桑樹,第二年村集體收入超10萬元。

派駐17個扶貧工作隊,定點幫扶24個貧困村,與1160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協調引進60多個扶貧產業……一連串數字記錄著近幾年駐黃岡部隊與老區人民肩並肩共創美好生活的動人情景。

回望2016年夏天,洪災侵襲黃岡,黃梅縣考田河告急!浠水縣望天湖告急!危急時刻,駐軍部隊聞令而動,連續奮戰30多個晝夜,轉戰10個縣(市、區),轉移群眾3萬多人。洪水退去,人民群眾稱讚抗洪官兵是「新時代的紅軍戰士」。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駐黃岡部隊官兵和廣大退役軍人義無反顧,衝鋒在前。封控值守,防疫消殺,運輸物資……在戰「疫」的許多陣地上,都有他們的身影。

「個人不過年是小事,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是大事,我們當過兵的人在關鍵時刻要敢於站出來。」曾在火箭軍某部服役的退役軍人劉雲江,毅然放棄過年與家人團聚,帶領施工隊伍以最快速度完成黃岡市東城婦產醫院9層樓、累計1萬平方米病房的整理清掃任務,接著又趕往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投入黃岡版「小湯山」醫院建設。

「感謝人民子弟兵!有你們在,我們就放心了!」在臨時儲備倉庫,看到武警官兵忙著卸載防疫物資,住在二樓的一位老人掩飾不住內心激動,站在陽臺上衝著官兵喊道。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最無悔,危難時他一馬當先不後退……」在官兵卸載物資的過程中,老人在陽臺上為官兵播放起抗疫歌曲《誰最累誰最美》。歌聲代表人民群眾的心聲,由衷表達著對子弟兵的讚美之情。

相關焦點

  • 湖北省黃岡市新時代雙擁工作紀事: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
    魚水新歌唱響大別山——湖北省黃岡市新時代雙擁工作紀事林國兵、郭峰2019年9月30日,黃岡市在黃麻起義鄂豫皖蘇區紀念園舉行公祭日活動。周偉 攝巍巍大別山,悠悠雙擁情。黃岡這片紅色聖土,曾爆發了著名黃麻起義。200多位將軍橫刀立馬,44萬英雄兒女為國捐軀,30年浴血奮戰譜寫英雄篇章,源自緊跟黨走的堅定信念;30年紅旗不倒鑄就不朽豐碑,孕育軍民一家的魚水情誼。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根植紅色沃土的雙擁情日久彌新。
  •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的故事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的故事 2017年06月13日 13: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胡遵遠 字號 內容摘要:2017年,是劉鄧大軍千裡挺進大別山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響在大別山
    原標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響在大別山 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來到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了解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歷史。他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 新聲一班唱響開學季 新歌喚醒青春記憶
    原標題:新聲一班唱響開學季 新歌喚醒青春記憶 新聲一班唱響開學季新聲一班新歌喚醒青春記憶  新浪娛樂訊 近日,巨匠娛樂旗下新生代兒童組合新聲一班為迎接
  • 弘揚大別山精神 爭做時代奮鬥者
    本報訊(董 勇 楊德政)7月1日上午,「唱響溮河『三大品牌』,奮力實現『兩個更好』系列論壇之革命老區篇」在溮河區行政中心會議室開講。溮河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正聚精會神地聆聽。 「在建黨初期的豫南地區,總共只有6個黨支部,其中2個就在如今的溮河區。
  • 金寨徵集「大別山精神」文字表述語
    原標題:金寨徵集「大別山精神」文字表述語    金寨向社會徵集「大別山精神」文字表述語   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一般海拔500-800米,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金寨縣位於大別山腹地,境內千米以上高峰122座,平均海拔500米。
  • 歷史中的大別山,閃耀著紅色文化的光輝
    我院團委書記範新愛帶領優秀學生代表重訪當年紅二十五軍長徵根據地鄂豫皖交界的大別山脈,去探尋紅色經典記憶,傳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通過參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許世友故居」、「王大灣會議舊址」、「金寨縣紅軍紀念堂」等地,學院師生一行秉承著學黨史、知黨情的信念,深入了解大別山的紅色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的為民初心,領悟堅貞忠誠、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激勵了青年學生深厚的愛國情懷。
  • 《天涯明月刀》手遊如魚水茶葉品種介紹 如魚水是什麼茶
    導 讀 天涯明月刀手遊中不僅僅有著絢麗的世界觀,其中的茶葉品種也是不可勝數,其中如魚水就是屬於比較有名的茶類
  • 《天涯明月刀手遊》如魚水茶葉品種詳解 如魚水是什麼茶
    想必很多小夥伴對其都比較好奇吧,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關於明月刀中如魚水的... 天涯明月刀中有各種各樣的茶類需要大家知道是什麼品種,其中鶴沖天、望海潮、如魚水都是比較有名的茶類,那麼如魚水到底是什麼茶呢?
  • 李鴻玉新作歌曲"大大到咱家"講訴歡迎來大別山
    網易娛樂6月13日報導 近日六安市大別山革命老區歌手李鴻玉發布新歌《大大到咱家》,回顧了習主席等人到了安徽六安大別山革命老區看望一些革命老兵
  • 「大別山精神」文字表述語徵集活動啟事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六安視察時指出:大別山區是中國革命的策源地、人民軍隊的發源地,要提煉好、弘揚好「大別山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六安市委高度重視,決定開展提煉徵集「大別山精神」表述語活動。
  • 大別山下送清風 萬年臺上正氣歌——湖北文藝家走進英山
    原標題:大別山下送清風 萬年臺上正氣歌——湖北文藝家走進英山   5月30日,廉政新風潤鄉村——到人民中去·湖北文藝家走進英山暨黨風廉政宣教月文藝巡演在英山縣石頭咀鎮萬年臺古戲樓文化廣場精彩上演。活動期間,舉行了廉政書畫筆會、文藝演出等活動,英山縣千餘名幹部群眾享受了豐盛的「廉政文藝大餐」。
  • 《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大別山 尋訪動人革命故事
    見微知著  動人故事傳揚大別山精神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近一個世紀前,《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旋律伴著蘇維埃政府成立的喜悅在大別山區唱響。全面小康的2020年,紅色基因仍在這片革命老區熱土不斷延續。
  • 《樂齡唱響》打造老年人「合唱團」,鼓勵享受人生
    「歌唱是一種生命的愉悅儀式,《樂齡唱響》就是為歌唱這種儀式加上些許情懷與重量。」 《樂齡唱響》的製片人黃薇是中央電視臺最早的老年欄目《夕陽紅》的主持人。在她的主持生涯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與老年人相伴,為老年人打造一個專屬舞臺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在採訪中黃薇表示,「『樂齡』即是快樂的年齡,是能夠盡享天倫之樂的幸福階段。
  • 大別山精神
    在戰爭年代,正是因為靠著大別山精神,大別山區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新四軍第四支隊、新四軍第五師和大別山遊擊隊,還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歷史傳奇;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發掘大別山精神內涵,弘揚大別山精神,讓大別山精神在新時代彰顯其與時俱進的價值,指導大別山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成為大別山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的文化名片。
  • 大別山在哪裡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視作品或者書籍雜誌當中看到過大別山這個地方,可是究竟大別山的具體地理位置在什麼地方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簡要回答大別山坐落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處,大別山主風景區是我國4A級風景區。
  • 丁克森《草根與巨人》獲好評 新歌續寫熱血青春
    丁克森  搜狐娛樂訊 近日,搖滾唱作才子丁克森為電視劇《福根進城》獻唱的主題曲《草根與巨人》唱響熱血青春,獲得網友的一致好評,在央視節目《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的打榜中也取得了季軍的好成績,丁克森充滿勵志正能量的演唱,鼓舞了不少同樣為生活與夢想不斷打拼的年輕人
  • 紅色大別山
    但為什麼叫「大別山」,大家知道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別山的來歷,關於大別山的來歷版本有很多種,但有種說法比較普遍,相傳當年李白登上了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發現山南山北二側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讚嘆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而得名。
  • 七十年間有大別——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紀實
    奮鬥的山:拼與搏的故事會  大別山南麓的湖北省浠水縣,十月村。  這是一個普通的村莊,但村名源於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十月革命」。  新中國成立之初,十月村黨支部率領村民創辦農業合作社。從此,「十月」唱響全國。
  • 鴻飛新歌《夢想之路》首發 唱響夢想的聲音
    鴻飛新歌《夢想之路》封面  搜狐娛樂訊 鴻飛新歌《夢想之路》近日全網首發,在各大音樂平臺獲得極好的口碑,網友更是評價《夢想之路》是一首music.yule.sohu.com/20161214/n475851309.shtml report 1071 鴻飛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