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年開始,網際網路公司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黑科技對自己品牌的「加持」,比方阿里巴巴的空付和百度的筷搜……至今迴蕩在我們的腦洞裡。好的方案,能招自來粉,能提升品牌形象,強化品牌個性,甚至能讓用戶直接路轉粉……
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科技是天然屬性。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甩開膀子在黑科技上出大招的原因。
對於它們來說,愚人節從來就不是愚人節。和其他時候一樣,這一直都是真正聰明人的Game。
Google經常愚人節玩很大,甚至當年還在愚人節當天發布了Gmail信箱,差點讓大家以為是假的。
今年,Google不但發布了「無人自行車」、「地圖吃豆人」和「只是一副塑料框的VR眼鏡」……還發布了一款「找襪子神器」,徹底解決了「襪子總是少一隻」的人生終極煩惱。
不過呢,Google今年繼去年發布專供黑客賞玩的「漏洞」烏龍後,今年又在Gmail發布了「扔掉麥克風」按鈕,再次害得有人差點丟了工作……結果,只好以道歉結束這個害人的玩笑。
Google一向以黑客文化著稱,熟讀過去矽谷文化的人都知道,舊時代的「天才黑客們」向來以惡作劇為樂,完全不在意是否會真正傷害到無辜者。因此,Google的這些愚人節玩笑,無論是否害到人,它們的核心卻仍然是圍繞著「黑客文化」這一品牌核心來進行的。
正是基於這一原因,多年來,除了Gmail之外,Google的所有愚人節玩笑,都是「有趣的小玩笑」,營銷以品牌文化為核心,很少帶有直接的商業目的。這和Doodle的存在是同一思路。
和Google相似的有奧迪。今年奧迪在日本發布的愚人節玩笑,是顏文字車燈。有趣,但僅限於此。
此外,B站「炸毀自己主站」,百度吃一塊記住一個百科詞條的「記憶餅乾」等,都是同一系列:好玩,有點萌,原則就是不偏離品牌的文化。
但更多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愚人節營銷方案仍然還是以自己的主營業務為主。例如Uber的一鍵叫周公、一鍵叫拖拉機、一鍵叫鯊魚等區域性「一鍵叫」。此外,Uber還推出了特別服務UberSpring,從杭州取材提供 4 種「新鮮的產品」,包括泥土(優步?春泥)、龍井茶葉(優步?春茶)、西湖水(優步?春水)、西湖周圍的空氣(優步?春風)。據說UberSping原本是一款國際性產品,最終決定在杭州銷售。
以及阿里巴巴的VR購物「Buy+」。阿里巴巴每年的腦洞大多都是開在電子商務界——更有趣的購物體驗。名字都取得非常有趣,例如Buy+,這就是!敗!家!嘛。難為短片裡的演員們都那麼一本正經地說著這兩個字,完全沒有笑場。
不過,今年更讓人感覺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所發布的的「螞上」AR虛擬實境生活服務。
這個黑科技事實上是阿里巴巴搞了兩年,卻一直沒能實現的事情——社交。短片中,架設了一個小鎮,每個人都自帶或者購買標籤,進行愉快輕鬆的購物+社交。
這個短片並不只是愚人節的玩笑,它事實上預示了阿里巴巴未來的戰略方向——社交。
回顧一下過去阿里巴巴的愚人節玩笑,例如前年的「空付」。在那之後,兩年的時間裡,支付寶完全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場景中。如果沒猜錯的話,將來,恐怕螞蟻金服也將繼續深入日常生活服務,加強社交屬性。
與之類似的還有百度的Du Ring「戒指變身全球最小投影儀」和AI DU理財機器人等。
這些企業在發布愚人節玩笑的時候,事實上是希望通過這種輕鬆有趣的方式,預示企業戰略方向,引導用戶關注,進行市場預熱。
和前者相比,這些黑科技事實上就是直接進行產品的市場預熱了。去年,360曾經「假裝」發布一款手機,到了下午,人們就發現,360真的發布了這款手機。
今年,奔馳也玩了這一招:一把神奇的鑰匙——限量產品「Mercedes Pay」。它借的是Apple Pay這一熱點,事實上是進行的奔馳「Mercedes Me」戰略的營銷。這一次是直接開了一家奔馳線下體驗店 Mercedes me Store。奔馳官方自己都說了,「是預言還是愚人節玩笑,4月25日即將揭曉!」
這樣的營銷事實上還是熱點營銷。在愚人節推出,時間點和文案都非常誘人——它可能是假的但也可能是真的,你信嗎?
但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百度地圖推出的百度「呼叫無人駕駛車」.打開百度地圖,搜索熱詞中有「叫無人專車」,點擊就會出現「百度地圖無人專車」的活動頁面,即可呼叫無人專車。據說真有人呼叫到無人專車?
這也是業務的直接營銷。
熱點營銷最難的是將自己的營銷與熱點結合,硬上只能顯示自傷而非智商。「愚人節」卻是一個通用熱點,它受年輕人、技術宅、科幻宅……熱愛,他們普遍性格「開朗」——別以為宅就一定內向自閉——在與品牌結合的時候,品牌很容易知道自己在對誰說話,結合起來也相對來說更容易。
這恐怕也是知乎推出「值乎」這款「偽愚人節腦洞」產品的原因。知乎不需要另外付出市場調查的成本,而可以同時進行市場調查、市場預熱兩件事情。目前並不知道數據,但從朋友圈的表現來看,這款產品大受歡迎,很有可能近期真的推出。不過,「愚人節使用它」和「是否願意長期使用」,還是有一定差別的。知乎可能還需要小範圍進一步進行測試。
說到熱點營銷,如果單從公司的角度來解讀的話,騰訊應該是最具整合營銷特徵的公司了。
今年,騰訊推出的愚人節腦洞中,包括了:「Betae」、Qne-KEY、QQ瀏覽器智能瀏覽設備以及聯合NASA發射WiFi衛星這幾個受到最多關注。所有的營銷方案都圍繞著兩個關鍵點:1、人工智慧;2、VR。
Betae,號稱要向Google家的Alphago挑戰打麻將。假新聞裡,研發人員稱,Betae內部開發代號為貝塔鵝,其主要工作原理為「深度學習」,通過合適的矩陣數量,多層組織連結一起,形成神經網絡「大腦」進行精準複雜的處理。依託騰訊雲的強大技術能力,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千萬臺智能終端共同構成了貝塔鵝的大腦神經元系統,運算能力已達全球最快「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的5倍。而騰訊旗下QQ遊戲各類棋牌的8億局遊戲記錄,都已陸續輸入貝塔鵝大腦中。
QQ瀏覽器智能瀏覽設備則體現了人工智慧對於新聞真實性的分析、虛擬實境對於虛擬環境、人物的模擬則是直接切入人們實現日常生活工作的需求。
而Wi-Fi衛星的假新聞是這樣說的:一段騰訊打造衛星Wi-Fi計劃的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熱播。視頻顯示,騰訊正嘗試與NASA、CNSA和MDIF溝通合作,打造衛星Wi-Fi計劃,從而實現聯通全球Wi-Fi,未來使用任何電子終端通過騰訊WiFi管家都能連接上無線網。Wi-Fi衛星可以實現網絡安全的管理。
而騰訊汽車推出的Qne-Key則將其定義為「一款車載智能終端產品「Qne-key」,視頻內對此產品的定義是一鍵連結車與人的智能鑰匙,搭載了智能中控系統、投影前擋風玻璃、智能車內氛圍感知系統、無人駕駛模塊等高科技套件的智能駕車生態系統」。
分別簡單講完這幾款看似獨立的假新聞後,才能更容易理解鵝廠愚人節營銷方案的「蜜汁」完整性。
事實上,無論鵝廠的哪一個假新聞,從長遠來看,都是可以實現的技術。技術宅雖然腦洞大能上天,但耿直技術宅所說的一切都是基於現實的。
以Qne-KEY為例,視頻中的很多功能以現今的科技水平都可以實現。智能中控已成網際網路汽車的標準配置,從視頻內容的操作交互來看,智能中控的價值可以滿足車主在各種情況下的需求,通過中控車機大屏幕給智能汽車增加更多好玩實用的價值,而且中控屏是最主要的網際網路服務輸出載體。此外,前擋風玻璃的投影與智能車內氛圍感知系統可以將汽車升級成移動式的影院和KTV,未來可以一邊駕車出行一邊盡情K歌了,尤其是副駕駛可以肆意的享受網際網路汽車帶來的優質體驗,如若再配上無人駕駛技術解放了主駕,以後開車出行將成為一種休閒體驗的約會享受……
但,Qne-KEY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是一款整合產業鏈式的產品。
騰訊一直強調的連接人與服務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將其社交、娛樂、信息、生活服務等方面的資源輸出到車聯網市場……這意味著,無論是上天還是打麻將,還是一鍵分辨假新聞的瀏覽器,抑或Qne-KEY,所有未來可以實現的產品都是建立在騰訊的整合平臺上的。
正是因為這一原因,騰訊的愚人節營銷才能真正實現整合。
最後一類,就是愚人節的「哈哈哈哈,Are you KIDDING me?」營銷了。
簡單舉幾個例子就是錘子科技的醜顏相機、360的智能美甲……不多說了,讓杜蕾斯——無論什麼時候,它的腦洞從來沒有讓人們失望過——愚人節的一幅圖來評論吧。
版權:本作品由作者首發於經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權,轉發時切勿刪除版權資訊,否則追究相應責任。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文章所涉及判斷和結論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經理人分享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