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名單
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
為救援群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員陳陸
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
創辦愛心廚房溫暖無數人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
戰功赫赫的志願軍英雄王海
疫情中志願服務、守護醫護的快遞員汪勇
與時間賽跑的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
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學者葉嘉瑩
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當代「愚公」毛相林
不畏艱險丈量祖國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國測一大隊
張定宇:
現在回頭去看去年,壯烈但是也很平常,它就是我們的一個工作,它是你應盡的這份職責。
《感動中國》頒獎辭
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
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
身患絕症與新冠周旋
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
這一戰 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
那一晚 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
我們用血肉築成新的長城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張定宇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身為院長的張定宇日夜堅守,果斷決策,處理得當,帶領全體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張定宇自己還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確診為患有漸凍症,在新冠襲擊武漢時,張定宇隱瞞了病情,也無法照顧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陳陸:誓言「守好廬江」浪尖上逆行的他用生命兌現承諾
陳陸:
我還要回一次頭,還去救那兩個人。
《感動中國》頒獎辭
最先出發 最快抵達
為危難的鄉親奉上最好的年華
欠身體一臺手術
欠妻子一個告別
欠父母一次團圓
洪水洶湧
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
大雨過後
你是天空中燦爛的霞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陳陸
陳陸,男,1984年2月出生,2004年7月參加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生前系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2020年7月22日,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突發漫堤決口,導致4個村莊、5.8平方公裡被淹,6500餘名群眾被洪水圍困,情況萬分危急。陳陸同志聞訊後,率領大隊指戰員迅速投入搶險救援戰鬥。因決口突然擴大,所乘橡皮艇被捲入激流漩渦發生側翻,不幸落水英勇犧牲,用年僅36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陳陸同志犧牲後,應急管理部批准其為烈士並追記一等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應急管理部聯合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安徽省委追授其「優秀共產黨員」,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追授其「安徽青年五四獎章」,安徽省總工會追授其「五一勞動獎章」。張桂梅:她是崖畔的桂 雪中的梅 她說「學生比我幸福就足夠了」
張桂梅:
我這輩子的價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還是少,畢竟她們後邊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
《感動中國》頒獎辭
爛漫的山花中
我們發現你
自然擊你以風雪
你報之以歌唱
命運置你於危崖
你饋人間以芬芳
不懼碾作塵
無意苦爭春
以怒放的生命
向世界表達倔強
你是崖畔的桂
雪中的梅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張桂梅
事跡:
2000年,在雲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貧困問題。
2007年,張桂梅成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眾講述了自己的夢想,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學校建校12年以來,已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裡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患上了10餘種疾病。張桂梅說:「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後能為社會做貢獻時,我覺得值了。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開辦1元「抗癌廚房」18年不打烊
這對夫妻溫暖煙火人間
萬佐成 熊庚香:
在人生最後的時候,有人能伸手牽一把,給他一點光給他一點熱,就感覺到比較快樂。
《感動中國》頒獎辭
微弱的燈
照亮寒夜的路人
火紅的灶
氤氳出親情的味道
這陋巷中的廚房
烹煮焦慮和苦澀
端出溫暖和芬芳
慣看了悲歡離合
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萬佐成 熊庚香
事跡:
萬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對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婦。他們年過六旬,在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經營一間露天廚房。從2003年起,這裡也是一間共享「抗癌廚房」。
最初,老兩口在腫瘤醫院旁的小巷裡經營油條攤位。每當收攤時,總有患者家屬前來借鍋灶炒菜,夫婦倆從不拒絕。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求助,萬佐成和妻子就買了10多套廚具和煤球爐,多的時候,一天有近三百人來炒菜。因為設備大家共用,所以這個廚房被親切地稱為「抗癌廚房」。
為了讓「抗癌廚房」能維持下去,萬佐成夫婦開始收一點成本錢,炒菜收0.5元,後來,煤球漲價、電費漲價,二人難以支撐,炒1個菜就收1元,維持收支平衡。每年過年期間,廚房免費使用。
王海:
你美國的是一個人,我們中國人也是一個人。而且我們那個時候是毛澤東思想培育成長起來的,老子不怕死。
《感動中國》頒獎辭
在朝陽下俯衝
迎著西風開火
空中的尖刀 以一當十
疆土的堅盾 巡天衛國
山河已無恙 祖國的雄鷹已飛得更高
你刻在機身上的星星
是戰士們的巡航坐標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王海
事跡:
王海1944年5月投身革命,1946年6月參軍,1950年成為殲擊機飛行員。在抗美援朝作戰期間,他率領人民空軍年輕的第一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餘次,擊落敵機29架,本人擊落敵機9架。因功勳卓著,該大隊後來被命名為「王海大隊」。
志願軍歸國後,王海先後任師長、副軍長、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空軍司令員等職,是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1988年9月被中央軍委授予空軍上將軍銜。王海幾乎親歷了解放軍空軍發展的所有歷史性時刻。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至今仍陳列著一架繪有9顆紅星的米格-15殲擊機,這就是王海當年駕駛過的功勳飛機。
汪勇:
他們(醫護人員)就是上戰場去拼刺刀的人,那麼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呢?讓他們稍微輕鬆一點,能溫暖一下他們,他們舒服一點,會好一點。
《感動中國》頒獎辭
沒有人能百毒不侵
熱血可以融化恐懼
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
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
八方統籌百般服務
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汪勇
事跡:
武漢抗疫最前線的金銀潭醫院就在汪勇的服務區。2020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銀潭醫院的護士約不到車回家,在線求助。他就說服家人,趕到金銀潭醫院,把護士送回家。看到那麼多醫生護士在抗疫一線連續奮戰,連睡個安穩覺的地方都沒有,汪勇心一橫不再回家團聚,新年第一天他連續送了30名醫護回家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他就發動朋友圈來幫忙。司機缺口太大,汪勇就聯繫上了多家企業,最終讓醫護人員有了保障。出行問題解決後,汪勇又多方聯絡,讓便利店再次開工,解決了很多醫護人員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間,汪勇專門建了一個醫護服務群,只要醫護人員在群裡喊一聲,汪勇和他的志願隊就會出來搞定。
謝軍:
我們北鬥三號逐步把所有星上的單機產品的國產化率從80%提高到了100%。所以國產化這件事情,我覺得在我整個負責和跟大家一塊研製北鬥三號衛星過程中,應該是做得比較漂亮的一件事情。
《感動中國》頒獎辭
滴答 滴答
中國在等待你的回答
你的夜晚更長
你的星星更多
你把時間無限細分
你讓速度不斷壓縮
三年一騰飛 十年一跨越
當第五十五顆吉星升上太空
北鬥照亮中國人的夢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謝軍
事跡:
2020年6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這代表著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謝軍與北鬥的故事很早就開始了。1982年,謝軍大學畢業後即投身航天工業,參與了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風雲二號氣象衛星、海洋二號衛星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並用了3年多的時間,讓北鬥衛星用上了自主研製的精準的原子鐘。2004年,謝軍擔任北鬥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在北鬥三號衛星研製過程中,謝軍團隊創造性地實現了衛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的時間,將19顆導航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航天發射史的新紀錄。
《感動中國》頒獎辭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
山坡上種下了嚮往美好的第一棵苗
不信天,不認命
你這硬實的漢子
終於帶著鄉親們爬出這口井
山到高處你是峰,路的盡頭是家園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毛相林
事跡:
毛相林43年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幹實幹,帶領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裡的「絕壁天路」。
2005年以來,他培育「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遊,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志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鄉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後面貌,過上了富裕文明生活。毛相林打通絕壁、誓拔窮根的事跡傳遍了全國各地,贏得了人們廣泛讚譽,他也陸續獲得「時代楷模」「最美奮鬥者」「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等榮譽稱號。
葉嘉瑩:
人的精神品格能夠提升,提升以後,他就有他自己內心的一份快樂。他不會每天總是為追求現實的那一點金錢之類的東西而丟掉人生最寶貴的價值。
《感動中國》頒獎辭
桃李天下,傳承一家
你發掘詩歌的秘密
人們感發於你的傳奇
轉蓬萬裡,情牽華夏
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
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
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葉嘉瑩
事跡:
1950年代,葉嘉瑩先後在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等校兼職教授詩詞曲。幾經輾轉,1979年,葉嘉瑩回到祖國,成為當時南開大學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學教師。
七十年來,葉嘉瑩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她不僅精於傳統詩詞學,而且融中西文化學識於一爐,相對於前輩學者,她是更切近我們時代的一位大師。
過去幾年,葉嘉瑩陸續將自己的全部財產3500多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於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67年來
國測一大隊2次下南極
7測珠峰
39次進駐內蒙古荒原
52次深入高原無人區
52次踏入沙漠腹地
67年來他們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
用血汗乃至生命
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
《感動中國》頒獎辭
六十多年了
吃苦一直是傳家寶
奉獻還是家常飯
人們都在向著幸福奔跑
你們偏向艱苦挑戰
為國家苦行 為科學先行
穿山跨海 經天緯地
你們的身影
是插在大地上的獵獵風旗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國測一大隊
事跡:
國測一大隊自1954年建隊以來,堅持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他們徒步行程6000多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500多圈,他們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國測一大隊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生命極限的英雄史。建隊以來,有46名職工犧牲,還有許多人姓名難以尋找,連一塊墓碑也沒來得及立。他們的生命傳奇唯有大地作證。
感動中國2020年度特别致敬抗疫英雄
點讚14億人中的每一個你
我們要致敬的
包括14億人當中的你我他
我們應該為自己點讚
因為每個人都了不起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當然防疫仍未結束
我們依然需要努力
保護好自己
就會更快地等到
人類抗疫勝利的那一天
遴選寫作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