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讀大學的保安們

2020-12-15 騰訊網

張君成,36歲,山西人,被稱為「北大保安讀書第一人」。1995年來到北大做保安,1998年,拿下北大法律成人高考的專科文憑,後又修完一個自考本科文憑,如今是一所中專的副校長。

楊昌友,20歲,雲南人,清華大學保安,讀書的地方是圖書館監控室。他計劃熬兩年,考個文憑,將來回老家託人安排工作或考公務員。 南都記者馮翔攝

清華大學桃李園食堂的一碗牛腩面,20歲的雲南人楊昌友用了6分鐘就消滅掉了。

那輛二手山地車是從上一屆畢業生手裡買的,他騎著它一路向北,很便捷地從宿舍到食堂再到圖書館,捧起一本瘋狂英語。同時打開筆記本電腦,桌面是一張大大的日本動漫插畫———一對戀人。

如果僅僅到此為止,這不過就是一個普通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他不同。

他穿著一身整齊的制服,肩章上是醒目的「北京保安」;他讀英語的地方是圖書館的監控室,時間是晚上10時30分到第二天早晨7點。這段時間裡,他和同事兼室友,陝西人劉曉康要交替換班,一個人讀書學習,另一個人盯著32塊小屏幕的監控器,隨時提防可能發生的不測。

楊昌友和劉曉康都是為了讀書,特地申請換來做清華大學圖書館的保安,哪怕天天值夜班。他倆盤算著:熬兩年,考個文憑,將來回老家去託人安排個工作,或是考公務員。

「這個保安工作肯定不能幹一輩子,沒前途。」劉曉康說。

北京保安讀大學,是媒體幾乎一年一度翻炒的新聞。今年的由頭比較突出:2011年9月20日,北京市保安總公司召開表彰會,授予北京大學保安大隊隊長王桂明個人一等功。他下屬的這支保安隊伍成立17年,共有300餘人通過自學拿到了大學文憑。於是,記者接踵而至,直到保安隊不堪其擾,拒絕採訪為止。

事實上,十幾年來,讀書的保安早已不止在北大,還在清華、人大、北航……;讀書的也不止有保安,還有餐廳廚師、服務員、後勤修理工、宿舍管理員……

他們讀書的深層緣由何在,究竟有多少成效?知識真能改變命運嗎?

從保安到校長

「北大保安讀書第一人」,源於一次被外國人鄙視

目前能夠找到的,關於「保安讀大學」的最早記載,起源於一個叫張君成的山西人。如今,他一臉黝黑嚴肅的照片仍然貼在學校大門口旁邊的圍牆上,在最上面一排,註明「主管安保」。跟他16年前的工作很像。

區別在於:16年前,他是一身制服大簷帽地站在北大西門的崗亭裡,請每一個進門的學生出示證件;今天則是西裝革履站在操場上,頭髮抹得鋥亮,俯視著幾百名身穿制服的學生做廣播體操。

他任職的超越中等職業學校,是山西省長治市最大的一所民辦中專。「其實我是常務副校長」,張君成帶著點歉意笑笑。「不光管安保,還管教學、管理……什麼都管。」

36歲的張君成是媒體報導的「北大保安讀書第一人」,「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人物。然而,他讀書的真實緣由從來沒有被報導過:一次鄙視。

那是1995年的6月初,他從長治老家來北京文安公司做保安,被分到北大的「景觀門」———西門站崗。文安公司成立於1992年,隸屬北京市公安局下屬的保安總公司,彼時是北京高校保安的唯一一批提供者。此前,北京各高校只有保衛幹事、校工和「經濟警察」。保安屬於新生事物。

「我還想呢,這外國人素質可真高。沒讓他們進,還誇我。結果……」

時隔16年,張君成說起往事已經平靜了許多:七個只會說英語的老外要進門,拿不出證件。張君成不敢放行。事實上,他也不敢肯定對方是否懂得自己的意思。其時,初中畢業的他只會說「Y es」和「N o」。

雙方自說自話的最終結果是:溝通失敗。七個老外轉身離開,走出十幾步齊刷刷地回頭,向他豎起大拇指。張君成還在「又驚又喜」,七根大拇指一下倒轉了180度,向著地面。他傻掉了。

當晚,張君成給家裡打電話說,打算辭職。被母親罵了一頓「沒志氣」。想了幾天,他買來一本《英語三百句》,在崗位上開始讀。「我就想,如果我會了英語,決不會那麼丟人。」

北大西門是兩人交替值班,一人站在門口,稱為站崗;一人坐在門衛室裡,稱為坐崗。張君成選擇的就是這段坐崗時間學習。他的領導,當時還是一個保安班長的王桂明出於愛才之心,用換班等方法為他提供了很大方便。

張君成後來的人生軌跡,通過媒體廣為人知:一位英語系的教授發現了這個能用簡單英語單詞跟外國留學生對話的保安,幫他弄到一個英語強化班的聽課證。1998年,他拿下了北大法律成人高考的專科文憑。之後返回長治老家發展的他幾經輾轉,成為今天的常務副校長,又修完一個自考本科文憑。同時,他還是一名兼職大學講師,在長治學院講授公關禮儀課程。

「如果不是讀書,我現在肯定還要從事比較……低賤的工作。」今天月入5000元左右的張君成說,他準備報北大的法律碩士,如果不是每年五萬的學費太貴。

談及過往,他最大的遺憾是:那七個老外,後來再也沒見過,沒有機會禮貌地對他們說一聲「Y our credentials,please」(請出示你的證件)。

自卑原動力

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學生,面對大學生就沒有那麼自卑

到底有多少北京保安讀了書,或是在讀書?這是個無人知曉答案的問題。

文安公司派駐清華、北大兩校保安讀書的比例都在10%左右,其下轄的北京33所高校保安大隊都有自學者,但它已不再像20年前那樣,是任何一所高校保安供應的壟斷者。以清華大學為例,文安公司派駐的429名保安大約只佔全校保安總數的三成,餘下由許多家規模較小的物業公司負責。這些物業公司的保安中究竟有多少自學者,無法統計。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僅保安,自學行為已擴展至整個高校後勤服務階層,包括食堂的廚師、招待所的服務員、宿舍樓的管理員、後勤處的水電修理工……

他們之中,名氣最大的無疑當數張立勇。2001年,這個高中都沒有畢業的清華十五食堂廚師因在滿分670分的英語託福考試中獲得630分而名動一時,被清華學生稱為「饅頭神」。連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國十大年度新聞人物」等稱號。

在談及那段旁人驚服的經歷時,張立勇常用在自己身上的一個形容詞是:自卑。

在張立勇的回憶中,10餘年前的每天清晨,他去位於清華北側的生活區上班,正好與從生活區向南側教學區去的大學生們迎面交錯。年齡相仿,為什麼他們能去上學,而我只能撿煤球、燒火、切菜、蒸饅頭?「直到學了英語,我才不那麼自卑了。因為他們能學會的,我也能學會。」

儘管曾任職於北京奧組委、國慶60周年慶典組委會,原籍江西的張立勇仍目光平實。他總是微低著頭,態度謙遜,36歲,已開始謝頂。「我本來沒什麼口才,都是這些年參加公共活動練出來的。」他說,「我就是一個農民」。

自卑,這或許是更多的高校後勤服務階層改變命運的原動力。每當新聞或是娛樂節目裡出現保安的鏡頭,主管清華大學保安隊的文安公司二大隊隊長鞠國升總會多看幾眼。他直言:1994年入行做保安以來,自己一直都有說不清的自卑,「到當了副大隊長、大隊長才好一點。」2009年,央視春晚上了一個涉及保安的小品《吉祥三寶》,他過後找來視頻看了好多遍。對其中一句臺詞「當保安,我自豪」記得尤其清楚。儘管那句臺詞引來的其實是滿堂鬨笑。

保安讀書有什麼好處?鞠國升總結:讀書的保安員,解決問題的角度較為多元,執勤站崗時也更注重口語的文明禮貌,不容易惹事。「另外,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學生,面對大學生就沒有那麼自卑。」

相關焦點

  • 《南方都市報》《華商報》等總編輯祝賀《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
    深情寄語 一路同行《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戎明昌:港灣對話,瓊粵共進。《南方都市報》祝賀《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也祝願《南國都市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越辦越好!《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戎明昌《都市快報》副總編輯王晨鬱:《都市快報》祝《南國都市報》繼續勇立潮頭、乘風破浪,在新時代展現新風採。《都市快報》副總編輯王晨鬱《華商報》總編輯楊君:20歲,人生正風華;20歲,立業敢有為。將鏡頭對準城市發展,用紙筆寫盡百姓民生,這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的報紙,多次躋身都市報品牌創新力前列。
  • 大學保安在保安室支起畫架 通宵自學繪畫
    孔歡正在繪畫□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高翔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士峰怒吼的老虎、澎湃的巨浪、金黃的麥田、翠綠的參天大樹……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油畫作品都出自華中科技大學37歲的保安孔歡之手。孔歡說,他在保安室裡支起畫架作畫,越畫越著迷,「身邊的美好短暫易逝,通過畫筆記錄下來,不負我在華科的時光。」到大學當保安後重拾畫筆「這幅作品我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需要再處理一下色彩。」昨日下午,記者在華中科技大學南三樓見到了孔歡,他正在給一幅油畫做色彩處理。畫架擺放在他所工作的保安室一角,後面放著幾塊素描板。
  • 《南方都市報·深圳》融媒體版面:多元融合 「最強大腦」上線
    原標題:多元融合 「最強大腦」上線——評《南方都市報·深圳》 融媒體版面   4月10日,《南方都市報》B01版,宣布深圳大件事客戶端上線,整版簡潔的特色欄目展示告訴讀者,《南方都市報》不僅走在了媒體融合發展的前列,也是智庫型媒體的領先發起者,引領著國內媒體的轉型與發展。
  • 辦中國最好的報紙--南方都市報主編聊天實錄
    辦中國最好的報紙——南方都市報主編莊慎之聊天實錄  主持人劉峻說: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邀請的是南方都市報的主編莊慎之先生,首先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南方都市報》最近的情況。  主持人劉峻說:《南方都市報》這幾年在發行和廣告兩方面創了一個比較驚人的速度,您給介紹一下經驗好嗎?
  • 南方都市報:鶴洲高速橋下將建公園
    南方都市報:鶴洲高速橋下將建公園 NEWS.SOHU.COM  2004年01月09日10:57  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南方都市報
  • 南方都市報 | 國內首個開放式「大學小鎮」將在珠海誕生
    下文轉載自「南方都市報」,詳情可點擊「閱讀原文」。UIC承載12年記憶  再見,「袖珍」校園!南方都市報  記者:朱鵬景  2017年5月22日「2005-2017年,金鳳路28號,承載UIC 12年記憶的校園,即將與我們告別了。
  • 本科畢業生為考北大研究生 進北大當保安旁聽
    針對北大保安考大學現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鬥稱:「大學本來應當是開放的,應當引導社會觀念、社會潮流。現在只是有保安旁聽他們的課,拿文憑。我想未來應該更加走向開放,有更多的市民去旁聽他們的課,拿到文憑。」
  • 南方都市報、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兩家學習強國號上線!
    7月30日,「南方都市報」學習強國號上線。該學習強國號由南方都市報社運營。《南方都市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致力於「辦中國最好的報紙、做中國一流智庫媒體」。「南方都市報」學習強國號開設「頭條新聞」「灣區情報站」「數據智庫」「南都音視頻」「創意條漫」「直播嶺南」「南粵人物」等欄目,立足南粵、放眼全國,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通過圖文、音視頻等形式。
  • 網友:別說了,我也想去北大當保安
    在教授們的建議下,他開始讀書學習。文學、哲學、歷史類的書籍,他都愛讀。下了班,張俊成就讀書,抄書、寫日記。當時,保安隊有規定,宿舍10點熄燈,熄燈之後,張俊成就只能在被窩裡拿著手電筒看書。北大保安隊大隊長王桂明獲知後,特批會議室可延長熄燈,張俊成和幾個愛看書的保安一起,從此可以光明正大的學習。
  • 從一名高職生到入職南方都市報,再到成立公司,他的奮鬥真精彩
    「我真的很感謝學校,感謝藝術設計學院段老師給我們推薦的校外實習機會,如果沒有去南方都市報實習,我的人生經歷和發展過程將會是另一個版本。」王利談起他的求學與工作經歷,十分感慨。想起在學校那段美好的時光,王利說自己最懷念的就是那些可愛的老師們。
  • 張志安:新聞生產與社會控制的張力呈現——對《南方都市報》深度...
    之所以選擇《南方都市報》的深度報導(以下簡稱「南都」)為個案,主要基於兩個原因(張志安,2006):一、南都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都市報之一,其創辦迄今的發展歷程比較典型地體現出十餘年來報業生產與社會環境的複雜互動。尤其該報自2000年左右開始從「小報」向「主流大報」轉型,可能預示著都市報行業在經歷了市民化浪潮後尋求突破和改造的方向,對中國傳媒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探索意義。
  • 南方都市報兩記者遭毒打詳細經過
    就在公安部門出動之際,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指派南方都市報一名副主編及報業集團保衛科科長前往事發地。下午5時40分,南方日報報業集團代表在同和派出所與同和派出所刑警中隊龍隊長、白雲區公安分局戶籍科蔣科長(該科負有對村治保會業務指導任務)會面。  據龍隊長介紹,接到分局領導的指示和110的報警後,民警很快就趕到了現場。
  • 北方人在南方讀大學,四種難以適應的生活習慣,對此深有同感
    可能你一開始是由於書本中「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或是「香嫩流油的高郵鹹鴨蛋」的美食等勾起了你想要去南方讀大學的念想。但是實際體驗後才知道中國的語言文化的魅力是多麼強大。就算有如此大的差異,每年的北方高考生在報考志願時都會因為一些分數或者喜好的因素選擇到南方讀大學,因此也就會出現種種不適應的問題,作為一名北方人,我也曾到南方去上過大學,今天我們就來互相傾訴一下那些讓我們深表同感的「不適應」,一起笑著活下去。
  •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24人醫療團隊馳援武漢
    1月24日(除夕)20:00,經國家衛健委統一部署,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選派24名醫護工作者支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戰役。2003年非典肆虐,南方醫院醫療隊員們奮戰在抗非一線時的情景。南方醫院請戰前往1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請願書。
  • 西北大學一學院要求全院背《大學》 包括保安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文獻古籍《大學》的開篇。最近一段時間,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的老師們有些發愁,因為學校讓大家背誦《大學》,還要開會抽查。記者了解後發現,不光是老師,包括保安在內,全院都要求背誦。
  • 從保安逆襲成大學講師,這名勵志網紅老師原是「華師造」
    楚天都市報12月27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黨波濤)他曾是一名普通的高校保安,他也是以筆試第一名考入貴州大學美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他是貴州「十大傑出農民工」,獲得過省「五一勞動獎章」,也是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一名博士畢業生。
  • 洪崖洞保安大叔給遊客誇獎式拍照火了 景區給他特別設了個獎
    人民網點讚保安大叔。微博截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4日19時46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近日,重慶洪崖洞一位保安大叔因誇獎式拍照在網上意外走紅。「洪崖洞保安大叔誇獎式拍照」「洪崖洞保安幫人拍照全靠喊」等話題閱讀量破百萬,多個媒體大V轉發視頻,就連人民網都轉發了,稱「太魔性」。
  • 中科大「保安哥」考上公費研究生要讀博做科研
    原標題:中科大「保安哥」考上公費研究生要讀博做科研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人人網上曾經有這樣一條被中國科大學生們紛紛轉載的信息:「我校保安哥背著書包穿梭於教學樓之間,我們在校學生更應該珍惜學習機會。」  如今好消息傳來,當年這位「保安哥」在9月初,以34歲的年紀成功考取江西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公費研究生。
  • 教保安們說英語·杭州日報
    磕磕巴巴地用英語對同事念出這句話,嘉匯大廈的保安林美華臉不自覺地紅了。  「真不錯,念得很好啊!」還沒來得及不好意思,臺上的英語老師張蓓蓓馬上大力誇獎林美華。  「呵呵,40多歲了,這可是我第一次念英語……」林美華還是有些羞澀,不過馬上又專心地跟著老師讀起來。
  • 南方都市報2016年度十大好書
    👆 👆 👆書荒時,別忘了來戳我哦~南方都市報2016年度十大好書揭曉,今年十大,所有翻譯類不予評選,所評圖書均為本土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