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媽媽的絕望:孩子被搶,知道下落卻無法找回,法官也無能為力

2020-12-25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為人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的安危,尤其是不滿三歲的小孩子。除了看護好他們防止受傷之外,「人禍」也是父母們格外在意的,尤其是「人fan子」這三個字,更是讓人忌諱。多少家庭因為孩子被偷被搶而瞬間坍塌,父母窮盡一生精力也無法找回,簡直是人間最大悲劇。

現實生活中,有個這樣的媽媽群體。她們的孩子也在很小的時候被「搶」走並藏匿,雖然她們知道是誰搶的,卻因對方的狡猾而遲遲無法找回孩子。報警、去法院起訴,連法官也無能為力。這樣的媽媽,被稱為「紫絲帶媽媽」。

我能知道這麼個群體,還是源於某次刷手機短視頻,看到了相關畫面。畫面上的媽媽愁眉不展,訴說她們的孩子目前幾歲,已經被藏匿多少天,自己已經有多久沒跟孩子見面。為什麼她們用了「藏匿」而不是「走失」,孩子既然被藏匿,又為什麼不報警?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開始逐漸了解「紫絲帶媽媽」群體。

「紫絲帶媽媽」:起訴離婚前孩子被丈夫搶走,之後再也沒法見孩子

正在起訴離婚階段的新晉媽媽小麗,在自家家屬樓底下眼睜睜看著6個月的女兒被搶走,搶奪方是自己的老公和婆婆一家人。從此她就失去了女兒的音訊。儘管她之後不斷地打聽、尋找,偶爾會發現女兒的被藏地點,但只要去探望一次,第二次準撲空,因為對方搬家了。很多媽媽自從孩子被「搶」之後,就再也見不到孩子......

這樣的媽媽被稱為「紫絲帶媽媽」。指的是因為丈夫家暴或者其它原因鬧離婚,孩子本來被判給了自己,但卻被丈夫一方搶奪並頻繁變更藏匿地,導致媽媽和孩子骨肉分離,再也難相見。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已經提了離婚,為什麼不好聚好散,非要用搶奪孩子這麼極端的方式?

「搶奪孩子」的背後,是夫家人的險惡用心

①通過暴力搶奪,變相變更孩子的撫養權

法律規定,孩子在兩周歲內,撫養權歸媽媽所有。不少因為丈夫家暴或者不顧家等原因離婚的新手媽媽,在起訴離婚的最初階段,孩子是帶在自己身邊的。但這時往往會被男方一家覬覦,冷不丁會出個「搶孩子」的戲碼。

等夫家將孩子搶到手,再頻繁搬家換地址住,孩子媽媽這邊根本見不到孩子。即便這時候離婚勝訴,法院也判孩子歸自己所有,但卻因為被搶而落不到實處。

等男方搶走孩子養個一年多,孩子過了兩周歲,男方會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這時候孩子已經和他們形成了更親密的關係,女方這邊也有「沒盡到撫養義務」的事實。出於「孩子不宜頻繁更換撫養人和生活環境」的考慮,法官往往會將孩子判給男方撫養,這樣,男方就從最初不佔優勢的一方搖身一變,成了孩子的合法撫養人。

②搶走孩子後以此為要挾,在離婚時佔盡優勢

更何況有些男方會以此要挾尚在起訴離婚階段的女方,要求女方主動放棄孩子的撫養權,這樣才可換來對孩子的「探視權」。不然,就會要挾帶著孩子躲藏一輩子,讓女方永遠見不了孩子。不少媽媽出於無奈,只能被迫答應這樣的請求。

此外,有的男性還會以此為要挾,要求女方離婚時淨身出戶,這樣才能換回孩子。很多女性愛子心切,也只能妥協。

紫絲帶媽媽面臨的困境

①孩子被搶,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護

不得不說,在起訴離婚卻尚未離婚的階段,夫家將孩子「搶」走,法官也無能為力,畢竟「兩人沒離婚,他又是孩子的爸爸」。等到男方帶著孩子藏匿,女方也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尋找蛛絲馬跡,即便起訴至法院要求享有探視權,男方若拒不配合,法院也沒辦法。

②孩子即便被奪回,也會有心理陰影

當然,也有的媽媽足夠幸運,能將孩子重新從夫家「奪回」。但這樣對孩子依然有傷害。

因為頻繁被搶被奪,孩子的心裡會留下陰影。

被爸爸搶奪後,一向跟著媽媽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樣被細心呵護,還被奶奶頻繁灌輸「媽媽是壞人」,安全感被破壞,頻繁搬家藏匿的生活也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

有位孩子小時候被爸媽搶奪兩次,成年以後還有應激反應,看到路邊有白色麵包車就一激靈,感覺自己又要被搶走。

還好,新修訂的《未成年保護法》裡有了這樣的規定:不得以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爭奪撫養權。這對「紫絲帶媽媽」來說是好事,但因為沒有規定處罰方式,仍然有完善空間。

相關焦點

  • 特殊媽媽的絕望:孩子被搶,知道下落卻無法找回,法官也無能為力
    文|秘籍君為人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的安危,尤其是不滿三歲的小孩子。除了看護好他們防止受傷之外,「人禍」也是父母們格外在意的,尤其是「人fan子」這三個字,更是讓人忌諱。多少家庭因為孩子被偷被搶而瞬間坍塌,父母窮盡一生精力也無法找回,簡直是人間最大悲劇。現實生活中,有個這樣的媽媽群體。
  • 「媽媽,我的東西被搶了」,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導讀:「媽媽,我的東西被搶了」,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的東西被搶了」,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東西被搶,別強迫孩子謙讓,媽媽應該告訴孩子這幾句話
    媽媽強迫孩子謙讓大多數的媽媽在孩子的玩具被搶之後,因為顧忌面子,或者假裝的謙讓,亦或是自身的膽小都不願意幫孩子去把玩具要回來,並且還會一本正經的勸自己家的孩子要大度,殊不知這種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之下,長大後的花花在工作中經常被同事老闆壓榨,從不敢反抗,默默的承受著,花花自己也很委屈,就是不知道如何邁出那一步。媽媽幫孩子伸張正義也有一部分媽媽在對待孩子被搶的問題,做法非常的明智,能夠勇敢地幫助孩子處理問題,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
  • 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
    導讀: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衛生用品被搶購一空 一美國媽媽因無法給孩子買到紙尿褲失聲哭泣
    國際在線專稿:據阿根廷Infobae網站3月20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美國出現超市內的衛生用品被搶空的情況。近日,一名美國媽媽因買不到給孩子用的紙尿褲而情緒失控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網友關注。這名媽媽名叫勞倫·惠特尼,是4個孩子的母親。她在視頻中哽咽的說:「一群瘋子把紙尿褲都搶光了,我該怎麼辦......,我怎麼做才能讓我的孩子有紙尿褲穿?我又無法像你們一樣一次買20包紙尿褲」。這段視頻在社交媒體TikTok上走紅後,惠特尼接受了門戶網站Insider的採訪。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家長的2種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豆豆媽就是如此,當親戚家孩子來家裡玩,爭著搶玩具時,媽媽不會強制豆豆去分享,而是跟豆豆說&34;。然後,在豆豆猶豫的時候,媽媽還會上前去示範一下,豆豆見狀也就願意一起玩了。而性格不同,面對玩具被搶,也會有做出不同的反應。我們不妨來看看,準不準?第一種:只知道哭被搶後,除了愣在原地大哭,或是找媽媽哭訴之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這類孩子,一般性格較弱,不敢去搶回來,膽子也比較小。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怎麼去解決矛盾衝突,長大後也容易處於被動地位,很容易吃虧。
  • 「不是媽媽不想救你,媽媽確實無能為力,孩子,媽媽對不起你!」
    「不是媽媽不想救你,媽媽確實無能為力,孩子,媽媽對不起你!」對於天下父母而言,孩子都是他們的心頭肉,他們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會願意孩子受一點委屈,愛護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俗話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就是講述母愛的偉大的,他們為了孩子可以放下一切,那怕是臉面和尊嚴。
  • 「媽媽,他搶了我的玩具」:孩子玩具被搶時,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孩子搶玩具這是正常的事情,但是這也讓很多大人因為自己小孩玩具被搶陷入尷尬的局面,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幫孩子,大部分都是讓孩子謙讓,但是又害怕孩子長期謙讓,性格變得懦弱。也有的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的玩具被搶而對把搶玩具的搶玩具的孩子的打,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不理智的,就像上面新聞這個的爸爸做法就是不理智,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大一個小孩算怎麼回事呢。
  • 《坡道上的家》絕望的母親的身邊沒有無辜者
    由一個傷害了自己8個月大孩子的母親為引線,串起了許多養育了孩子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困境。全職媽媽的困境、職場媽媽的困境。而不論是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所面臨的困難原因似乎都是一樣:丈夫的不理解,周圍人的閒話和輕視。
  • 法官媽媽聽我說 | 「聽了,是心動的感覺」
    宇宙洪荒,生命浩瀚無垠但只有母親和孩子,真正分享過心跳身體裡的雙倍心跳,是孩子的第一句「你好」從此刻起
  • 孩子玩具被搶,你會怎麼做?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
    之後很多事情,都儘量不讓父母知道,或者是父母最後一個知道。 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親子關係,似乎是我們那個時代的特色。和身邊的朋友交流,他們同樣也是這種感覺,幾乎很少有與父母談心的。
  • 當孩子被搶玩具時,這些動作你做過嗎?
    1歲到3歲的孩子,對「所有權」的概念理解還比較薄弱,分分鐘變成熊孩子,伸手搶別人家玩具,但同時也會分分鐘變成受害者,被搶玩具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搶和被搶玩具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第一次當家長,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 用法律找回「迷路」孩子的「愛心媽媽」
    (原標題:用法律找回「迷路」孩子的「愛心媽媽」)
  • 當孩子的東西被搶時,家長這句不經意的話,影響孩子的一生
    好友佳佳最近很困惑,帶寶寶出去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孩子們一起互相爭搶玩具的情況,寶寶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走的時候,總是委屈巴巴的看著她說:「媽媽,我的玩具被搶走了」,這個時候她就會很糾結:教孩子搶回來吧,怕別人說小氣,又擔心孩子搶不過;不教孩子搶吧,又擔心孩子受委屈,以後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佳佳說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你好媽媽,再見》:媽媽的愛,沉重得讓我們無法想像
    宅在家的你是不是已經劇荒了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安利一下最近熱播韓劇《你好媽媽,再見》,講述的是一個悲傷而溫情的故事,和以往千篇一律的偶像劇不同,這部劇沒有復仇,沒有第三者,沒有情感糾葛。有的是媽媽對女兒沉甸甸的愛。
  • 玩具被搶卻讓孩子學會分享,是對孩子的傷害,培養邊界感很重要
    一個孩子的時候,家長們要處理的問題已經很多了,而當有兩個孩子的時候,遇到的情況也許會更加令家長們措手不及。比如孩子和小夥伴在玩鬧的時候,總少不了有小矛盾的產生。孩子的玩具被搶就是常見的情況,令孩子難過,還讓家長煩惱。
  • 孩子自閉症,爸爸失蹤媽媽絕望,網友:自閉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今天一早,貓爸就在網上看到一條消息:一個6歲的男孩兒在外面撿東西吃,身上還穿著尿不溼,後來人們通過尋找,發現這孩子是被媽媽遺棄的。一開始網友還指責這位媽媽,但事實並不是網友們理解的那樣。原來這個孩子患有嚴重自閉症,孩子的爸爸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失蹤了,媽媽為了照顧孩子、給孩子看病,這些年欠了很多錢,媽媽是因為看不到希望才這樣做的。而就在去年12月份,一位自閉症孩子的媽媽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帶著她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和肚子裡的胎兒。這位媽媽留下這樣的話:我現在好累,也許去另外一個地方就好了,兒子和未出生的孩子在那裡可以一起玩,希望寶爸要堅強!
  • 找回活力的媽媽
    找回活力的媽媽 2015-08-24 16:33: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前陣子弟弟決定舉家搬到市區,老家獨留媽媽一人。我相當憂慮,打算搬回老家陪伴媽媽,卻又猶豫若要在老家布置同樣的拍攝環境,這幾年累積下的存款可能見底。但弟弟在話筒那頭說的話,讓我決定回家。  弟弟說,媽媽自從知道他考慮為孩子搬到市區後,便開始嘮叨自己老了只想過安靜的生活,每天晚上孫子回家都吵得她睡不著。
  • 孩子因名字特殊無法保研,媽媽哭訴:都是我的錯,給家長敲響警鐘
    很多孩子的名字雖然很特殊,很好聽,但是對未來的生活也有著很大的不便。最近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媽媽在孩子還沒出生之前,就對孩子的一生進行了完美的構想,也忙前忙後地給孩子準備了很多出生後所需要的東西,但是最讓她在意的問題就是如何給孩子取一個更特殊,更美好的名字。
  • 孩子因名字特殊無法保研,媽媽哭訴:都是我的錯,給家長敲響警鐘
    所以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一些不太常見但是具有美好意義的詞語,希望給孩子取一個動聽又特殊的名字。但是有的家長也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弄巧成拙的情況。很多孩子的名字雖然很特殊,很好聽,但是對未來的生活也有著很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