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查電錶」,這是當前網絡上有名的一個段子,但是這種情況以前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經歷過,以前每個月的1號或者15號國家電網工作人員就會上門查抄電錶的度數,這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同時也是一種童年的回憶,現在再也看不到查電錶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家庭電器也更智能化,電錶也從以前的機械電錶逐漸普及成了智能電錶,智能貂蟬的好處就是插卡充電,不僅讓農村用電更為安全,同時也能讓人們隨時隨地都能充電費,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去排隊充電費了,但是依舊有很多農民表示,自從換了智能表後,家庭的電費正在變多,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其實在這裡可以明確地說一下,每個月的用電度數和換不換表沒關係,按理說只不過是智能表比機械錶更加的精確,同時家庭電費增多也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智能化家電
現在人們的家中電器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智能化,這預示著家庭的耗電量將會增加,就比如電視、洗衣機、熱水器、冰箱等等,有些電器都是處於運作狀態,自然而然耗電量就會增加。
二、生活習慣
而且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在發生著改變,舉個例子,以前空調剛出來的時候,很多家庭在夏天的時候都是熱到不行了再開空調,現在不一樣了,夏天回家到就會打開空調,間接的也會導致電費增加。
三、繳費模式變了
以前上門查表繳費都是用一個月之後,下個月再繳這個月的電費,現在不同了,電費就跟花話費一樣,要提前預存進去,所以很多人就一時沒有轉變過來,就會覺得電費增多。
不是電費增多了,而是家庭電器更多了,生活習慣也在慢慢改變,同時繳費換了一種模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