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簡介
09年4月,六屆十大精英、兩岸三地頂級華人精英聚首廈門,在隔絕了六十年後終於實現兩岸三通的海峽最前沿聚而論道,期待這些當代傑出頭腦的智慧思想的碰撞,他們將解析如何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價值,探尋中國企業家的機遇與挑戰,論道中華民族的大道之行。
•財富論壇:探尋中國經濟的真正引擎
4萬億基礎建設投資、拯救地產業、增加出口、穩定股市、銀行再次降息、開發新能源……紛紜目前中國的各大話題中,隱含的是尋找中國真正的經濟引擎這一宏大母題,最優秀的企業家、經濟學家的高峰聚會,將帶來對此母題的清晰分析。
•文化沙龍: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價值
最近圓明園獸首在法國巴黎大皇宮拍賣,在全球引起了有關中國文物、藝術品的廣泛關注和爭議,已超越了單純的藝術範疇,而進入了有關政治、意識形態、經濟崛起等話語層面。
屢創拍賣記錄、屢獲國際大獎的中國畫家、建築家、作曲家、導演們,怎麼從各自的立場,探析如何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價值?
最有號召力的精英平臺
六屆十大精英、兩岸三地頂級華人精英聚首廈門,500福建名流與會,他們的風雲際會,是身價數千億的財富聚會,是建築、音樂、繪畫、戲劇等多種藝術的多聲部重奏,是當代最傑出頭腦的智慧、思想碰撞。
最受關注精英話題
在經濟的寒冬,他們聚而論道,探尋中國經濟的真正引擎,探討中華文化的世界價值。
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平臺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報刊、電視、網絡全國80家媒體配合
二、嘉賓名單
何水法(國家級書畫大師)
丁學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部教授)
陳光標(中國首善、黃埔集團董事長)
樊建川(建川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建川集團董事長)
羅昭行(帆船賽中國杯發起者)
向熹(南方周末總編輯)
祈剛(著名服裝設計師)
邱志傑(著名藝術家)
郭文景(享有國際聲望的中國作曲家)
杜聰(著名慈善人士、香港智行基金會主席)
南方朔(臺灣著名評論家)
文化沙龍
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價值
嘉賓:
何水法(國家級書畫大師)
郭文景(享有國際聲望的中國作曲家)
南方朔(臺灣著名評論家)
祈剛(著名服裝設計師)
邱志傑(著名藝術家)
向熹(南方周末總編輯)
財富論壇
財富人生與社會責任(圍繞慈善和環保為核心主題)
嘉賓:
丁學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部教授)
陳光標(中國首善、黃埔集團董事長)
樊建川(建川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建川集團董事長)
杜聰(著名慈善人士、香港智行基金會主席)
羅昭行(帆船賽中國杯發起者)
向熹(南方周末總編輯)
嘉賓簡介:
何水法(國家級書畫大師)
何水法,字何雁,齋號燕廬、桃園居、流霞齋。浙江紹興人。擅長花鳥畫。1980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研究生班。現為中國 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商業聯合會藝術市場聯盟副主席,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浙江工業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 術創作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創作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員,浙江畫院藝委會委員,福建省畫院名譽院長、福州畫院名 譽院長,浙江省民建書畫院名譽院長,杭州師範學院美術學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何水法曾對兩宋的花鳥畫作過精深的研究,因此,他的工筆花鳥結構嚴謹,用筆圓潤自如,設色典雅秀逸,寫意則受青藤、八大之影響,因而所作寫意花鳥 氣旺神暢,筆墨華滋,渾然天成,厚實靈動,相映成趣。
何水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中央軍委、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勤政殿、懷仁堂、釣魚臺國賓館和毛澤東紀念堂及美國亞洲藝術博物館、日本國際美協、澳洲東方藝術家協會所收藏。在各地舉行多次個人畫展並出版多部畫冊畫集。
丁學良(政治社會學家,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
丁學良,安徽宣城人(今宣州)。在復旦大學攻讀碩士期間的論文受到于光遠、蘇紹智的賞識,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1983年, 丁學良的碩士論文《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觀之概覽》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屆「中青年社會科學獎」一等獎,獲得公派自費留學美國的機會。1992年獲得哈佛大 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師從社會思想大師丹尼爾•貝爾。在加入香港科技大學之前,曾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高等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丁學良在2006 -2008學年期間,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總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高級研究員,在北京從事有關區域競爭力和全球人才流動項目的研究,以及中美在 和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兩大領域裡的學術交流。同時期,他還兼任中國政法大學等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2008年9月,他回到香港科技大學。
丁學良的多部英文、中文著作和論文分別由劍橋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臺灣聯經出版公司、北京大學出版社等結集出版。
郭文景(享有國際聲望的中國作曲家)
郭文景, 197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現在該院作曲系任教。曾任四川省重慶市音協副主席。
郭文景是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作曲家。許多重要的國際藝術節,如愛丁堡音樂節、巴黎秋季藝術節、荷蘭藝術節及倫敦阿爾梅達歌劇院、德國法 蘭克福歌劇院等都曾安排他的個人作品專場音樂會。近十年來,迎接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稿約,其作品不斷地在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德國、義大利、波蘭、 瑞典、香港、臺灣及新加坡等地上演。目前,他已與有近兩百年歷史的國際著名出版社CASA RICORDI-BMG籤約,該出版社將出版他的作品並向全世界作宣傳推展。應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邀請,他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進行訪問。他還多次應邀到 瑞典皇家音樂學院、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曼哈頓音樂學院講學。
邱志傑(著名藝術家)
邱志傑,福建省漳州市人,199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現居北京為職業藝術家。九十年代初以其大型裝置作品《大玻璃…關於新生 活》知名於中國當代藝術界,這件作品將繪畫、裝置和偶發藝術融為一體,成為當時波普浪潮中重要的代表作。同時己在創作另一件作品《重複書寫一千遍蘭亭 敘》,該作在若干年後成為中國行為藝術與書法傳統之間的對話的經典之作。此後轉向以攝影和錄像等作為創作的主要媒體,是最早在觀念攝影的新領域進行探索的 藝術家之一。九六年後參加和組織了中國最早的錄像藝術展覽,介紹和編譯相關文獻,近年來更涉足互動多媒體藝術,成為新媒體藝術在中國重要的藝術家和組織 者。在創作上致力於將新媒體與中國傳統美學中深刻細膩的人生體驗相結合,克服了早期媒體藝術中冷漠枯燥的蹩病,追求強烈參現場感染力,開拓了新媒體藝術的 新局面。
祈剛(著名服裝設計師)
祁剛,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理事、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十大服裝設計師。曾服務於中服集團設計公司任設計師,2002年9月與薄濤製衣有 限公司合作成立祁剛高級定製工作室。2004年獲2004萊卡風尚設計師獎,2005年為電影《青紅》女主角高圓圓定製赴法國嘎納電影節的特別禮服「喜上 眉梢」推出新品牌「X」,並於中國國際時裝周舉辦祁剛專場發布會。2006年在中國國際時裝周舉辦「祁剛高級時裝發布會」,獲2006中國國際時裝周品牌 大獎「最佳風格設計獎」2008年11月11日,榮獲第12屆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
羅昭行(中國杯帆船賽發起者)
羅昭行,「縱橫四海」的恩施航海人,1999年創辦深圳易訊網絡公司,完成第一筆原始積累後,羅昭行有了追求體育事業夢想的資本。與帆船的接觸,讓羅昭行找到了自己體育事業的著陸點。
2005年對帆船的痴迷讓羅昭行開創了一項中國人的航海記錄。從法國拉羅謝爾港口起始,用時181天,穿越大西洋、地中海、紅海、印度 洋、南中國海等歐非亞3大洲7個海區,航程1.1萬海裡,羅昭行完成了中國人駕駛帆船的最遠距離航行。此項命名為「縱橫四海」的遠航活動也成為2005年 電視臺、報紙的頭條新聞。
2007年,在羅昭行的策劃推動下「中國杯」帆船賽順利召開。首次舉辦的「中國杯」,一百多艘帆船、一千多名隊員,從規模上一步就超越有二十多年歷史的「泰王杯」,結束了中國缺乏大型高端帆船賽事、從未舉辦過國際帆船大賽的歷史。
杜聰(著名慈善人士、香港智行基金會主席)
杜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士,哈佛大學東亞所碩士,儒學家杜維明學生。27歲就任瑞士某銀行駐香港聯席董事,2年後,榮膺法國一家銀行副總裁。杜聰在華爾街工作10年,當時的理想是「成為華爾街出色的銀行家」。這既是杜聰亦是其母的夢想。
上世紀90年代後期,杜聰首次接觸內地愛滋病人。在民間防艾第一人高耀潔帶領下進入河南上蔡後,杜聰義無反顧地終結了此前的光榮與夢想。2002年至今,杜聰只有一個身份,香港「智行基金會」主席,該身份他鐵心伴它終老。杜聰,一文不掙,全年無休的慈善銀行家。
陳光標(中國首善、黃埔集團董事長)
陳光標,中國首善、江蘇黃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共江蘇省委研究室特約研究員,江蘇省紅十字會副會長,江蘇省慈善總會副會長,江蘇省法律援助基金會副會長,江蘇省青年商會副會長,南京市孤殘兒童福利院名譽院長,全國二十七個市、縣榮譽市民。
陳光標多年來積極投身社會慈善事業,從事大量社會公益活動,扶貧濟困,先後捐建了希望小學、光彩小學、博愛小學16所,並通過光彩事業促進會、希望工程辦公室、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慈善總會等機構向貧困地區提供援助,受到黨和政府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先後被授予「2005中國誠信企業家」、「共和國經濟建設功勳人物」、「促進中國公益事業發展成就獎」和「全球100位華商品牌人物」、「海內外傑出人物——世界人民團結友好使者」、「中國公益事業十大慈善大使」、「中國公益之星」等多個榮譽稱號。
歷年來他在慈善事業不斷的無私奉獻和在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跡,「中國首善」已經成為陳光標名至實歸的代名詞。
樊建川(建川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建川集團董事長)
樊建川,著名收藏家,現為四川省政協常委、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建川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建川集團董事長。
樊建川先生1993年為收藏而辭官經商。從事收藏數十年,其藏品種類繁多,重點為抗戰文物和「文革」文物。此兩項收藏在國內位居前列,典藏57件文物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2005,他在中國四川安仁鎮創建了建川博物館聚落。出版有《一個人的抗戰》、《「文革」瓷器圖鑑》等多部著作。
其收藏事跡為媒體廣泛報導,「為了和平,收藏戰爭(抗戰);為了未來,收藏教訓(「文革」);為了民族,收藏傳統(民俗)。」是他的信念。
南方朔(臺灣著名評論家)
南方朔,原名王杏慶,祖籍江蘇省無錫市,在臺灣臺南市出生長大,臺灣作家、詩人、評論家、新聞工作者,臺灣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畢業,之後獲得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而後修畢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劃研究所博士班課程。
他與王健壯、司馬文武(江春男)、周天瑞等人共同創辦臺灣的新聞雜誌《新新聞》周刊,長期是該刊主將,後轉職香港《亞洲周刊》。
他創作大量的文學評論(包含詩論、書評),還有不少政論。有時於《中國時報》發表文章,另每周三於《國語日報》專欄〈光之所在〉撰寫英美詩歌選集及評論,並藉此提供讀者倫理指引。
南方朔對陳水扁頗多批判,對扁政府激進式臺灣獨立路線亦不贊同,長期關注政治、文化、社會議題,有「最用功的民間學者」之稱。
向熹(南方周末執行總編輯)
向熹,199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系。1999年擔任南方日報機動記者組副組長,在總編輯直接領導下,主持「新千年特刊」、「 中越邊境排雷」、「華夏文明千年行」等重大採訪的策劃與實施。2001年擔任南方日報新聞採編中心主任,負責南方日報日常編務統籌、特稿發動。期間以假日 特刊為陣地,發動南方日報報紙改革計劃。2001年後南方周末常務副主編、主編,積極實踐「都市特稿」、「時政報導」等新聞品種,在時政報導上取得較大成 就,代表作有《他們眼中的胡錦濤》、《癸未施政》系列專題。2003年創辦精英男性雜誌《mangazine|名牌》,提出「精英復興」的論斷,倡導「追 求卓越,優雅生活」的人生態度。現任南方周末執行總編輯兼《mangazine|名牌》主編。
十人以上團體訂票可享受八折優惠;
華人精英會會員免費參加此次活動,如有意向加入華人精英會,請點擊下面網址了解詳細信息。
華人精英會介紹:http://www.infzm.com/content/24195
訂票熱線:0592-2224608 韓小姐
簡訊內容:09年4月,六屆十大精英、兩岸三地頂級華人精英聚首廈門。他們將解析如何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價值,探尋中國企業家的機遇與挑戰,論道中華民族的大道之行。
盛典套餐特惠價僅需3000元,財富論壇特惠價僅需1200元,文化沙龍特惠價僅需360元,參與即可成為華人精英會會員。詳情請詢0592-222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