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丁克族",一個並不陌生的詞彙,在現在這個時代,這個詞並不像過往那般令人感到稀奇。
丁克族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除了主動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人群
可能在比較傳統的人看來,丁克族的做法有一些"有悖常理",但這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也是正常的,不應該受到外界的否定和批判。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生活方式的選擇上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追求,選擇當丁克族的人也有增長,不僅普通老百姓如此,類似娛樂明星等公眾人物也有選擇當丁克族的人存在。
在我們比較熟悉的名人之中,就有很多,如葛優、劉青雲、康輝、梁朝偉、周潤發等。
音樂人李建是丁克族,之前就曾經在節目中自曝:"我沒做好當父親的準備,主要精力都在音樂上,有點自私吧。孩子真的生下來要花時間好好培養,要跟他玩,陪他成長才行。"
李健的解釋,說出了大多數丁克家庭的心聲,很多人之所以選擇不生孩子,就是害怕自己承擔不起這份責任,怕耽擱了孩子的成長。
李健的一番話,說明了不想生娃的原因,也揭露了丁克後背的苦。
一:養娃並非易事
李健在採訪中回應了自己沒有要孩子的原因並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主持人提問道:你不要孩子,是不是也是因為迷戀青春,拒絕成人世界呢?
李健的回答是:跟那個沒關係。我覺得沒有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
李健的想法是自己無法像一名父親那樣對孩子傾注心血,所以還是不要讓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受苦。
著名音樂人樸樹也同樣是丁克族,他沒有生孩子是因為他覺得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苦,他自己可以承擔,但不忍心孩子去承受。
他們的回答都是出自對現實的考量,也是對自我能力的反省,認為養孩子並非易事,也確實如此,養孩子需要家長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育觀念和方法都對孩子的發展起到引導性作用。
藝人的生活時間一般都是比較繁忙的,雖然在外人看來他們的經濟能力高於常人,但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更多還是看家長本人是否有做足心理準備。
二:丁克背後的苦
歌手樸樹曾說:"人生太苦了,我可以承擔那些痛苦,但不忍心孩子也受苦。而且也不敢嘗試做父親,現實有太多令人不滿的地方,垃圾電視劇,垃圾食品,完全沒把握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的人。"
每個丁克族之所以做出了這一重要的選擇,也是有著各自的原因。
或許是因為身體原因不適合生兒育女,也可能是因為生活忙碌擔心沒時間精力照顧孩子,或者對自我能力產生質疑,不想在孩子出生後無法給予正確積極的教育。
丁克族背後的苦,並不如他人想像中那麼簡單。
他們需要忍受無子女兒孫的孤獨寂寞,也需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滿足晚年生活需求,正是因為缺少了子女的照料,他們更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去提升自我,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
而且他們做出當丁克族這一選擇,不論是大明星還是普通人,都是會承受非常大的精神壓力的。
三:當丁克族前應該做好慎重選擇
選擇丁克人生的家庭,都一定會幸福嗎?這個問題其實是因人而異的。
著名主持人康輝也是丁克的支持者,年輕時和妻子結婚就決定不要孩子。然而多年過後,康輝卻在視頻中直言"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或許會選擇生一個孩子。"
因為在她的母親離世之際,遺憾到未能看到自己的孫子。
這讓康輝才發覺自己有些自私,只可惜現如今的情況,也已經沒有後悔的餘地了。
所以在選擇生活方式上,要做好慎重的選擇,尤其是類似於丁克族這一生活方式的選擇,更是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例如首先要和自己的愛人協商好,根據二人的綜合能力來選擇是否堅持當丁克族。接著就是要給親人做好心理疏導,得到親人的理解支持。
當做好這一選擇的時候,就要開始為將來可能遭遇到的情況做好心理準備,例如養老儲蓄 方面的規劃,夫妻間情感的經營,以及更重要的是否能夠忍受無子孫兒女的孤單寂寞。
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決定之後就要為未來發展制定規劃,這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獲得更加自我和精彩,祝願大家都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是海馬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