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大講堂No.18

2021-02-08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院


我想就一個具體問題再發表一點看法,這個問題對清華大學及其科學技術院系蓬勃發展的其他高學府都特別重要。


應對氣候變化不僅僅是政府間談判或國家政策問題。它需要來自各個領域,特別是來自那些最有能力提供舊技術替代品的學科的創造性和創新辦法,而這些舊技術使世界陷入當前的困境。


科學使我們能夠了解氣候變化。它還將通過技術,在為我們提供創新解決辦法以克服這一迫在眉睫的威脅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我敦促你們之中專業從事工程和技術工作的人注意氣候變化,如果可能的話,將您的天賦和來之不易的知識專注於新的、更綠色的技術的開發和傳播上。


同時,我敦促您與您的社會科學家同事密切合作。他們的貢獻將是確保技術變革涵蓋人文和社會層面的關鍵。


技術開發和轉讓對於加快和加強氣候行動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更廣闊的視野,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就是一個強有力的例子:一個由國家、地區、部門和國際機構組成的日益壯大的網絡,它們共同努力提高氣候技術。


在這些努力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確保女性儘可能廣泛地參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我們需要所有人的聰明才智。


這也意味著,要確保女性在選擇塑造我們未來的技術方面參與相關決策。


女士們、先生們:


在結束髮言時,請允許我將時間向前推進,並期待明年的氣候變化大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我們需要發出這樣的信號,即氣候變化現在是並將繼續是國際議程中的一個優先事項,而且它是各國和全球在全球大流行病爆發期間和之後促進經濟復甦的工作重心。


如果通過努力的工作、真正的承諾和協調一致的行動,我們確保了COP26取得成功,各國將實現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環境部部長凱薩琳·麥肯娜做客清華主講氣候變化大講堂
    積極應對氣候挑戰 青年作用不可忽視加拿大環境部部長凱薩琳·麥肯娜做客清華主講氣候變化大講堂清華新聞網11月6日電 11月1日下午,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在主樓舉辦第五期「氣候變化大講堂」,加拿大環境部部長凱薩琳·麥肯娜(Catherine McKenna)應邀作為主講嘉賓帶來題為「氣候變化與青年參與
  • 清華大學2020全球暑期學校課程之一 「氣候變化大講堂...
    作為清華大學2020全球暑期學校課程之一「氣候變化大講堂」明天開講!勞倫斯·圖比亞娜法國前氣候大使,歐洲氣候基金執行長。法國開發署(AFD)董事會主席,加入歐洲氣候基金之前,曾是法國氣候變化大使和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法方特別代表。作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的主要貢獻者,被聯合國任命為氣候行動高級別領軍人物。
  • ...全球氣候變化三連講繼續開講 丁一匯院士講「氣候變化科學問題...
    近期,由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長江院)主辦的「長江大講堂」全球氣候變化系列講座陸續在河海大學舉行。12月11日,全球氣候變化系列的第二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作題為《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及其影響》的報告。報告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張建雲主持。
  • 《氣候變化動態》特刊——《華沙回聲》第5期
    (選摘自:11月18日路透社)非政府組織發布氣候變化績效指數報告  德國觀察和歐洲氣候行動網絡(CAN)11月18日發布氣候變化績效指數(CCPI)報告。該指數涵蓋了排放類型、排放水平、可再生能源供應、能源效率趨勢和氣候政策五個領域。在61個國家中,澳大利亞的CCPI排名已經從51跌落到57。
  • 應對氣候變化 世界青年在行動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
    應對氣候變化 世界青年在行動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新聞網11月21日電 11月17-19日,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暨2019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
  • 柳葉刀:癌症與氣候變化|氣候變化|空氣汙染|柳葉刀|紫外線|肺癌|...
    氣候變化是全世界即將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有關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也是包括醫學界在內的科學家關注的重點。最大的擔憂是氣候變化對傳染病的影響,以及與營養相關的疾病,而對於慢性病尤其是癌症的影響,人們還知之不多。《柳葉刀》旗下的《腫瘤病學》雜誌最近發文,探討氣候變化與癌症的關係。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二。
  • 海洋與氣候變化的關係
    新華網印度尼西亞萬鴉老5月14日電(記者李曉渝)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過程中的作用及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是本次印度尼西亞萬鴉老世界海洋大會的主題。   海洋是全球氣候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通過與大氣的能量物質交換和水循環等作用在調節和穩定氣候上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被稱為地球氣候的「調節器」。
  • 中國代表團積極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氣候變化對話...
    受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推遲至2021年舉行。為展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進展,促進各方溝通交流,進而為COP26成功舉辦奠定基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公約》)秘書處於11月23日至12月4日組織召開了70餘場「氣候變化對話」線上系列活動,涉及國家自主貢獻、市場機制、透明度、適應氣候變化、農業、氣候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2020年前實施和力度、全球審評等多項重要議題,是2020年底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最為重要的一次綜合性活動。
  • 氣候變化與社會變遷
    所有這些不免使人們產生疑慮:難道真是氣候發生了什麼異常嗎?  氣候本身在變化,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論從全球角度還是我國的情況,都能證明這一點。比如,自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升高了0.4-0.8℃;到目前為止,我國已連續出現了十幾個全國大範圍的暖冬,近50年來的年平均降水量也在逐漸減少等等。
  • 氣候變化詞彙集錦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氣候變化詞彙集錦 2009-12-14 22:55 來源:新浪教育 作者:
  • 氣候變化:一個全球性的話題
    編者按:氣候和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發展、人類進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重點問題。氣候變暖、極端氣候事件增加、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已成為氣候變化的事實,它們對自然生態系統將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氣候和氣候變化問題不僅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也是一個政治、經濟問題。
  • 氣候變化與森林火災之間的相互關係
    氣候變化與森林火災之間的相互關係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09年12月25日18:35
  • 考點22 全球氣候變化
    考點22 全球氣候變化1.全球氣候變化及原因分析氣候變化的主要表現: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和乾濕變化。
  • 南極氣候變化的時空多樣性
    曾兩次前往南極、三次前往北極的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陸龍驊說,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要想「解碼」全球氣候變化,必須對南極地區有所研究。  作為全球環境系統中極為特殊的部分,南極的氣候變化在時間和空間上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而這些變化對全球大氣環流和我國的天氣氣候最終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 關注氣候變化與可持續消費調查
    在我有生之年地球氣候會發生重大變化  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是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  有證據顯示在中國已經可以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我有責任改變自己的行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有責任促使他人改變行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請選擇:同意 不確定 不同意  8.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您是否認為政府應該採取有效措施
  •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分布圖
    英國風險分析公司Maplecroft近日發布的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報告稱,氣候變化對孟加拉、印度、獅子山等南亞和非洲國家的威脅最大,而冰島、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的風險最小。  發布報告的Maplecroft公司的傳播經理傑森•麥克格溫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中國面對氣候變化的風險等級為中等。
  • 民促會赴日韓開展氣候變化教育和氣候變化網絡交流之旅
    在韓國老師的課上,了解到韓國初中學生學的知識相對深入,並且與生活結合的很緊密,已經可以引導在報紙上收集氣候變化相關的信息,並且學生能通過分析光州50年來氣溫的變化,了解到氣候變化對生活造成的影響。東新中學的環教課老師Kim Yun-ju也向民促會介紹了她帶領學生打理菜園、親手栽種蔬菜並且記錄植物生長周期,供應給學校食堂的過程。
  • 聖誕節紐約氣溫料破紀錄 年輕一代關注氣候變化
    原標題:聖誕節紐約氣溫料破紀錄 年輕一代關注氣候變化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外媒24日報導,目前,異常天氣成為假期裡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千禧一代」參與討論尤其積極,他們對氣候變化益發關切。   Yik Yak對用戶的調查發現,近70%的受訪用戶對氣候變化感到擔心。
  • 中美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共同意願美國馬利蘭大學中國事務研究中心主任安耐德說:「在氣候問題上,中美兩國正在越來越多地進行合作。」在他看來,這是習主席此次訪美的一個「積極因素」。與此同時,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也認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是中美兩國現階段共同任務清單中的「重中之重」。
  • 北極氣候專家齊聚廣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惠婷):加拿大駐穗領事館和挪威駐穗領事館14日在廣州舉辦「從氣候變化到綠色發展研討會」,北極和廣州的距離一下拉近,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尋找解決方案,成為了與會者討論的熱點。挪威奧斯陸大學國際氣候及環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Maria Sand博士是北極監測與評估項目的專家組成員,研究北極地區短時段存在的氣候施力因素。她介紹,今年2月北極的冰融化得非常快形成孔洞,冰層越來越薄產生了漂移,陳年的海冰不停融化,海平面繼續上升。衛星觀測數據顯示,中國華南地區每一年海平面上升3-6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