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家裡有寶寶的父母,肯定都喜歡觀察寶寶睡著後的模樣。寶寶們在睡覺的時候,是最乖巧最可愛的,可以讓父母完全忘記寶寶平日裡的哭鬧。不過,很多家長在觀察寶寶睡覺的時候,肯定都會看到全國寶寶幾乎都會做的「投降」姿勢。看到這個姿勢後,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非常有趣,但是你知道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姿勢嗎?
王瑩的寶寶出生一周多了,她也和寶寶一起回到家裡休養。生育的痛恢復的差不多後,王瑩終於有心力好好的看看自己的寶寶。和所有的媽媽一樣,王瑩怎麼看都覺得自己看不夠,總覺得自己的寶寶是全世界最可愛的那個。她也驚奇的發現,寶寶在誰家的時候,總會做一個像「投降」一樣的動作,婆婆看到後,說應該用被子把寶寶的手抱起來,防止孩子驚夢。可是,一旦她們打開包裹,寶寶的手又立馬擺出「投降式」。王瑩在媽媽群裡看到很多寶寶也有這個習慣,她不禁好奇,為什麼寶寶會有這樣的姿勢呢?
1、被束縛太久
懷胎十月,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窩了十個月,雖然很有安全感,但是舒適度非常低。出生後。寶寶突然發現自己身邊的束縛都沒有了,手也能伸的很遠,自然而然就想要舒張自己的身體。
2、自我保護,防止側翻
雖然寶寶還很小,但是他們是非常聰明的。新生兒大多數時候只能平躺,但是有些小朋友是可以翻身的,但是再翻回來卻非常困難,而且還容易被被褥掩住口鼻發生窒息。所以寶寶把兩個手舉起來,就可以防止自己發生「側翻」,避免危險發生。
3、無處安放
有些寶寶之所以會把自己的兩隻手舉過頭頂,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小手沒有地方放。小寶寶的身體比例比較小,胳膊也很短,放在別的地方都非常不舒服,但是舉過頭頂的時候,胳膊可以完全貼在床上,得到極大的安全感。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寶寶「投降式」睡姿呢?
1、準備睡袋
換季的時候,家長總害怕蹬腿伸手會導致孩子著涼。那麼家長就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大小材質合適的睡袋,避免孩子著涼。
2、不要強行改變
投降式睡姿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對孩子的健康也沒有本質的傷害,因此家長也不要太擔心,也不要強制的改變孩子睡覺的姿勢。而且,不要把孩子抱的太緊,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3、不要太「安靜」
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睡覺,在孩子入睡後,根本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響。因此,當稍微有點動靜時,孩子就會有「驚跳反射」,手臂突然伸直,手掌伸開,雙腿蹬直,又將胳膊收進胸前。
這種反應多半是孩子被嚇到了,因此孩子睡覺後,可以有輕微的聲響,讓孩子習慣這樣的「微噪音」。總而言之,孩子投降式睡覺是正常現象,做父母的不要過於緊張。
我是杏媽育兒,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