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作為當前的一個熱門專業讓多少理科生爭破了頭,當然熱門就有熱門的理由:建築行業入行門檻高,專業知識要求多,當前付出和未來收益成可見正比⋯⋯而高中時大家心目中的建築學和真正的建築學存在一定的差別,那麼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建築學學些什麼。
首先要說的是建築學並不是土木工程。如果說土木的同學是工程師,那麼建築學出來叫設計師。土木工程研究材料力學(如混凝土、鋼筋),結構配置(如鋼混結構,大跨度鋼結構),負責在建築師出了設計方案後與之協商合理受力結構,專業偏向宏觀物理。而那並不是建築學!對土木感興趣的同學看清楚別選錯了!
那麼什麼才是建築學呢?
這門課從大一貫穿到大五,真真正正的建築學專業課。課程很特別,採用導師小組制,每個老師每個作業帶12、3個學生,手把手地教你將一個方案從無做到有。那麼五年來作業都有什麼呢?大一剛進去時有基礎的平面構成、立體構成、空間構成,到小建築測繪和渲染表達,景觀建築小品設計,大二開始真正的建築設計,每個作業長達半學期,有學生宿舍設計、別墅設計、學生活動中心設計再到幼兒園設計,大三之後會有更難的客運站啊博物館啊等等。自由和特色,這是建築學專業最大的特點。這門課上你必須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才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方案作品。老師會告訴你哪裡不合規範哪裡改一改會更好,但審美並沒有絕對標準,設計的路沒有盡頭,於是你需要對建築的熱愛和細心嚴謹的性格品質來堅持下去。相信我,到交作業那一刻的成就感絕對不是別的事情能比的!
由於建築專業對審美和美的表達有要求,要求也就反應在了美術成績上。國內大多數建築學在入學時要參加素描加試,不合格會被強制轉專業。當然大家不要太擔心,只要你有誠意,高考後的突擊練習過加試絕對不是問題。以我自己為例,高考前從未畫過畫的我高考後練習一個月輕鬆過加試!大一大二一直有美術課,然而很多同學覺得並不夠,許多人會選擇在寒暑假外出繼續練習水彩、水粉、鋼筆畫、速寫等。若你作好了犧牲寒暑假的覺悟,那建築學歡迎你。
建築學需要的理工類課程有: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構造,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這門專業只招高分理科生是有原因的,高中時期數學物理打下的基礎將會在建築學裡受用終生。拿力學來說,雖然我們不如土木的同學研究得那麼深,但作為建築師你必須要懂,不然在將來真正做設計的時候,拿什麼知識跟結構工程師撕逼、堅持自己的設計方案呢?
設計是帶著腳銬的舞蹈,必須在一定的規律裡創造,符合一定的規範。這就是理工類課程的作用。即使你再不情願也要認真學好,畢竟將來的註冊建築師考試還要再考呢!
建築學需要的文史類課程有:建築學概論,外國建築史,中國建築史,當代建築思潮,環境心裡與行為學等。
都說建築學是一門涉及面很廣的專業,沒錯,沒有一定的見世面而閉門造車是不行的,先有廣度才能有深度,而這就是文史類課程做的事。
雖說是文科課但已不如高中時那樣全靠背了,不同老師的課分不同的專題,而老師在上課時通常會講自己的主觀理解和研究內容,需要同學們在課後有相應的閱讀量,才能做到理解然後融匯貫通。不少高中理科同學是因為不喜歡文科才選的理科,但在這裡你不要怕,能學到歷史文化的精髓、聽到老師的見解,再有自己的獨特思考,可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於是總結一下,建築學是一門文理工藝術結合的專業,是一門需要廣泛涉獵又精益求精的專業,是需要大膽創造也需要嚴謹周密的專業。
這門專業很累,我們每到交圖前連續一星期通宵不在話下;這門專業很苦,在靈光乍現那刻到來之前可能是絕望的黑夜;這門專業很煩,要懂的要研究的東西太多太多,但是——這門專業,建築學,能夠愛上它,為它而努力,真的很快樂。
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只要你認真,五年制本科後就業根本不是問題。
延續蘇元山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