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衛生間內漏水狀況不嚴重,而且不是水管破裂引起漏水,基本上在修補時都不需要砸磚。於是問題來了:怎樣知道是不是水管引起的漏水呢?
漏水原因確定
需要停止衛生間內的用水,等待衛生間完全乾燥後進行觀察:
1.如果在衛生間不用水期間,依然有水滲出,證明是由於上水管破裂導致漏水。此時必須砸磚才能修補。
2.如果衛生間不用水時不漏水,稍微有點水就漏。這證明是下水管破損,可以不砸磚修補。
3.如果只有在衛生間內大量用水、積水時才會漏水,一般是因為防水層發生了破損,或者角落防水不夠完善。此時也可以不砸磚。
下水管漏水——塑鋼泥
下水管漏水,去樓下的天花板上觀察,一般都能看到明顯的破損點——水是從管道往外滲,天花板上看不到水漬。
這種問題比較好解決:去買一種叫做「塑鋼泥」的產品,這東西拿在手裡就像是我們小時候玩的橡皮泥。用它包裹住管道上的滲水點,等待自然乾燥後,就會變得硬邦邦,手感有點像石膏。
乾燥後的塑鋼泥有很強的黏性,可以堵住滲水點。
註:下水管破損相對來說好解決,如果破損程度較大,也不需要拆掉地面。直接把管道拆掉更換即可——可能要對樓下的吊頂造成破壞,這個成本比砸地面低多了。
防水層破損——滲透性防水劑
衛生間外牆上有水漬,摸上去潮乎乎的。或者樓下天花板上有水漬——一般在管道四周或牆壁角落。
此時可以購買滲透性防水劑,把它倒到自己家的衛生間內(記得提前堵住地漏)、噴在牆上,等待自然晾乾。
24小時候,原本是液體的防水劑會變成果凍狀。此時只要將這層「果凍」揭下來清理乾淨即可。
滲透性防水劑會沿著滲水的路線往樓下或外牆上漏水,隨著它逐漸乾燥,就會將防水層上的破損處堵住。
註:只有少量漏水時,才能使用滲透性防水劑。如果防水層被破壞的太多,只用滲透性防水劑是不夠的,還是要砸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