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
在發文章前,先是通過自己博客用markdown進行編寫;然後生成對應的HTML標籤複製到頭條或公眾號;然後,然後就某些代碼片段的排版看的心碎,自己都沒心思往下看,更別說讀者;由於其他第三方的限制,不能直接導流到博客,所以排版...
下決心前的契機
昨天發了一篇 GO語言學習系列五——GO的控制語句(補充指針),裡面用了大量的代碼片段(近段時間代碼片段最多的一片文章)在自己博客顯示當然是沒有多大的問題(頁面顯示的主動權在自己手中)當把內容複製到頭條和公眾號後,對文章進行 預覽的時候,發現還好,當一發布就傻眼...然後趕緊編輯和在頭條裡自己評論雖然知道於事無補,但頭條後臺通過還有人收藏這就很尷尬了,我自己也感覺是時候下決心處理了第三方文章排版的問題了
為什麼是今天
發現這種情況有幾天了,之前是將代碼片段進行截圖當代碼片段過多時,截圖就意味著讀者需要更多的流量來進行查看,並且無法複製昨天發完文章後就打算處理,但...昨天在處理上面這個事情(vip視頻:https://tool.astarblog.cn/video.html)所以今早就進行各種搜索,看是否有開源的一些解決方案
為什麼使用開源而不是自己重新做
如果有開源,說明有些人和我遇到了相同的問題,既然已經有解決方案,並且解決方案經過人測試為什麼不用?我記得之前在SF論壇回答過一個關於markdown相關的問答:markdown其實就是將某些特定的標籤轉化為HTML的形式所以如果是自己做,其實代碼最多的地方也只是將某些代碼片段進行正則匹配與替換,還好我打到了兩個還不錯在github開源的插件,直接down下來就好,當然是給了star
第一個:markdown-here
至於這個用法我就不介紹了,網上太多教程,可以自己去github上面查看與下載,算了,我還是發網址吧
chrome擴展地址: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elifhakcjgalahccnjkneoccemfahfoagithub:https://github.com/adam-p/markdown-here其它瀏覽器的擴展需要你自己去發現
第二個:online-markdown
為什麼會有第二個呢,因為這個是專為公眾號進行排版,顯示效果更好,markdown-here是大眾的
github : https://github.com/barretlee/online-markdown
當然這篇文章就是通過上面介紹的插件進行轉換過的,大家可以看看排版
代碼片段測試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s := "good bye" var p *string = &s *p = "ciao" fmt.Printf("指針地址: %p\n", p) fmt.Printf("指針P的值是: %s\n", *p) fmt.Printf("變量S的值是: %s\n", s))
哎!百家號一定要圖片,我能怎麼辦,在正版圖庫copy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