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慘遭滑鐵盧掛科無法畢業怎麼辦?
近日,原教育部副部長張天保以及國際安全專家王學軍接受媒體採訪時,對疫情下留學界最關心的「2020年後能不能去美國留學、還值不值得」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兩位專家提出,美國教育終究是國際上最好的教育,美國大學終究會保障國際留學生的權益。
無論是哪一年,那一份世界大學的榜單,美國大學一直是領跑全球,世界前十的大學美國佔據了半壁江山。每年幾百萬留學生前赴後繼,只為了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給自己的學歷鍍金。
然而,留美學生雖多,遇到的困難也不少。不論是國際學生還是本土學生,美國大學都一視同仁,並不會因為你是國際學生不適應環境和語言能力差就給到特別寬容。
一名美國留學生就曾客觀評價過美國大學對待國際學生的態度:該考試就考試,不管你是不是老外,語言測試是第一步。雖然申請的時候就需要提供託福成績,但很多大學在新生剛入學的時候,學校還是會組織一次語言考試,聽說讀寫,語言不好就會被安排專門的ESL語言課程。
正式上課以後,國際學生是跟著本土學生一起上課,通常分為教授的演講課和助教帶的討論課,不管是美國人還是留學生都必須要參與討論,這個跟分數直接掛鈎,而且並不會因為是留學生而降低標準。
因此,留學生想要在美國大學校園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在留學生中也會有一部分人因為性格原因,在課堂討論的時候不活躍,在課下學習花費更多時間精力複習課堂筆記,還是難以適應這種學習方式。並且到了專業難度更大的學習階段中,很多留學生開始感到學習吃力,跟不上授課節奏,考前複習時間不夠,各種因素混雜在一起,掛科的風險也大大增加了。
那麼在留學生遭遇掛科之後,應該怎麼辦呢?美國大學是學分制,本科四年修120個學分畢業,如果一門課掛科,需要重修或者修另外的課程不上學分,並且填上GPA的空白。這樣一來二去,掛科多了,GPA越拉越低,最終與大學脫鉤,無法畢業。
可在現實生活當中,留學生不能畢業,沒有學位,只能徒增很多煩惱,並且多少年後再回想這段經歷,都只能嘆息一聲。如果本科沒畢業,該怎麼補救?
在美國掛科不能畢業之後,可以再次轉學前往其他學校就讀,但是緊急轉學的弊端也非常大,因為轉學分的相關問題,緊急轉學也就意味著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本科學業。轉學的學分並不能全部轉換,只能轉去部分學分,而且學校也非常差。很多人為了補足GPA畢業,花費7年本科都沒有畢業,美國的消費能力本就很高,七年的時間更是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最後還沒有拿到學位,對於自己心理壓力也非常大。
另一種選擇就是直接申請Master就讀,跳過本科階段,本科想要繼續就讀,無疑會花費更加巨大的成本,也沒辦法給到自己一個交代。跳過本科申請Master的選擇無疑性價比會更高,最後拿到的也是Master Degree,比如英國的Master就只有一年的時間,從時間成本上來看,無疑會更好,也有辦法在本科沒有畢業的情況下申請Master就讀。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機會就越多,一個人的眼界越高,就越能抓住這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