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7月23日消息,「要取消對靈活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引導勞動者合理有序經營。」李克強總理在7月2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
當天會議確定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措施,促進增加居民就業和收入。
李克強說,靈活就業規模大、空間大。今年受疫情衝擊等方面因素影響,就業形勢嚴峻,農民工留鄉、返鄉人數增加。各級政府要想方設法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幫助困難城鎮居民和農民工就近加入零工經濟,增加家庭收入。
總理強調,各部門、各地方都要從就業這個大局出發。要壓實地方特別是市和區縣政府責任,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對靈活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力所能及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務。
「實現保就業、增收入,靈活就業是一個重要途徑。」總理說,「就業不可能全靠政府通過『計劃』來完成,而是要盡力發揮人民群眾無窮的創造力去實現。這也是中國經濟韌性的重要表現。」
過去很多人一講就業就是「固定工」,現在要轉變這種觀念李克強說,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要鼓勵個體經營。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紓困政策。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稅收優惠等支持。同時要支持非全日制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從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
「過去很多人一講就業就是『固定工』,現在要轉變這種觀念。」李克強說,「我們支持的非全日制就業,可能是『臨時工』,也可能是一個人服務幾個單位、兼職幾份工作。這對提升居民收入大有幫助。」
李克強指出,新業態、新模式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各地區、各部門要對網絡零售、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在線醫療等新就業形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激勵網際網路平臺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
我們既要保護靈活就業者的合法權益,也要給企業一定的靈活性李克強要求,要加強就業公共服務。適應企業靈活用工需要,發展零工市場。維護靈活就業人員薪酬、職業安全等權益,嚴禁拖欠勞動者工資。研究制定平臺就業勞動保障政策。要動態發布社會需要的新職業,開展有針對性培訓,增強群眾靈活就業能力。
「我們既要保護靈活就業者的合法權益,也要給企業一定的靈活性,以便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總理說。
李克強強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常務會提出的一系列減稅降費等惠企紓困政策,各地區要儘快落地,切實降低企業成本,讓企業拓展更多靈活就業的崗位。」
(原題為《李克強:取消對靈活就業的不合理限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李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