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聖元國際集團(以下簡稱「聖元國際」)宣布完成了對哈爾濱艾倍特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倍特乳業」)的收購,聖元國際版圖再度擴張。一定程度上,這也標誌著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大吃小」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9月19日,聖元國際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與艾倍特乳業完成了籤約儀式。雙方於今年6月達成收購共識,現已完成收購,艾倍特乳業正式成為聖元國際的全資子公司。
據悉,艾倍特乳業成立於1988年,獨立擁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
值得注意的是,聖元國際近年來版圖不斷擴張。2018年5月12日,聖元國際完成對雲南香格裡拉市聖達犛牛乳業有限公司的收購,啟動了對旗下主要品牌聖元愛智多、聖元愛益多的配方註冊。同年5月28日,聖元國際宣布全資收購河南金元乳業有限公司,金元的三個配方註冊指標均轉讓給聖元國際。通過收購中小奶粉企業,聖元國際擁有了更多通過配方註冊的奶粉品牌。資料顯示,截至目前,聖元國際旗下共有13個配方系列39個配方產品通過了配方註冊。
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聖元國際收購中小嬰幼兒奶粉企業正是行業「大吃小、強吃弱」的過程,這一過程導致眾多中小型企業逐漸退出嬰幼兒奶粉市場。
實際上,自2018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落地實施以來,嬰幼兒奶粉行業就開始出現「大吃小、強吃弱」的趨勢,隨著行業的整合深化,大量中小型企業生存愈加艱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支持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併重組工作。
就在幾天前,蒙牛宣布以約71億元的價格收購澳大利亞有機奶粉品牌貝拉米,雖然蒙牛和聖元國際的訴求不同,但收購的背後卻都有配方註冊制的推動。貝拉米向蒙牛「投懷送抱」的主要原因是尚未通過中國的奶粉配方註冊制,希望尋找「白衣騎士」帶其入場。此外,這兩起收購案都是「大吃小」的典型案例。
宋亮表示,對眾多中小型嬰幼兒奶粉企業而言,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企業生存空間不斷減少。因此,有部分企業的管理層和股東想撤出嬰幼兒奶粉市場,正在尋求買家。
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19屆CBME孕嬰童食品展上,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不少小型嬰幼兒奶粉企業因未通過配方註冊而退出市場,以至於參展商數量明顯減少。此外,來參展的眾多中小奶粉企業為通過配方註冊自建工廠,最終但卻出現產能閒置的窘境。有嬰幼兒奶粉企業向中國商報記者表達了其轉型或者「賣身」的念頭。
宋亮坦言,2018-2020年是嬰幼兒奶粉行業的調整期,明年將會有更多小型奶粉企業被淘汰出局。未來奶粉行業將從「大吃小、強吃弱」過渡到「強強整合」的格局。
來源: 中國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