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祛除胃火按大陵穴--中醫認為,五臟對應著五行。大陵穴在五行中屬於土,對應著我們的脾胃,又被形象地譽為我們身體中的「健胃消食片」。經常按摩大陵穴,可以幫我們祛胃火和提升胃動力。
2、感冒鼻塞按大椎--在人的頸後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操作:我們用一個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的按住大椎穴,按摩一兩百次。功效:緩解發熱,特別適合感冒後高熱不退的人群。
3、新穴位提示感冒咳嗽按魚際--在大拇指下肉肚的最高點的位置,這個穴位在中醫中認為是肺經的原穴,對於由於感冒發燒所引起的咳嗽等症狀,我們就可以利用按摩魚際穴來得到很好的緩解。
4、用眼過度按攢竹穴--也叫眉本穴,也就是眉發的根本。這個穴位的氣血強弱影響到眉發的生長健康,有吸熱生氣的作用。攢竹穴位於眉頭凹陷的地方,可以緩解頭痛、眉稜骨痛、眼睛疲勞、用眼過度。
5、膝蓋疼痛按陰陵泉穴--在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將大腿彎曲90度,膝蓋內側凹陷處便是,該穴位有疏通下肢經絡,緩解下肢腫痛、麻木、痿痺等作用,常按揉可以有效改善關節疼痛症狀。
6、月經不調按氣海穴--歸屬任脈,具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的功效。本穴主治虛脫、形體羸瘦、髒氣衰憊、乏力等氣虛病證,對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婦科疾病亦有很好的療效。氣海穴若與三陰交穴配伍使用,還可調白濁、遺精。
7、牙痛剋星--下關穴:有消腫止痛、益氣聰耳、通關利竅的功效。當你用力按揉時,這裡立刻會產生酸脹感,如果力量再大一些,你會感覺到半邊臉都隨之麻木了。按揉時力度要由輕逐漸加重,施壓10分鐘左右,牙痛症狀就會減輕。
8、痛經就按血海穴--按摩方法:兩個大拇指重疊按壓這個穴位,痛經的時候通常左腿也會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個暖水袋效果會更好。
9、失眠睡不著就按百會穴--治療失眠,單獨灸百會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臨睡前做一做。先將百會周圍的頭髮分開,讓頭皮露出來,然後將艾條點燃,置於離頭皮2釐米左右處溫和灸,以頭皮感覺到溫熱為度。如果感覺有點兒燙可以將艾條移遠一點兒。
10、溼氣重就按陰陵泉——操作時可以把拇指指腹放在穴位上,稍微用力點按,點按5分鐘左右即可。也可以直接用拇指按照順時針方向在穴位上按揉2分鐘,力度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