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才算真的明白那句「未經他人苦,莫勸人行善」。在我們身邊時常發生一些「虐待」老人事情:不是把老人趕出家門,就是讓老人吃殘羹剩飯,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忍不住譴責。知道讀者可心和她婆婆的事情以後,我開始理性地看待這些問題,有些老人落得這個下場,是他們咎由自取。
最近一段時間,讀者可心一直被街坊鄰居議論,大家都說可心不孝順老人。原來可心的婆婆生病住院,可心竟然給自己婆婆準備剩飯,這顯然有些過分,也難怪被鄰居議論了。
後來,大家才從知情人那裡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當年可心和丈夫結婚時,婆婆一直是反對的,因為可心的個頭有點低,不過在丈夫的堅持下,婆婆也只得作罷。結婚以後婆婆沒少給可心甩臉子,經常數落可心的不是,起初可心有些生氣,好在丈夫足夠寵她,可心也就沒跟婆婆計較。
結婚的第三年可心懷孕了,因為懷孕的緣故,可心跟婆婆的關係有所緩和。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可心順利生下女兒。看著熟睡的女兒,可心跟丈夫非常開心,不過婆婆臉色卻很難看。嘴裡一直念叨「賠錢貨」。
出院以後,可心就在家坐起了月子,很多過來人都告訴可心,女人坐月子非常重要,不然會留下月子病的。不過讓可心想不到的是,從自己坐月子開始,婆婆的態度就很冷淡,還經常把剩飯剩菜熱一下繼續讓可心吃,可心不願意,婆婆就面帶怒色地說:「你懂什麼,剩飯剩菜才是最有營養,特別適合月子裡吃。」
出完月子,可心恢復得並不好,不定時頭就會疼,有時候還眼暈耳鳴的。這一切都是拜婆婆所賜,可心對婆婆充滿了怨恨,這麼多年來可心幾乎沒有再跟婆婆說過話,連來往都不多。
前段時間,婆婆舊疾復發需要住院,可心本不願意管婆婆,但丈夫單位臨時有事走不開,看著丈夫可憐的眼神,可心只好答應照顧婆婆,雖然過去了這些年,但是可心對婆婆的怨恨並沒有褪去,可心一直記得當初婆婆說的那句「剩飯剩菜有營養」,所以可心就每天給婆婆送剩飯剩菜,並且學著當年婆婆的語氣說:「婆婆,生病時吃剩飯剩菜才有營養。」
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街坊四鄰也不在議論可心,捫心自問,這些事放在自己身上的話,不見得能比可心做得更好,從可心的故事中,我們也能明白,有些事不能只看表面,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寫在最後,希望那些婆婆們,在兒媳遇到困難,需要幫忙時,儘量去拉一把。因為婆媳之間本來就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太大的恩情,你不曾幫她一把,又憑什麼指望她給你養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