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玻璃心」是天賦?正確認識性格敏感的自己,不要暴殄天物

2021-01-11 周可兒的世界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周可兒的世界」專注理性思考和終生學習,後臺回復HSP可獲得高度敏感測量表

為啥這麼久沒更新呢?因為,太忙了,每天忙完工作,搞一搞健身,讀一下書看一下音樂劇,時間譁啦啦就過去了,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所以沉默了一段時間。

(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其實就是一個字,懶。)

廢話不多說了,周末起了個早,分享一下最近看的資料和思考。

天性玻璃心怎麼辦?或者換句話來說,天生性格敏感怎麼破?

玻璃心屬於網絡詞彙,最早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於人或事物的反應過於敏感,像玻璃做的珠子一樣,一摔就碎。這個詞在當今社會已經變成了貶義詞。這意味著矯情,心理素質差,性格脆弱,很容易因為一些細小的東西引起比較大的情緒波動。

drama的戲精人格,消極態度,愛抱怨,患得患失等等一系列的標籤被貼到生性敏感的人身上,性格敏感一詞也在某些程度上成為了負面詞彙。

我自己也屬於敏感性格,是那種對方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在腦海裡演完一齣戲的人,晚上睡覺之前甚至還會在腦海裡不斷重複一些發生過的畫面推測對方的用意。

所以我想我很有資格討論這個話題。

一、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一直覺得性格敏感是不好的東西,也一度認為這是後天養成的壞習慣,而過分的自我檢討給我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改變我這觀點的契機,在於有一天我在心理學書本上看到的一個概念「性格敏感,是天生的」,從一個人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基因就已經寫進了這具身體。

高度敏感的人,科學術語稱為Hihgly Sensitive People,簡稱HSP,最早是由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博士Dr. Elain N Aron提出,博士一直在做HSP的科學研究,出了好幾本書研究高度敏感性格人群的特徵,她還做了一個HSP性格測量表,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在博士的觀點裡,性格敏感,是因為生來如此,而非後天習得。性格敏感,不是你我的錯,它就和人的身高一樣,是與生俱來的,是一種無法改變的身體基礎設置。

二、

天性如此一詞,在我和家人的身上得到了驗證。我和我哥在同一個環境之下成長,結果卻截然相反。

我哥從小睡眠質量極好,電閃雷鳴都叫不醒他。

我自幼睡眠質量極差,孩童時期有一陣風吹過都會把我叫醒。

他天生大大咧咧沒心沒肺,我則相反,內心戲十足。他喜歡打遊戲,成天超級馬裡奧拳王俄羅斯坦克。我喜歡讀書,從小就捧著各種書安靜地閱讀。

我媽曾說過我,和某人相比較,我之所以想那麼多就是因為讀太多書,其實因果關係反了,是因為天性的不同,我們選擇了不同的喜好。

這也導致了我很小就能夠熟練運用文字並參與作文比賽拿獎,我哥則掙扎在語文及格線常被我媽毒打。(還好他不知道我公眾號,嘿嘿)

多年之後,他的女兒完美復刻了當年的我的體質,頗有一種輪迴的無奈。

同樣的一件事情,天性高度敏感的人和遲鈍的人感受到的完全是兩個世界,就如同每個人對疼痛的感知程度有差異一樣。

而不得不承認的是,生性敏感的人會活得比較辛苦。面對同樣的挫折和負面能量時,天性敏感的人往往得花費雙倍或者更多的時間去解決。就拿親人去世,或者是寵物死掉的例子來說,很明顯地,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夠恢復平靜。

三、

性格敏感不分男女,判斷自己是不是高度敏感者其實並不難,可以看看下面中了幾條:

多思多夢,睡眠質量差;喜歡過度思考;容易沉溺於虛構的人物角色;容易感知他人的情緒變化,別人的感受就是你的感受;更多的時候喜歡獨處;害怕改變;很容易被電影小說情節調動情緒;善於讀懂別人的肢體語言;不善於拒絕他人;人們喜歡和你在一起,常說你是一個很好的朋友;哪怕你沒有某方面的經驗,人們也樂意尋找你的建議,等等。

高度敏感的人又往往和內向這一特質高度重合,但是並不是那麼絕對,科學研究表明,高度敏感的人也可以是外向的人,因為外向是一種後天可以訓練出來的東西。

一個高度敏感的人可以訓練成外向的人,但是他改變不了自己的根本屬性。

四、

HSP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上天恩賜的禮物。

試想一下,你比他人擁有更多的感知能力和更深度的思考能力,這樣的能力運用在藝術創作上,這多完美?文學,設計,音樂等藝術行業,擁有敏感感知能力的人,天然比反應遲鈍的人有優勢。

日常生活方面,HSP也有得天獨厚的天賦,由於感官豐富,做的飯菜也會更香。

在某些特殊的領域,比如心理學領域,HSP也具有天然的優勢。因為他們具有極強的同理心,能夠做到感同身受,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和出謀劃策。

最具高敏感天賦的職業還有演員了,敏感讓他們更懂角色,讓表演鮮活而有靈性。

哪怕是作為普通的朋友,HSP也是一名很好的傾聽者和關係調節者,只因為他理解和懂得人的那些情緒流動。利用這種優勢,HSP可以更好地經營自己的人脈。

退一步來說,哪怕不參與這些行業,僅僅是作為一個行外人,天性敏感的人的鑑賞能力也會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

五、

最後,天性敏感往往被附帶著負面的評價。

性格高度敏感註定要活得比他人辛苦,生來如此並沒有錯,所以,不要因為這個屬性給自己強加更多的心理壓力了。

和高矮,捲髮直發,黑眼褐眼一樣,這應該是一種可以被坦然接受的自然屬性,它不該被有色眼光來看待。

丹麥心理學家伊爾斯·桑德的《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中提起過:

高敏感人最應學會的,是接受自己是這種人,停止內耗和過度自省,降低自我要求,好好利用這個屬性給自己帶來的增益,在某些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讓自己變得更具有創造力才是正確的選擇。

自我懷疑×

自我接納√

相關焦點

  • 敏感、脆弱,總被人說玻璃心?高度敏感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力量
    提到「玻璃心」,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包括很多媒體大號的文章都在倡導要讓自己變得「鈍感」一些,因為這個社會對「玻璃心」的人有一種前提預設:敏感、脆弱、矯情,幹不成事,人際關係處理不好!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為何有人會比常人更加敏感、脆弱?如何走出「玻璃心」的陰影,找到自己的力量?
  • 敏感、脆弱,總被人說玻璃心?高度敏感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力量
    提到「玻璃心」,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包括很多媒體大號的文章都在倡導要讓自己變得「鈍感」一些,因為這個社會對「玻璃心」的人有一種前提預設:敏感、脆弱、矯情,幹不成事,人際關係處理不好!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為何有人會比常人更加敏感、脆弱?如何走出「玻璃心」的陰影,找到自己的力量?
  • 玻璃心性格百害而無一利
    玻璃心性格是指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不成熟的一個表現,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可能都會深深傷害到他/她,猶如玻璃一樣易碎。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少見,很多人都會遇到過,也為此給雙方帶來了煩惱。玻璃心性格的人,不易在社會中獨立工作生活,因為經常會「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別人無心的行為都會打擊到他,從而經常悶悶不樂,不利於工作與社交。這種敏感的性格,如果不作出改變,還會更惡性循環下去,百害而無一利。
  • 年齡越大越敏感?真正厲害的人,早就已經戒掉了「玻璃心」
    心理學家伊萊恩·N·阿倫說:「每個人都有高度敏感的時候,隨著年齡的漸長,每個人都會變得越來越敏感。」相比較於別人對於我們的態度,我更應該去思考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會這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作為成年人,我們只需要認識到這一問題接受它,不要因此浪費太多的時間消耗自己。當然每個人也並非是天生刀槍不入,把玻璃心鍛造成百毒不侵的大鐵錘,需要時間不斷的強化自己,在不該脆弱敏感的時候就不脆弱敏感。那如何戒掉自己的玻璃心呢?
  • 一碰就碎的「玻璃心」到底多可怕
    玻璃心身邊總有少數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玩笑就委屈難受,甚至遷怒他人,更不幸的是,別人還會說他們是玻璃心,說他們太矯情、敏感、脆弱和神經質,仿佛玻璃心的人連呼吸都是不對的,那麼為什麼人會有玻璃心呢?
  • 如何改變讓人苦惱的玻璃心性格?
    那麼該如何改善玻璃心的性格呢?其實,玻璃心就是太敏感、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了,當然,這是個性使然,是不容易改變的。要想改變就需要讓自己變得堅強起來,才足以支撐起打擊。鍛鍊一個強大的內心尤為重要,別人說什麼都不要那麼在意,做好自己就好,然後鍛鍊自己,讓自己變得堅強。因為在意了也沒什麼用,反而徒增煩惱,不如放寬心,一笑而過。
  • 高敏感,其實是一種天賦
    最近,看了一本書《高敏感是種天賦》後,才知道30%的高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動中的活躍分子,估計人群中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是高度敏感型。原來敏感並不少見,敏感不是缺陷,更不是病。而是神賜給的禮物。如果將敏感運用得恰到好處,實則是一種上天賜予你的天賦。
  • 「玻璃心」有多可怕
    相信大家身邊多多少少會出現「玻璃心」的朋友,這些人敏感、細膩,仿佛你一絲一毫的行為舉止和語言都有很大概率觸及到他的神經,可能你無意的一個眼神都會傷害到他的內心。跟這樣的人相處,你害怕嗎,跟這樣的人做朋友,真的能自在地相處嗎?「玻璃心」有時候是性格導致的,但有些人卻不是因為性格。
  • 擁有敏感的「玻璃心」,在職場上是好事嗎?
    事後被罵既委屈又苦惱,辯解自己這桌人只認識自己的領導,就順理成章地坐在了領導旁邊。而敏感的人能輕鬆捕捉到氣氛的微妙變化,別人的臉色語氣和說話的用意、得到信息消化以後更好地平衡各方關係,化解尷尬,這也是高情商的一種體現。
  • 所謂開掛,就是從玻璃心到內心強大
    內心敏感多疑,覺得別人話裡有話,眼神有深意,小事常往心裡鑽,對別人的反應看得很重,別人關門重了,信息沒有秒回,就會耿耿於懷,焦慮難安,總覺得自己哪裡沒做好。那種永不下線的內心戲,動不動就讓我心寒,心塞,心累。現在的我,不再為玻璃心而困擾,內心越來越強悍。我來分享下,從玻璃心到內心強大的4個心理戰術。
  • 孩子眼淚多愛哭鼻子,不是「玻璃心」,是一種性格氣質在作怪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曾有過這樣的困惑: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特別愛哭,無論遇到大事還是小事,他們都會掉眼淚。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玻璃心"?特別是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長,更是對此感到煩躁,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堅強不勇敢,看到孩子哭就會大發雷霆。但是孩子真的是"玻璃心"嗎?未必,或許是性格氣質在作怪。
  • 特別玻璃心怎麼辦?
    我們是不是偶爾會在單位裡,或者是在班級裡,看到過一些特別容易敏感的人,動不動就掉眼淚,動不動就悶不吭聲的,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的人?還有一些就是表現為一點點小事就傷痛欲絕,欲生欲死一樣的人。讓人感覺說不得,碰不得。這一種人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玻璃心」人了。
  • 喜歡哭的孩子,不一定是「玻璃心」,可能是他們的性格問題
    在幼兒園做老師這麼些年,總有父母和我說:自家孩子在家喜歡哭,遇到一點小事情便會苦惱。家長總會覺得,喜歡哭的孩子太過於脆弱。尤其是男孩子,顯得不夠堅強;女孩子喜歡哭,更是讓父母感到心煩意亂。其實對於孩子喜歡哭這種現象,不一定都是幼小的玻璃心造成。幼兒心理學上認為,愛哭是性格的原因導致的。人與人總是不一樣的,幼小的孩子也是如此。
  • 職場「玻璃心」是什麼?該不該治?
    職場「玻璃心」往往出現在剛剛進入職場的「菜鳥」身上。害怕出錯,擔心被批評,工作做的不到位,還總以為別人在針對自己。其實這樣的「玻璃心」對個人職業成長沒有任何好處。當你缺少能力的時候,重要的是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 過度敏感「玻璃心」,怎麼玩轉職場?
    #鈍感力#最近熱播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發生了這樣一個「尷尬事件」:朱一暄上班時給搭檔何旻哲帶了一杯咖啡,而趙南希誤會自己也有,一下子令雙方陷入尷尬之中……雖然嘴上說著「沒關係,我不用」,但趙南希還是難掩失落,默默地垂下了頭。
  • 職場上真正厲害的人,早就已經戒掉了玻璃心
    可以說身在職場,最要不得的就是玻璃心。百度百科對玻璃心的解釋是:玻璃心是一種網絡用語,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點敏感,有一些玻璃心,重要的不是這些玻璃心有多重,而是我們如何掌握它,如何克服它。01、提升認知,承認並正視玻璃心其實玻璃心是我們人的一種本能反應,是存在於每個人的生物系統之中的,如果你總是牴觸這種玻璃心,就很難認識到這種自然反應。
  • 男人的玻璃心 是不是因為女人太敏感
    ,都不都就愛生氣,就像常人說的玻璃心,一點不到就生氣,搞得有些男人說起來就崩潰。今天接到一個很久未謀面好友的電話,聊了很久,當然都是生活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家長裡短,最後好友專門還說到她老公因為家裡出了點事性情變了很多,現在不能多說也不能跟他生氣,平時讓她感覺特別累,有時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呢,老公就生氣了,前面她還想好好溝通一下,想把矛盾和問題儘早解決掉,可是現在變得經常這樣卻簡直讓她受不了,是不是她過於敏感或者說老公有點太玻璃心了
  • 讀完這本書,我再也不為敏感的自己感到抱歉了
    、玻璃心感到苦惱,甚至感到抱歉。這裡面有別人對我說的,也有自己對自己說的。鼓勵你去改變的聲音縈繞耳際,很難真正去愛自己。這引發了我一個試探性的假設:我敏感、脆弱、玻璃心,如果我不改變,我就不配得到愛。如果我保持本來的我,那他們都會離我而去。
  • 誰的職場不委屈,請收起你的玻璃心
    阿里巴巴的人事經理曾經說過,阿里巴巴招人有四個基本要求,其中有一條是人要皮實,不要有玻璃心。什麼叫玻璃心呢?玻璃心是網絡熱詞,意思是指那些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的人,他們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很容易受到打擊,內心極其敏感,和他們說話要小心翼翼。為什麼阿里巴巴招人會明確規定不要玻璃心的人,玻璃心的人究竟有多脆弱呢?
  • 性格敏感的人會很累嗎?其實沒有
    性格敏感的人,總是很在意他人的感受,有時候他人的感受大於自己的一切。比如說,與他人交談時,總是注意自己的言語,生怕在什麼地方說得不對,怕對方說自己不對,嚴重的時候有可能會一句話也不說,導致對方認為他是一個不愛說話、高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