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哥哥,一奶同胞。
我跟哥哥感情很好,上學時同學給他一塊糖他都要拿回家給我。
小時候出去玩,我走不動,他就背著我。
上大學時爸爸供我費勁,哥哥已經賺錢,有時會給我生活費。
他對我很好,有時做了噩夢夢到我遭遇不測,他會趕緊打電話確認我平安無事,並告訴我這幾天加點小心。
一切,在有了嫂子後戛然而止。
有一次,我去考試,暫住在哥哥單位。
嫂子去看哥哥,看到哥哥揉了下我的頭,當場發飆,挺著個大肚子任誰說也不行,大半夜地非要回娘家。並留下一句~跟你妹過去。(過日子的「過」)
後來是哥哥的幾個手下把她給找回來的。
第二天,我不想太尷尬,就給她買了串糖葫蘆。這東西不值錢,但算是我在示好吧。
自己也覺得委屈,我啥也沒幹啊。
大學畢業前夕,我面臨著準備考研還是直接籤工作的艱難選擇。如果頻繁去走雙選會會耽誤學習,如果先籤了工作過後違約會交違約金,但如果不籤工作我又擔心考不上研究生再找工作找不到。
換是現在,我會告訴自己先努力找個好工作,籤完工作用剩下的時間學習。考得上研究生就交違約金,考不上也有個好工作。
但當時,對於一個生活費只有幾百塊的孩子來說,那傳說中幾千塊的違約金成了橫亙在我心中的一座大山。
人生最重要的抉擇階段,我無比彷徨。
我給哥哥打了個電話,訴說了我的痛苦,哥哥給了我一個承諾,說:妹,你考吧,今年考不上,明年哥再供你一年。
後來看這些事,其實哥哥和我的選擇是錯誤的,我應該先找工作。但那時哥哥的話給了我一顆定心丸,讓我安心許多。
我果然沒去找工作,我果然也沒有考上研究生。當別人曬著自己的工作單位時,我焦急無比。
說遠了,再說回我的嫂子。
我給哥哥打完電話的第二天,嫂子給我打了個電話,質問我說:你懂不懂事?你不知道打電話要報喜不報憂嗎?你哥接你一個電話,半宿沒睡著覺,長籲短嘆的,我們的好心情都被你給毀了。
我說:嫂子,你放心,你們好好過日子吧,以後我再難都不會找我哥了。
我也信守了承諾,我曾經因為嫂子給哥哥的生活費太少(哥哥工資卡在嫂子那兒)給過哥哥錢,麻煩事一樣也沒找過他,有幾年幾乎沒怎麼聯繫過他。我心裡想的是:你不是佔有欲強嗎?那把我哥給你,我不聯繫他,不給他找麻煩,總行了吧。
我們的堂妹去看我哥哥,她像小時候一樣挽了下我哥的胳膊,嫂子給妹妹一頓罵,到現在妹妹也不敢再登哥哥家的門。
媽媽好幾年沒去過哥哥家,哥哥給端了一盆洗腳水,媽媽還很注意,先用這水給孫子洗了腳然後才洗自己的。就這樣嫂子還說,我老公給別人端洗腳水,我嫉妒。
總之,跟她結婚後,哥哥成了他的私有財產,誰也碰不得。哪管有沒有血緣關係,碰了就是不行。
在我還未嫁人的時候,有一次,嫂子發來簡訊說:「跟你商量個事,以後我嫂子爸媽她養,我爸媽我們養,你爸媽你養。」
意思很明確,這三對老人都是有兒有女的人,都由女兒來養老,不用兒子養。嫂子大度地不讓她兄嫂來養她父母,由她和我哥來養。然後要求我擔起自己父母養老的責任,如她一樣,不讓兄嫂有負擔。
這次我生氣了,我說,你們正好一家養一對父母,那我若嫁個獨生子,他爸媽誰養?我不會答應你這個要求,你太較真,如果我現在答應了,以後因為現實問題做不到時你會以我曾經的承諾作為金科玉律要求我遵守。我只能說贍養父母的責任我一分也不會少付,但我也不會答應你擔起全部,或者說我不會對你承諾。
她繼續跟我理論,此時我被一隻受傷的狗狗給咬了,我回她說:嫂子,我先不跟你說了,我被狗咬了。
她沒問我嚴不嚴重,沒問我需不需要就醫,還沒完沒了地闡述她所謂的觀點,簡訊十幾二十條地發過來,試圖說服我擔起養我父母的責任。
我馬上找地方去打疫苗,沒空理會她。
那一刻,我無比寒心,也好心疼哥哥。
婚後老公有一次出差去哥哥的城市,他給哥哥帶了點禮物,按理哥哥請吃一頓飯或者讓我老公去他家住這都是人之常情吧。
可是嫂子給我發來簡訊,說:「我精神焦慮,你老公來我會更緊張,大半夜地我會老想上廁所,他在我家住,我不方便。」
我有點生氣,但保持著一貫的大氣,說:「你放心,我老公不會在你家住的。出差要辦事,他住酒店比較方便些,可以找個離客戶近些的酒店,你家離得遠,他也不方便。」
這邊給老公偷偷打了個電話,告訴他,無論哥哥如何盛情,都不要去他家住,嫂子不行。
坦白說,這些年我與嫂子交集不多,因為她,就連哥哥,我都很少聯繫,就從嫂子的那個電話後。
一方面是怕了她了,一方面是在賭氣。哥哥是她私有的,那我就都給她,不跟我哥聯繫,不讓我哥為我操一點點心。可憐原本對我那麼好的哥哥,我在心裡痛苦地把他剝離了。
去年過年,他們一家三口說要都回我爸媽家過年。
我想想還是不回去添亂了。雖然過年不回娘家,大家會看我很奇怪,但想想嫂子,還是算了。
可是不知什麼時候,嫂子竟也對我生出一些依賴,她說:「你爸媽家幸好有你跟著分擔,要不然我們夫妻壓力會很大。」
她早已刪了我的微信,因為不想看我朋友圈。因為我狀態不好時發的東西她看著會失眠。也就是說,我狀態不好需要寬慰的時候她選擇的是遠離。
但總是在她有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發簡訊給我。
比如哥哥喜歡踢毽子回來得比較晚,比如對於孩子的教育讓我說說我哥,比如孩子玩手機看電視要管,比如過年回家什麼時間走得聽她的。
她給我發簡訊的意思是讓我和我哥、我父母溝通,說他們比較聽我的。
的確,我有時也感覺我在娘家說話像聖旨一樣,大家都聽我的。
但那是因為我愛他們,我凡事為他們著想,凡事想在他們前頭做在他們前頭慢慢積累下來的。
嫂子求我跟我爸媽說,哪天帶著孩子返程讓她說了算,讓爺爺奶奶別強留。我把嫂子的意思拐個彎說給媽媽聽,媽媽心裡不會有絲毫的難受?一大年,難得見到孫子,還給他們壓力,怕嫂子這不樂意那不樂意?
第一次,我替她說了。
不久,她果然有了第二次,嫂子讓我告訴爸媽別讓孩子看電視。兄嫂一家已經到媽媽家了,還讓我遙控指揮,媽媽不會難受?
她的緊張會傳導給她身邊的每個人,我不忍心再讓爸媽緊張了。爸爸都七十多歲了,一年見到孫子加起來都超不過五天,過年這次也幾乎超不過三天,自是想好好疼疼孫子。退一萬步說,就算他想管,孩子也未必聽他的啊。
孩子近視不假,嫂子就陪在身邊她自己可以管,再說一年一年不讓孩子看電視,這兩天看看我也不認為會怎樣。
而嫂子呢,她認為孩子近視,電子產品一下都不能碰,不管一家子氣氛何等其樂融融,幾十年不遇的那種其樂融融,只要孩子拿起手機或是打開電視立馬發飆。
侄子的近視大半來自基因,兩個高度近視患者的孩子小小就近視了,的確很讓人遺憾。但嫂子焦慮的神經真的時時撲面而來,我可不跟著摻乎了。
這麼老遠的,我鞭長莫及。且連婆婆都不能過問年輕人的生活,我這個小姑子是幹嘛的?
我只是心疼這個在媽媽手裡長年焦慮緊張的侄子,好怕他以後會生病,精神疾病。實踐證明,這個孩子後來真的病了,害了嗜睡症,除了手機,只想睡覺,對生活和學習提不起一點興趣。
這麼小的孩子,才讀初一,孩子已經明顯表現得力不從心,每天熬到十一點都寫不完作業,特別累,經常犯困,且對外事外物提不起精神,也不愛說話。做事緩慢,刻板教條,沒有主見。到高三結束,還有五年的時間,要他如何熬過?後來因為狀態實在不好,老師建議休學。一休就半年多了。
可生活用熬的,還有幾分樂趣可言?侄子已經這樣熬了好多年,他從小被嫂子排了好多課,不愛學也得學,不愛練也得練,書法、桌球、吉他,哪個都放鬆不得,需要常年練習。孩子喊累,嫂子連嚇帶哄,反正不學不行。學校也一樣。
老師逼得緊,家長應該多給一點慈愛寬容,幫他建立生活和學習的秩序,而不是比老師更嚴苛,讓他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家裡,都承受不能承受的壓力。
可是我只能說哥哥,嫂子那邊我無能為力,可憐的孩子啊。
有些人,真的在一起會讓人感覺緊張。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和諧就好。
以下是嫂子去年回家過年之前發來的簡訊,大家感受一下,那一大堆的感嘆號撲面而來,我立馬感覺緊張壓抑。
收到你的吸塵器了,謝你!特別理解妹妹對哥哥那份真摯的情意!!知道,你也不容易!!所以,在家庭中婚姻中的問題。我也儘量自己去化解!女人走進婚姻都是「歷練」!!有點事,先提前說說,為避免不必要的爭吵!!今年過年,不管咋樣都要帶孩子回去看看爺爺奶奶,這是最基本的了,但,讓爺爺奶奶別硬留孩子,待幾天由我來掌控行不行?(孩子,初中學業負擔挺重)!!你哥,基本只能享受「教育成果」。教育問題很難分享,只能靠我自己想辦法解決~!(多數男人都是這樣吧)!!所以,我帶孩子回去要是待的時間短,你們別挑,爺爺奶奶也別硬留!!好嗎?因為,有一年為這,我和你哥打過!!過年,不容易,咱儘量彼此理解!!不為難別人,過一個快樂的年!!把自己整好,把孩子帶好,把老人孝順好!!努力吧!一起加油!!
第一次,我回:
你說了算。沒事,別有負擔。我跟他們說。
我的確跟媽媽說了。媽媽問:「怎麼你嫂子跟你說什麼了?」
我說:「她就是怕提前走,你留的話,我哥對她有意見。提前知會一聲。」
媽媽答應。
然後昨晚,兄嫂一家已經到媽媽家。
嫂子又來一條:
過年啦!!作為母親!作為女兒!作為妻子!作為兒媳婦!作為小姑!作為嫂子!!各個角色我們已經盡力!就好!一起努力加油!不過多要求別人,讓自己放鬆點活!開心點活!我們已經到了,因為你哥你父母還是比較在乎你說的話!!所以,有時候會麻煩您幫忙說說,我兒子實際近視度數是760!!角膜塑形鏡壓不住,度數太高了!!這孩子,在體質,心理,智力,性格,很多方面都遺傳了母親這邊的基因!!我們家這邊視力很糟糕,智力,體力,心力基因都不強大呀!!(這是我嫁你哥最遺憾的地方了,其實,我也愛錢,想嫁富人家,但又智慧又富有可能和我不長久,不般配,嫁你哥圖的就是基因,其他就忽略不計了,誰知,老天沒成全我的所「圖」)!孩子大多數地方繼承了我的基因,哪方面都不突出,不適合給太大壓力,只希望他身心健康!!能養活自己,孩子,三十晚上看個聯歡晚會可以,其他時間儘量多也爺爺奶奶喝茶聊天,幫做家務活,刷碗,掃地,擦玻璃,都行!如果一定要看,儘量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不是我無情,是孩子視力確實偏高,才初一!!祝福您!節日快樂!無欲則剛!身心健康!!
她說想嫁富人家,認為哥哥給他的生活不夠富足。哥哥大學畢業,軍官轉業,現在是正科級幹部。長年做飯,老丈人家收秋幫忙去收,丈母娘生病,我哥上。拿錢陪護作為女婿比兒子不知要強出多少倍。她是專科畢業,小學老師。收入相當,其實也還好。
說我哥條件不好,性格不好,愛踢毽子不管孩子。我哥肯定有毛病,可是這毛病能大得過他哥去?為什麼對自己哥哥如此寬容,對自己老公又極盡焦慮苛刻呢?況且一個如此焦慮的女人真的是讓人想敬而遠之。我想哥哥也曾經想管孩子的,自己孩子誰能不愛。可是哥哥管的過程必須得按照嫂子的理念來,半點不能馬虎。孩子和大人都得跟著一起焦慮。出於自我保護,誰也不願意在別人的掌控下做事。所以慢慢的也就放下了。
比如,哥哥說,孩子不用學那麼多,散養就行,我小時候啥也沒學,玩得可開心了。嫂子想,哥哥是心疼錢。
我哥說,給孩子偶爾看看電視,沒事的。
嫂子說,孩子這麼小就近視了,他再看不得更嚴重嗎?
等等吧,我肯定了解得不詳細。
她埋怨哥哥的事其實多了,嫌哥哥不夠愛她,嫌哥哥每天出去踢毽球,嫌哥哥教育孩子沒有原則,嫌哥哥沒有個好家庭。
嫂子說的這些確實也都是事實,而嫂子家的事實是她有一個哥哥,是個妻管嚴。嫂子的爸爸有病時拿錢的是我哥,一夜一夜不睡陪護的是我哥,嫂子的媽媽去世,在火葬場料理後事的是我哥。就這,嫂子還挑我哥說,她媽媽死了,我哥沒有她難過。嫂子的爸爸失去了老婆,從此搬到哥哥家住了,且什麼家務也不會幹。做飯的依然是我哥。
嫂子的哥哥之前買了好幾套樓,都租出去了,還往外放了六十萬的高利貸。因為需要還貸款,日子過得比較節儉。嫂子的媽媽就心疼這個大兒子,說他們貸款壓力太重。什麼都不用他們,有事都來找嫂子。而在前面衝鋒陷陣的人還是我哥。
我覺得可笑,若我哥也再買樓不也得節儉度日嗎?這兩家誰更有錢一目了然啊,區別在於,是把錢投到樓裡投到高利貸裡還是投到老人身上。
在她父母那邊,嫂子是格外懂事。一年不知偷偷給多少錢。
在我父母那邊,她曾經無比計較,在聽我那就要九十歲的爺爺說起之前我哥給了他五百塊錢時也是立時發飆。大罵哥哥,說哥哥往外給錢沒與她商量。
區區五百塊,哥哥工資卡在嫂子手,自己攢下來也並不容易,給爺爺,全一份孝心有那麼可恨嗎?就連沒出閣的我也會有時去看爺爺,給爺爺五百,給照顧爺爺的四叔五百。
嫂子的哥哥借出的六十萬高利貸終究出了問題,借款的人是嫂子的舅舅,資金鍊斷裂,跳樓死了。
她哥的六十萬打了水漂。
嫂子的嫂子又跑到哥嫂家大鬧(彼時,嫂子的媽媽已不在,嫂子的爸爸搬過來跟他們一起住),說他家出了這麼大事,嫂子和她爸誰也不管。
你家有好幾套樓時可否給老人住一套?不能,因為得租出去換租金;你家有六十萬放高利貸可否給老人改善下生活或是在老人有病的時候承擔一點?不能,因為得放高利貸賺利息。
哥嫂和他爸爸都忍了,我哥他們拿了兩萬,嫂子的爸爸給拿了兩萬出來給嫂子的哥嫂,寬慰他們失去六十萬的心。
我嫂子這樣奇葩的兄嫂她不收拾,留著過年嗎?這樣不像樣的哥哥在嫂子那裡成了應該寬容保護的對象,她特別體諒兄嫂。可是這樣的寬容體諒不是應該給自己的家人嗎?為什麼給那麼不負責任的人?
誰家不是一地雞毛?誰家又活得容易?能一起生活,不過是彼此包容體諒罷了。
誰又比誰活得好呢?
面對這樣的嫂子,哥哥想也習慣了,我是真受不了。想起他們,我居然生出一股子好似為公婆的慈祥,安慰自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吧。
現在,侄子病了,她不再逼,卻也束手無策。她就是太焦慮了,焦慮感傳導給了身邊的人,孩子在父母身邊終是弱小的。
希望侄子可以好起來,也希望嫂子能不再那麼焦慮。
她現在似是想通了一些問題,願意跟我親近,也願意對我父母好了。
一切都在變化,希望她越過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