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人活一世,我們唯一脫離不了的就是有血緣關係的原生家庭。我們與原生家庭有著相似的基因,在原生家庭給予的環境中長大。我們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由自主地沿襲著原生家庭的樣子。
或許二十歲以前,自己沒覺得有什麼異樣。二十多歲後,開始對某些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產生懷疑。三十多歲後,大部分人都結婚了。
在成長中,我們開始發現自己和另一半的原生家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對待兒女問題的態度等等。雙方家庭思維一致還好,思維不一致三觀不合會造成更多的問題出現。
每個人各自又有多少行為和思維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世上除了父母,沒人會慣著你。但大多數父母的愛是有原則有前提的。
父母們常以為自己走過的路堪比你走過的橋,你的話人家聽不進去,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多說,每個成年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自己做好自己就行。
父母的話,我們也不必全聽,除了天冷穿秋褲這樣的建議,其他的建議大多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有的是幫倒忙誤導你的人生。尤其是那種一生生活在社會底層,不得不為生活奔波的父母,他們的人脈生活圈子有限,思維有一定的局限性,給不了你多中肯恰當的指導和建議。
時代在變,一切都在飛速發展,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的一代早該順應潮流,而不應做溫室裡的花朵。井底之蛙須與時俱進方能指點江山。
一路上迷茫過,懷疑過,直到認清事物的本質,看清事實的真相,然後認定自己的目標繼續往前走。
雖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走過的彎路長又多,但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2.婚姻並非必需品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離婚率居高不下。這說明,女性的思想覺悟提高了,不再受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感情不好就沒必要委曲求全。結婚了又怎樣?生了孩子又怎樣?
這世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能限制你的只有你的思維認知。
而在大城市裡,不婚族與丁克家庭更多,至少人家對自己和他人以及下一代都非常地負責任。
沒本事沒錢的人結什麼婚生什麼孩子,承擔不起家庭的責任,挑不起家庭的擔子,結婚生娃只不過是害人害己。
可悲的是,下一代很可能繼續繼承你的命運。
婚姻到一定程度,拼的是人品和金錢。找個好人,自己做個好人,才能友好相處。
有些事情一旦看清,就別奢望用好的一面來覆蓋它,那不過是海市蜃樓,自欺欺人。有的自欺欺人過去了也就過去了,有的卻是無法回頭的,比如孩子生了是塞不回去的,對自己不負責,更是對孩子不負責。
沒錢的婚姻少不了一地雞毛,雞零狗碎的日子難免身心俱疲。
先讓自己技藝加身,錢包鼓鼓,責任擔當俱全,再來談婚姻。
婚姻只能用來錦上添花,有它更好,沒它我也過得不差。
3.指望別人,你就輸了
人常說,家暴只有零次和一萬次之分。同樣地,說話出爾反爾不守信用也只有零次和一萬次之分。所以,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或者,有些話聽聽就好,不可當真。這話放哪裡都適用!
公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有自己的顧慮,朋友有自己的家庭與工作,另一半就看與你是否是一條心。不指望就不會失望。
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動手速度更快。想要更好的生活,自己就努力去掙。想要乾淨舒適的環境,就自己去打掃。想要孩子出色,就自己去親自教育。
改變他人很難,改變自己很容易。
行動力強的人活該成長得更快。
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而安於現狀的人遲早被他人甩的遠遠的!
活到老,學到老,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